中越体育区域交流的当代困境与理论诉求*

2017-11-27 00:59杨衍滔
体育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越南广西民族

杨衍滔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中越体育区域交流的当代困境与理论诉求*

杨衍滔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分析中越体育交流的地缘性优势,探讨中越体育区域交流的困境:区域双向交流上的不对称;区域交流上的指导思想差异;区域交流上的政府依赖;区域交流上的心理失衡。提出中越体育区域交流困境的理论诉求: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契机,以民俗体育的相通性为基础,促进中越群众体育区域交流;以地缘结构的优势;以中越体育区域交流,维系民族民间体育传承与创新;以中越体育区域交流,缓解区域群体心理失衡;以中越体育赛事区域交流为契机,促进民族体育国际化。

中越体育;交流;优势;困境;诉求

中越历史上在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交流源远流长,中越因具有地缘关系,许多区域文化风俗拥有相似的特征[1]。体育作为中越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中越友谊,促进中越理解与认同上已经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越经济文化逐渐出现差距,同时由于政治原因,体育交流也几度出现障碍。今天,尽管中越体育交流频繁,形式多样,但是由于受两国经济、文化、政治、民族心理等的影响,依然面临着诸多交流困境,为了促进中越体育交流,亟待借助彼此的经济、文化上的地缘性优势,梳理中越体育交流的现实困境,寻找中越体育良性交流的出路。

1 中越体育区域交流的地缘性优势

中国西南的广西、云南与越南接壤,陆地交界线绵长,海域相连更是宽广,正是中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大面积生态相似的地理环境。而文化生态与地理生态休戚相关,特定的生态环境容易形成特定的区域文化习俗。民族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无不打上地域环境、经济文化结构的烙印,它们是民族社会在一定阶段的文化载体,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物质。[2]在广西与越南交界附近,多山地理环境及水域环境孕育了瑶族的打陀螺、长鼓舞,京族的化棍舞、竹竿舞等,而在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跨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有很多,如射弩、陀螺、民族健身操、丢包、藤球等。[3]区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中越当代都处于不断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之中, 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 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渐被破坏。[4]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从来没有哪两个国家能够孤立存在,特别像中国与越南这样的邻国,相邻的区域地理生态需要两国共同维护与建设,为中越区域交流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支持。

2 中越体育交流的当代困境

2.1 中越体育区域双向交流上的不对称

中越体育区域交流虽然早已有之,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竞技体育取得一年又一年的辉煌成绩,越南对身边的老大哥一直抱着学习的态度,向中国派送运动员学习,如每年越南都要派送运动员到广西参加集训,根据越南人身材相对矮小特征,学习广西“灵、小、短、水”的体育发展战略,主要集中精力发展灵巧性项目。[5]同时也向中国部分高校派送体育留学生,接受中国体育院校教育模式,但是这种人员流动一直以单向流动为主,主要是向中国单向流动,尤其是区域内的广西交流较多,而整体而言,双向式交流偏少。这种现象主要在于中国体育发展的强势表现以及整体教育水平高于越南,但是越南在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有我们学习的地方,如越南毽球、藤球的创新与开展。

2.2 中越体育区域交流的指导思想差异

尽管中越在区域文化、习俗、生态环境上具有广泛的相似性或相仿性,但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要比越南先行十几年,同时中国在摸索中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也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骄人的成绩,并逐渐形成自身的风格。当前中国逐渐开始从奥运战略优先向群众体育发展战略方向发展的转变,同时注重区域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而越南无论是在竞技体育还是在群众体育,由于整体国情原因还没有达到转向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的阶段。因此在中越体育交流的指导思想上存在差异:中国以体育为纽带开展中越交流,促进中越友谊,探索发展群众体育之路;越南以竞技体育学习为先导,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国际竞技体育水平,促进越中友好。因此基于中越体育区域交流的指导思想差异,可以发现中越体育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

2.3 中越体育区域交流的政府依赖

虽然中越体育区域交流近年来逐渐增加,但是除了边境区域民俗体育交流之外,其他体育交流基本是双方政府组织发起的,或者单方政府发起的。纵观近年来的中越体育区域交流,官方发起的体育交流较多,无论是竞技体育领域还是民族体育领域,都打上了明显的政府包办烙印,当然在一定时期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从长远来看,中越体育区域交流机制应该有所转变,应向民间、企业发起转型,通过社会需求与企业投入为基本杠杆撬动中越区域民族体育资源开发、竞技体育赛事举办、群众体育互动的交相生辉局面。从而逐渐摆脱中越体育区域交流的政府依赖局面,充分发挥双方政府、社会、民间组织、相关企业等的综合力量,促进中越体育区域具有生命力的交流格局形成。

2.4中越体育区域交流的心理失衡

中越在历史、文化、民俗传统等方面渊源深厚,从古至今关系密切,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越至今摩擦不断,越南对中国一直有芥蒂,尤其是随着中国在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日益强大,差距日益明显的情况下,越南提出所谓的经济、文化、军事威胁论,对外宣称中国称霸东盟,影响区域政治与经济趋势。越南民众的心理倾向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影响,无形中投射到中越交流的方方面面,在体育交流领域,由于中国体育的相对强盛,特别是在竞技体育交流中,越南由于国情以及运动员现有水平相对偏低等原因,其一直处于弱势,无形中也造成了中越体育交流上的心理失衡,影响中越正常的体育交流。事实上,每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可能遇到类似的情况,中国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越南应该正视这种现状,避免因为心理失衡而影响中越体育区域交流。

3 中越体育区域交流的理论诉求

3.1 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契机,促进中越体育交流。

随着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良性发展,以及泛北部湾经济一体化框架的逐渐形成,中越体育经济区域交流有了进一步提升的机遇。在合作双赢的前提下,中越双方开展政府、民营企业之间的区域体育交流,依托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用品、体育培训等体育产业,构建适合中越区域体育经济交流的发展模式。如中国广西越南动力体育公司与南宁市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共同合作,已经在中越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占据中国广西以及越南海防省、北宁省、西贡省等地区较大的体育市场份额。同时这两个公司也借助自身影响取得广西平果县、柳州柳钢、玉林市等地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权,并取得很好成效,这是中越体育区域经济合作的结果。[11]因此要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好机遇为契机,按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原则, 注重双方利益协调,建立平等互惠合作机制,培育健康的中越体育经济市场。

3.2 以地缘结构的优势,打造中越体育区域交流长廊

越南与中国区位相邻,海陆空交通便利,由于地缘结构优势,中越经济、文化交流仍然稳中有升。近年来,中越两国民间体育区域交流日益常态化、制度化,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元宵国际足球友谊赛、中越边境(东兴-芒街)沿边自行车赛等,吸引着众多的中越民众参与。广西计划在8年时间内投入16.3亿元打造“两廊工程”——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工程和中越边境(广西)全民健身工程,于2008年正式启动,中越所做出的努力将为打造中越体育交流长廊打下了一定的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打造桂林—柳州-南宁—下龙湾—海防—河内等区域体育交流长廊,利用地缘结构优势,竞技体育上中越互派教练员、运动员进行交流,群众体育上开展中越区域民俗、趣味体育盛会,学校体育上互派留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区域体育交流一体化,促进双方体育共赢。

3.3 以中越体育区域交流,维系民间体育传承与创新

随着中越不断的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越社会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许多具有共同渊源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面临着衰落的困境,而一些项目在中越不同区域传承中却焕发新的生命活力,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内容与形式上改进而得到传承。如在中越开展的抛绣球项目,是壮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在越南随着社会生活文化的变迁,传统的体育项目在运动形式、文化内涵、文化传承和活动范围上呈现出新的特点。以抛绣球为例,在中国,抛绣球这一体育项目是壮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也在越南侬族和岱族群体中传承开展,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几度面临传承危机,广西壮族人民则创新性开发出高杆绣球与背篓绣球两个项目,通过区域交流深受中越民众的喜爱。而源于中国的毽球在越南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创新性地将中国内脚弓接球的技术改为用正脚背接球,也在运动鞋及接点球技术上进行改良,促进毽球技战术进一步发展,越南在区域交流过程中取得优秀成绩,并在国际毽球赛事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可见中越体育区域交流,有利于区域民族民间体育的传承与创新。

3.4 以中越体育区域交流,缓解区域群体心理失衡

中国通过乒乓外交曾打破中美、中日交流的僵局,20世纪日本排球及相关影视《排球女将》风靡中国,对中国特殊的时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显然体育在国际交流中有着重要的促进认同及缓和关系的作用。中越今天摩擦与合作并存,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竞技体育的骄人成绩,使国人容易产生优越心态,而越南民众却容易产生弱势的心理。中越要充分利用区位地缘优势,通过体育产业、民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教育培训的交流,加强双方的认同感,促进双方放下包袱,加强体育交流与合作。借助中越体育区域生态结构上的相似性以及区域文化心理的相对认同,通过不断扩大中越体育交流层面,加深双方交流与合作,逐渐形成良性互动态势,不断推动中越民众正确认知双方国情与未来发展趋势,最终为实现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做出更多的贡献。

3.5 以中越体育赛事区域交流为契机,促进体育国际化

随着中越区域交流的开展,民族体育赛事逐渐在中越体育区域交流中升温,如防城港市国际海上龙舟节的前身是港城中越(民间)龙舟邀请赛,第一届邀请赛举办于2004年,到2009年成功主办首届防城港市国际海上龙舟节,完成了从中越民族体育区域交流向国际交流的过渡。在2006年、2008 年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国际藤球邀请赛、2009 年南宁举办的首届象棋国际邀请赛、2011年河内中越钓鱼比赛等[12]区域性国际民族体育赛事的开展为民族体育传承奠定了一定的国际交流实践基础。这些赛事的举办一方面促进了中越体育区域交流,另一方面也为中越民族体育走向国际化提供了更宽广平台。通过中越民族体育赛事交流,为中越大量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提供国际的契机。

4 结语

随着国际全球化进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中越应该充分利用区域地缘结构上的优势,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开展中越体育区域交流。通过开展中越区域民族体育活动,进一步互派运动员、教练员、留学生,同时加强中越体育教育培训,开展区域国际体育赛事,促进中越双方在经济、文化、教育上的理解与认同,逐渐摆脱政府依赖,充分调动民间组织、民营企业的力量,唤醒中越区域民众文化自觉,不断提升中越区域民众的体育合作发展意识,实现中越区域互利共赢。

[1]熊志冲.体育交流的意义[J].体育与科学,1991(6) :9-10.

[2]余文军,余师芳.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及作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7(3):84-87.

[3]董金辉.云南跨境民族的传统体育交流——以云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为例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3):66-68.

[4]汪全先,商汝松,李乃琼.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体育学刊,2013,20(3):112-116.

[5]韦晓康.中越边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漫谈[J].体育文史,1992(12):54-56+64.

[6]范俊英.中越群众体育现状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7.

[7]莫明星.中越体育交流分析[M].体育文化导刊,2014(4):36-39.

[8]木陀螺转起中越边境民族体育传承交流[DB/OL].http://www.chinanews.com/sh/2014/04-02/6021555.shtm l.

[9]戴友胜.我国广西与越南体育教学训练互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6):120-122.

[10]李乃琼.中越体育交往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8):13-16.

The Contemporary Dilemma and Theory Appeals of the Sports Are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YANG Yantao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基地研究项目(2012-2014TYWHG033);2013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FTY005);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KY2015LX033)。

杨衍滔( 1964-) ,广西罗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和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越南广西民族
广西贵港
《广西戏曲》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MINORITY REPORT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越南百里“银滩”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