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缺席签售会的背后
1933年6月28日一大早,上海北四川路851号良友图书公司门市部前,围满了热心读者。大家都在翘首以待即将举行的知名女作家丁玲长篇小说《母亲》的发卖会。
丁玲不是被抓了吗?她真的会来吗?猜测声不绝于耳。
因为此前有消息说丁玲已于1933年5月14日被绑架了。6月15日上海各报又说绑架她的人马绍武已被人暗杀了,同一天《时事新报》采访了蔡元培等人关于营救丁玲的行动。案件可谓扑朔迷离……
9点一到,铁门一开,读者蜂拥而入,签名本被一抢而光。但读者并没有发现丁玲出现在现场,顿时一片哗然。丁玲人呢?亲笔签名又是怎么回事?
原来,1932年5月的一天,“良友”的编辑赵家璧就听说丁玲已开始写《母亲》了,于是就向她约稿。签约时,赵家璧送给了丁玲100张空白的签名纸,请她签好后交出版社保存,一待出书,就把这100张纸作为里封,裱在100册布面精装封面的背后,使之变成作者的签名本。
到1933年4月中旬,出版社已经拿到了4章约8万字稿件,按计划再写两三万字就可以成书了。不料,5月14日,丁玲却突遭国民党特务绑架,赵家璧考虑到不知何年何月作者才能写完这部小说,就将原稿封存了起来,但鲁迅却建议迅速出版,以引起大众对丁玲被绑架事件的关注,以达到给当局施压,解救丁玲的效果。赵家璧遂决定将小说立即付印,并在出版时大登广告,大肆宣传。其间,宋庆龄亦致电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汪精卫要求释放丁玲,巴比塞、瓦扬·古久里、罗曼·罗兰等国际友人也参加了抗议和声援活动。
人们在知道了这个事情的始末后,都为鲁迅和良友图书公司的良苦用心所感动,《母亲》也成为了“良友文学丛书”中最畅销的书,第一次印刷的4000册图书,不到一个月就销光了,创造了当时书业的奇迹。
据《文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