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玉
【摘要】随着现代高中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物理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教师不能局限于理论知识点的讲述,要着重于学生物理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建立坚实的物理学习基础。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重視实验教学的开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理论知识点,同时提高知识点的运用能力,发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进而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发挥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情境创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159-01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组成部分,现代生活脱离不了物理知识,实验教学的开展能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内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核心竞争力。教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阶段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物理学习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保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效率。教师也要重视实验教学策略的调整,为学生创建相对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实验热情,控制教学节奏,将实验教学效果最大化。
一、创建自由实验氛围
在传统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认为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理论知识点,导致错误定位实验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认为学生是知识点的被动接收者,教师本身才是实验的主体,一味地对学生灌输实验理论知识点,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挥,使得学生慢慢丧失实验兴趣,不利于下阶段教学的开展。因此,教师要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扭转本末倒置的课堂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建自由和谐的实验氛围,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完成实验任务。
教师在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要正确定位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讲解实验理论是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使得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实验探究中,同时在学生面临难度较大的问题时要及时作出指导,防止实验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教师要尽可能减少对学生实验思维的遏制,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来提高物理理论知识点的运用能力,为之后的物理学习道路扫清障碍。
例如在进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教学时,我会重视自由实验氛围的创建。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我会带着学生一起温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论知识点,打好实验的理论基础,接着我为学生讲述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让学生熟悉实验器材,然后我要求学生使用打点计时器根据书本中讲述的实验步骤完成整个实验,结合理论知识点完成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特性的研究,得出相应结论。在相对开放的实验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升,主动拓展知识点,不断调整实验步骤,提高实验成功率,这也是我开展实验教学的预期目标。
二、创建实验情境
情境教学法作为现代较为新型的教学手段在高中课堂开始流行,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它能根据教学内容创建相对应的学习情境,降低知识点理解难度的同时增加了课堂教学趣味性,因此,教师要开展实验教学时可以灵活运用情境创建法,为学生更好地实验学习途径,提高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的使用对教师也是不小的考验,教师在准备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究实验重难点,作为情境创建基础,也要重视学生的实验需求,保证每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都能得到物理综合能力的提升。
情境创建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要针对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实验课堂,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情境,选取适合的生活素材,作为实验材料,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自主探究物理知识点,并且意识到物理学习对生活实际的重要作用,养成良好的物理实验习惯。问题情境也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能为学生指明实验探究方向,防止课堂时间的浪费。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现状不断优化实验教情境创建范式,改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刻板印象。
三、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高中物理教学时间不充足,教师更注重理论知识点的讲述,导致实验时间被大大缩短,这个教学现状教师也很难转变,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实验活动的方式拓展教学途径,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完成实验任务,并且可以根据实验内容温习理论知识点,将课内外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开展策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建相对自由的实验学习氛围,同时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实验习惯,完善物理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志山.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2]邱仁和.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 物理教学探讨, 2012, 30(10):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