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英楠
摘要:当前,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严重,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随着应用型大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其人才培养的方法与目标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口语课程作为韩语专业学习的重要应用,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就韩语口语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针对口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对目前应用型大学韩语口语课程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韩语口语课程;教学改革
一、韩语口语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改革发展的战略升级,中国对韩语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均在不断提升,韩语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由大众化的“精英教育”向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教育”的战略转变。在应用型大学改革进程中,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此类大学最终的目标,其中,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大学改革发展的最為关键的一环。在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剧、人才市场需求更加倾向于“专”“精”的大背景下,韩语专业学生的课堂学习所得能不能经得起实践检验,应该成为韩语教学特别是韩语口语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
在韩语的学习中,口语被认为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中最难的部分,高校口语课程虽然一直在改革与完善,但仍旧存在下列问题。
1.课堂人数过多
口语课堂需要每个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口语课程人数的多与少对课堂效果有着直接影响。目前,大部分高校为了节省师资,压缩成本,口语班人数能达到40人以上,口语的教学只能采用与其他科目相同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理论教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课堂信息,课堂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2.韩语语境的缺乏
国内大部分高校与韩国大学的交流较少,缺少韩国籍教师,对有留学经验的教师缺乏吸引力,结果导致韩语专业的学生课上学到的口语发音不标准,课下又没有相关的韩语语境进行练习。学生只被动输入,没有韩语语境输出,渐渐成了“哑巴韩语”。
3.课堂模式传统、单一
虽然韩语口语课程一直在改革,但目前的发展进程仍旧不容乐观。由于课时少,课堂人数多,大部分口语教师依旧按传统的课堂模式教学,导致课堂缺乏趣味性与开放性。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的课堂教学比较传统,依旧是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方式,在手机、电脑高度智能化的今天,课堂教学并未借助现代技术的力量,开设网络课程,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手机平台和网络资源。此外,目前大多高校的翻译课程仅局限在课堂教学,并未与企业,特别是韩国企业合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重视,极大阻碍了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
4.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得益于扎实的基本功,其中包括词汇量的充分掌握、语法的灵活运用等。但就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韩语专业的学生好高骛远,疏于词汇记忆、语法学习,阻碍了韩语口语教学的开展。
5.学生对韩国文化、生活缺乏深入了解
语言是连接两国文化的桥梁,想要了解一国的文化,首先要学习该国的语言。反之亦然,要想更好地学习一门语言,便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该国的文化、生活。
二、改革措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分析,结合自身的口语教学工作经验,针对口语课程的教学改革,笔者提出以下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1.加强同韩国的交流,吸引优秀韩国留学生
积极开展同韩国高校的交流合作,在引进韩国优秀留学生的同时,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出国交流学习,为韩语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语言环境。同时,加大对外教的聘用力度,至少保证口语课堂的韩语语境。
2.严格控制班级人数
学校方面要加强重视,严格控制班级人数,做到小班教学,增强口语教学的效果,发挥应用型大学的优势,贴近社会需求,学为所用。
3.灵活运用教育戏剧等新型教学模式
教育戏剧是在专业戏剧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口语教学方法,教育戏剧的主要方法包括角色剧、即兴剧等模式。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参与度,营造轻松愉悦的口语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韩语口语教学改革仍旧存在很多问题,通过这些有利的改革措施,可以进一步完善口语教学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张雷生,安玉祥,刘渤.中韩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述评(1992—2012)[J].外国教育研究,2012(8):3-14.
[2]金秉运,吴相顺.目前中国大学韩语教育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方案[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5):155-160.
[3]张英美.中国高校韩国语专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兼论就业趋向特点[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38-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