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训练在蹦床运动员训练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①

2017-11-26 23:27张葵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6期
关键词:竞技运动员动作

张葵

(苏州市儿童业余体校 江苏苏州 215006)

心理训练在蹦床运动员训练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①

张葵

(苏州市儿童业余体校 江苏苏州 215006)

蹦床对于运动员的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运动稳定的发挥。蹦床具有竞技属性,所以想要取得胜利,运动员就需要稳定的发挥,然而,这个稳定性,和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这个状态较佳,运动的动作才会更加稳定和标准。本文主要分析了该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然后据此提出相应的心理训练模式,进而增强运动员心理素质。这对于提升他们的竞技成绩显然具有一定意义。

心理训练 蹦床 运动员训练

心理训练,需要应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影响运动员的心理,进而达到提升心理调整能力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有目的性的方法,对运动员的个性属性,以及心理过程进行影响,这样,这些运动员就能够获得相应的心理能量,也能够取得更好的竞技成绩。另外,通过心理训练,还能够让运动员有意识地对自身的心理状态和意识进行调控,让他们能够在复杂的竞技环境中,依然能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蹦床运动,起源国为法国,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同时还具有竞技属性,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开始成为群众较为喜爱的一种运动项目。根据竞技规定,运动员在比赛时,需要完成10个类型不同,且由单个动作构成的套路动作。如果在完成套路动作时,运动员出现了问题导致中断,说明该动作结束,然后裁判结合相关动作对运动员的成绩进行评判。这意味着,运动员想要取得好成绩,就需要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1 强化心理训练的作用以及必要性分析

1.1 心理能力高低影响运动员的竞技成绩

在此竞技项目中,相关的评分,能够衡量出运动员技术水平。运动员极为期待自己在比赛中获得佳绩,可是,蹦床项目涉及到的动作相对复杂,想要获得优秀的成绩,会受到诸多要素的制约。这种项目对运动员的稳定性以及技术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尤其是前者,往往会左右最终的竞技成绩。所以,只有有效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养,增强他们的心理调节水平,才能够更好地提升相应的竞技成绩。将心理训练纳为蹦床训练项目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让运动员获得更好成绩的必然要求。

1.2 符合蹦床项目规则以及特点要求

在此项目中,相关的套路动作主要由多个单个动作构成,裁判的评分衡量的是运动成绩,这个评分的获得,主要是由裁判结合相关规则,衡量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的表现,进而转换成相应的分值。该项目在运动时,如果相关动作出现了失误,那么这套动作就需要终止,要想获得好成绩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而且这项运动需要运动员完成一整套动作,它与其他的项目还有这一定的差异,比如:后者通常有着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衡量,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小。所以,这个项目会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带来极高的要求。

1.3 心理能力高低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

在蹦床项目中,运动员需要在网上持续完成10个动作。而且这些动作也不断发展,早期主要是空翻两周再接三周构成,而当前主要是空翻三周接三周,再接180°转体等。蹦床的长宽尺度则分别是4.280m和2.140m。运动员需要在此网面上,完成高质量、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这显然对运动员的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另外,这个项目的相关动作相对复杂,因此技术水平高低以及心理素质就会对其竞技成绩带来显著影响,而且这两个属性,本身就是能否高质量完成套路动作的关键条件。另外,动作的稳定性,以及身姿的协调,都与身体的平衡觉密切相关,这意味着运动员的感知觉等心理水平,会对他们高难度动作的执行,竞技水平的提升,都起到显著的作用。

1.4 心理能力高低影响运动员伤病发生率

在蹦床训练中,预防伤病同样十分重要。根据大量实践可知,运动员之所以受伤,基本上和动作技术执行不正确以及身体疲劳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蹦床动作中存在着一些较高的危险性动作,比如:需要完成多个难度较高的组合动作,这就需要运动员有着高度集中的意志力心理品质。通常,肌肉活动是否具有高度的精确性,会对神经过程的均衡性以及身体和精神现象带来显著的影响,心理和肌肉的活动具有紧密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如果心理素质较高,那么蹦床训练过程的伤病会显著下降,运动员的感知能力也会更强,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这些在蹦床训练中都极为重要。

2 蹦床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及运用

2.1 表象重现法

加强身体训练,科学应用技术,进而有意识地在脑海中重复先前最佳的运动状态表象。这种训练模式又被称作念动训练模式。比如:可以让运动员对着墙壁,优化呼吸,消除杂念,然后默念相关的动作要领等。假设一套动作的时间约为18s,那么运动员就需要在训练中默念这时间,确保时间的一致,利用这种表象重现训练模式,可以让运动员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可以有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有助于稳定他们的技术发挥,对提升他们的竞技成绩,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2.2 自我暗示法

在竞技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借助于自我命令等相关套语,然后再结合意识思维和想象,并以具体的模式对自己的心理进行影响。比如:当运动员自身的信心有所欠缺时,就可以边想边默念:“我浑身都是劲”“我一定能够成功”等。利用这些暗示,可以让运动员获得一种无形力量,有效地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还能够稳定情绪,振奋他们的精神,让相关的竞技动作得以良好的完成。

2.3 转移法

将注意力转移到和竞技无关的相关活动中,比如:让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之前,适当地听音乐、看小说等,可以有效地缓解他们的紧张性,同时也可以规避他们过度兴奋,让他们的情绪达到最佳态,这样可以让运动员获得更高比例的动作完成度。

2.4 坚定信心的谈话法

这种方法也能够有效地缓解运动员的紧张之感。第一,教练员以及领队,都需要对运动员进行观察和分析,得知他们的心理状态,如果出现问题,需要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通过交流谈话的方式,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并对相应的心理状态进行优化。在谈话时,需要结合运动员所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然后帮助他们解决相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结合运动员的个性,采用多元化的交流模式,尽可能地对运动员进行鼓励,正面的激励。另外,为了增强该方法效果,平时,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要培养情感,构建良好关系,让运动员能够最大限度的信任教练员。

3 结语

在强化运动训练,增加技术难度时,也要开展相应的心理训练工作。要将心理训练和技术和身体训练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激发运动员的心理潜能,提升他们的心理调节水平,进而让他们在竞技比赛时,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取得优异成绩。在进行心理训练时,一定要注重运动员个体的不同,培养他们能够稳定的控制自身的心理波动。另外,还需要注重对教练员的运动心理学的培训,让他们能够将这个理论更好地应用到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上,从而让这种心理训练变得更加科学。

[1]李健.优秀蹦床网上个人项目运动员专项能力及其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2]李亚军.蹦床项目技术训练的心理基础[J].安徽体育科技,2003(1):68-69.

[3]王新胜,顾玉飞.竞技心理训练与调控[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G806

A

2095-2813(2017)09(b)-005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051

张葵(1975,10—),汉族,上海人,本科,初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竞技运动员动作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下一个动作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花与竞技少女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运动员
同台竞技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