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250100)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高校对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强,一方面是高校自身不断地加强管理科研经费,另一方面是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地颁布规章制度予以约束。2016年7月,《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对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尤其是纵向科研经费的管控起到了良好的规范效果。
高校的纵向科研经费不同于企业的横向科研经费,它主要指的是高校科研机构或者科研人才基于自身优势,为服务社会而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的用于人文或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的补助或者资助。近几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对科研日益重视,经费投入呈井喷式增长,这是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的,一方面折射出我国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速度的加快,整体趋势向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急需加强不同环境下高校纵向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的必要性。其意义有:一是促进科研职能的提升,进而提升高校的社会竞争力和声誉度,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二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变革,高校要想平稳转型,就必须积极地利用好政策,强化纵向科研经费的管理,追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这对政策的落实和完善举足轻重。三是增强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可以规范和节约科研资金的使用,降低科研经费无故流失概率,减轻财政资金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弥补高校纵向科研经费乃至整个高校内控和监督薄弱的弊端。四是从高校长期战略来看,强化高校纵向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基业长青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推动剂,也是高校走出去的重要保障。总之,加强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对于高校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要求,笔者认为完善和改进高校纵向科研经费需要注意以下关键点:
首先,通过对新政策法规的总结和整体的把握,对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做方向性调整。一是落实绿色、共享、开放的发展理念,重视创新驱动的作用,改变科研乏力现象,使高校科研充满活力。二是需要以人为本,简政放权,减少繁琐的审批程序,扩大科研人员的资金支配权,根据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不断调整规则规范。三是政策必须予以落地,使高校科研相关机构和人员切实感受到变化和激励。
其次,在具体政策的执行上,简化程序、细化使用、规范管理。一是简化纵向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及使用程序,权限进一步下放;根据科研经费使用的普遍规律,采取提前批复资金拨付办法,为科研机构和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保障。对于直接费用的规划,预算审批权直接下放到科研机构或者单位,有利于资金的规范和提高使用效率。二是细化使用。提升间接费用的比重,重视科研的辅助功能和作用,与此同时强化绩效和激励的作用。三是规范管理。进一步明确劳务费的使用和配发范围,进一步规制非法挪用等造成纵向科研经费无故流失的弊端,强化结余资金的管控以及报销发票的使用。
综上可知,《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更注重思想观念层面和具体实施层面双轨道的革新变化和要求强化,另外还要注意信息化水平的保障。信息化是当前经济和社会环境下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全过程管理实现的程度,因此在高校科研经费管控中要加大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和建设。
首先,让科研机构或者科研工作者树立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理念。进一步放下思想包袱,积极地利用简政放权的政策导向,在集中统一管理的前提之下梳理自身支配资金,适当放宽使用范围。其次,关注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使用和落实情况,积极地树立科学管理的思想,通过实践不断地反馈和调整管理方式,在党的“十八大”倡导的和谐、绿色、共享的发展新理念下不断地强化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经费尤其是纵向科研经费的管理,进而为促进高校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奠定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一方面要加强领导的带头作用,履行好掌舵人的职责,尤其是在事业单位;另一方面务必重视激励机制的作用,在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对于执行良好的部门和个人要积极地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奖励,使其更加的钻研和进取,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带动其他部门的积极性和变革意识。
首先,在预算编制上,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结合新形式、新背景以及新理念的推出,详细规划纵向科研经费课题,确定大体的资金使用和支出范围,编制新的预算方案,以此达到真正细化和合理的调配资源、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目的。其次,在高校纵向科研经费预算方案的审批上,严格禁止越权审批,坚持合理、合法、公正审批,强调程序化和制度化的重要性;重大科研项目经费要及时进行可行性论证和联审联批;在预算执行中,主要结合供给侧改革的目标,降成本、增效益,不断地调整和优化科研经费使用,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预算执行体系。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及时反馈、分析和优化。最后,在整个预算执行过程中确保监督体系的全程常态化监督,保障预算顺利按规划和优化进行。
以上主要是从预算过程的微观方面进行的阐述,在预算编制的整体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从宏观上把握纵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和借鉴其他经验。首先是在预算执行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加强风险控制和监督的力度,力求将风险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保障高校纵向科研经费预算核算体系的顺利进行和方向的准确性,这是前期预算从编制到实行的保障和前提;其次是在预算体系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国外或者其他相似部门的经验,不断地汲取其优点,为预算执行体系输入新鲜的血液。
需要增强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细化程度,使高校科研经费支出合理、有效,这是增强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科研经费细化管理上,需要做到管理张弛有度,可以积极地规划和加强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的全成本管理。对于特别重要的科研项目,在资金的投入和审批上,可以简化不必要的程序,进一步提升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不能因为过度的精细化而使其效率和效益降低;精细化管理还需要关注过程的不断优化,急需根据不同的项目特征,设计并且优化其不同的过程,即不能每一个科研项目都套用统一的精细化管理模板,各个科研项目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科研经费支出部门的准确分类,是效益发挥的一个推动力,因此首先要归类管理科研经费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其次要加强对资金和物资的管控,促进资源的合理使用;最后要加强科研经费成本的核算力度,以时间跨度为基准进行不同层次的管理。
“互联网+”背景下经济迅猛发展,信息化条件的应用是一个较好的契机,加快高校纵向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是推动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水平提升的动力剂。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下的普遍现象,高校自身应该不断地结合高校发展的特点,加大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以此实现“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高校纵向科研经费全面化、迅速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的发展。
在加强互联网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互联网体系的不断升级和优化,使其互联网体系能够长久及时地支撑高校各类科研项目的管理。对于特别重要的科研项目,在进行信息化管理时可以形成单独的子系统,重点监控,步步把关,进一步提升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人才储备和培训的力度,不断地引进高级管理人才,使其高校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得到持久的更新和保持活力。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对于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准乃至整体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在此背景下基于新政策总结了高校纵向科研经费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关键点,并且根据变化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强的建议和路径,以期为指导和促进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乃至高校整体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