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宗教改革与17世纪文学对垒

2017-11-25 08:38张天骄刘丽娜
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英国文学

张天骄 刘丽娜

摘 要:英国宗教改革对16世纪至17世纪乃至以后的英国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弥尔顿三部曲与班扬《天路历程》为代表的清教思想文学,和以约翰·多恩为代表的巴洛克文学,形成了文化、思想和文学上的对垒。最终,人们远离神学教条的争斗,而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现世学问如数学和自然科学上,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和科学开端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宗教改革 英国文学 清教徒文学 巴洛克文学

一、对垒的起源

纵观不列颠的历史,宗教改革在英国国家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亨利八世脱离罗马教会,至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詹姆斯二世,确立君主立宪制,英国社会历经了惊天动地的变革并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巨大影响。正是宗教改革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政治制度确立奠定了基础,也正是宗教改革,让不列颠彻底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形成了近代民族国家。宗教改革对英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并逐渐渗透到哲学、艺术、文学等方面,尤其对16世纪至17世纪乃至以后的英国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英国宗教改革过程中诞生了清教思想,其对于不列颠民族的发展和壮大起到重要作用,这一切均可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找到佐证。而与之对垒的罗马教廷则发起了反宗教改革运动,也可以从巴洛克文学中看出端倪。

二、弥尔顿三部曲与清教徒文学

英国的清教徒文学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亨利八世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事实上国王的推行并不彻底,在保王国教与革命清教之间遗留了争端。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纯洁教会并清除天主教对英国的影响,故得名“清教徒”。他们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反对铺张浪费,提倡靠勤俭节约实现资本积累,其思想反映了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约翰·弥尔顿(1608—1647)是英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清教徒作家,他在晚年双目失明后,口授创作出三部伟大的诗作:《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皆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史诗,同时也是古希腊诗剧在英国文学中的再现。这三个故事都出自《圣经》,《失乐园》大力赞美了撒旦的反抗精神,在描绘撒旦与上帝的对抗中,无不洋溢着刚强和热情:“我们损失了什么?并非什么都丢光:不屈的意志,熱切的复仇心,不灭的憎恨,以及永不屈服、永不退让的勇气,还有什么比这更难战胜呢?”弥尔顿笔下的撒旦一改前人笔下的负面形象,是个智勇双全、不屈不挠、敢作敢当的革命战士形象。

在《复乐园》中,弥尔顿描写耶稣基督固守自己的信仰,抵制魔鬼的种种诱惑和暴力威胁,最终胜利通过考验,开始通过布道为人类恢复乐园。《力士参孙》中的主人公可视为弥尔顿本人的真实写照,以色列人不畏强暴与敌人同归于尽,表现出旺盛的革命斗志,反映了在英国王朝复辟中,资产阶级革命者无惧所受到的身心迫害,奋然革命到底的精神。弥尔顿曾经说过:“我们毫不犹豫地宣布,清教徒是一群勇敢、聪慧、诚实而有益的人。”作为清教徒同时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弥尔顿倡导为自由而战,他本人一直投身于反封建政治斗争,在作品中也展露出真正的革命精神。他的成就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英国作家,也对后继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班扬《天路历程》与清教徒文学

由于伊丽莎白女王的反对和斯图亚特王朝的残酷迫害,英国资产阶级终于在17世纪40年代揭竿而起,高举清教旗帜发动了反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清教徒以《圣经》作为斗争武器,故而这场革命实际上披着宗教的外衣,但“他们的笔,他们的刀剑同样伟大”。革命从来都伴随着流血牺牲,清教徒的奋斗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几经沉浮。克伦威尔的议会军击败了查理一世的王军,却遭遇查理二世的复辟和詹姆斯二世的反攻倒算,最终收尾于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的光荣革命。“就作为传道人、解经家、作家和评论家的力量而言,清教徒不亚于同时代的任何人”,他们在逆境中抗争,同时苦苦寻觅一条光明出路。

约翰·班扬(1628—1688)就是这么一位苦苦寻觅的正道者,也是被公认为继弥尔顿之后又一位英国主要的清教徒作家。与弥尔顿的积极宣扬抗争不同,班扬显得比较低调,但他更注重一个教徒的内心修为和百炼成钢的不屈意志。他本人自始至终恪守教义并矢志不渝地传教,并由于宣扬清教思想而被投进监狱长达十二年,其执着精神令人动容。清教徒作为一个整体,为提升国民性所做的,比有史以来任何英格兰阶层都要多得多。班扬出身贫寒,却积极从事传道和写作,他的散文风格简洁生动,表达方式直白自然,内容多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细节,因此作品为广大底层社会的普通群众所颂扬。

班扬的代表作《天路历程》以梦境的形式,揭示时局腐败、社会风气淫乱和人们的不满。该书是一部宗教寓言,讲述了基督的精神历程:他从毁灭之城出走,历经了危险与诱惑,最终面对并战胜了恶魔,来到了神圣之城。而书中人物对神圣之城的渴望,正是在巨变时代遭受到精神苦难的人们对“流淌着奶与蜜之地”的向往,是17世纪英国底层百姓对理想幸福社会的美好憧憬,“在那里你们不再会看到悲伤、病痛、苦恼和死亡等诸如此类的事情”。班扬的散文将严肃的教义转化为简洁的语言,是不可多得的清教徒文学作品。

四、多恩与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诞生于16世纪下半叶,并于17世纪上半叶达到巅峰,其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后兴盛于法国。巴洛克(barruco)一词来自西班牙语,原是首饰行业术语,后用来形容16世纪建筑的独特风格,该造型艺术以富丽繁富、精雕细刻为特点,进而产生富丽堂皇和情感充沛的效果。巴洛克风格影响到了当时的美术、建筑、雕塑等等,尤其在文学方面发展出一种全新的美学趣味和倾向,其创作手法甚至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先导作用。

在文学领域,巴洛克式作品以诗歌和散文居多,形式上十分注重雕饰,大量运用奇思妙喻,内容上偏向信仰危机和悲观思想。英国玄学诗歌学派的创始人约翰·多恩(1572—1631)有着典型的巴洛克风格。他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最后担任伦敦圣保罗教堂的著名主教。他的后期代表作《神圣十四行诗》蕴含了深刻的宗教思想:“是您把我创造,您的作品也会衰败?您的恩典可以支持我抵抗他的伎俩,您像坚硬的磁石吸引我铁一般的心房。”多恩的宗教诗,从神学中摄取意象来展示对宗教的狂热,在灵与肉的冲突中描绘人在上帝面前的无能为力,暗示任何事情最终都只能在宗教中找到出路。

亨利八世引領的英国宗教改革,对罗马教廷而言不啻一记重拳,从此新教势力不断攀升,而罗马教廷的地位岌岌可危。为重新确立并巩固自身地位,天主教会采取了多种反制手段,在文学和宣传领域,将巴洛克文学推到了台前。宗教往往借助文学艺术手段来表现信仰、传播教义并引导信徒。有别于早期枯燥肃穆的教义传播,巴洛克文学动感十足、艳丽明亮,在表达宗教主题时更容易为人接受。巴洛克风格带给信徒的是从眼睛到心灵的全方位震撼,通过对感官施以强烈刺激,以自身独特的优势在“神性”之外裹上一层糖衣——信仰的胜利就这样借由巴洛克文学得以实现,而罗马教廷也由此获得与新教对垒的文艺资本。

五、理性的昂扬

纵观持续了三百年之久的整个宗教改革历程,表面上是罗马教廷与英国国教之间的恩怨纠葛,背后则是王权、教权、民权三股势力在英国社会中的博弈,三方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在历经了无数次“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后,人们开始清醒地意识到无论新教徒还是旧教徒,哪一方也无法获得终胜,而统一教义这个中世纪的愿望则更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幻,这扩大了人独立思考的自由,并且开始辩证地看待和分析种种根本问题。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斗争的后果,起初并非纯良但结局却是有益。很多有才之士由于厌恶神学教条的争斗,逐渐将注意力转到现世学问,尤其是转到数学和自然科学上,这就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和科学开端埋下了伏笔。哥伦布发现了新世界,文艺复兴改造了旧世界,宗教改革给英国人带来震撼和变革。不列颠人在现实与理性的指引下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从更广袤的外部世界挖掘出无穷无尽的宝藏。这一切使英国人变得理智、敏锐、活泼、多思,英国人凭借其伟大的创造精神为世界带来了巨大贡献是绝非偶然的。

参考文献:

[1] 蔡骐.英国宗教改革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J.C.莱尔.旧日光辉——英国宗教改革人物志[M].维真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

[3] 李韦.宗教改革与英国民族国家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 赵红英.英国文学简史学习指南[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5]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宗教改革与英国文学研究”(项目号2017SJB1221)成果

作 者:张天骄,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刘丽娜,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英国文学
乔伊斯《一个人的朝圣》中的哈罗德形象
《鲁滨逊漂流记》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
英国贵族情结是如何在英国文学中体现
英国文学作品的茶文化解读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英国文学教学模式
英美文学的历史与发展研究
英国文学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9—20世纪英国女性知识分子形象类别浅析
十七世纪前期英国诗歌特点探析
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