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晋
【摘 要】英语为特殊用途教学(ESP)已经是大学公共英语今后发展转型的趋势。微课也是信息化环境下炙手可热的教学手段。微课如何在ESP教学中发挥作用,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了了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ESP;微课
随着我国英语教育在社会上的普及化及低龄化,同时伴随着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整体有所提高。因此我国教育主导部门逐步推进基础英语教学重心由高等院校转向普通中学。随之而来的是对高校英语教学教学重心由EGP(通用英语教学)转向ESP(英语为特殊用途教学)的呼声日益的高涨。纵观当今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及全球化趋势,拥有专业技能如金融、理工科知识并能熟练用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国际化人才的大量需求使ESP教育的普及必然成为今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
然而,ESP课程在高校推进中也遇到了瓶颈,比如课程内容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专业和需求,给予学生与专业相结合的英语语言教学,同时引导学生从对语言自身的学习走向对语言进行使用的学习。可是大多数ESP教学的老师都是由大学英语公共外语教师转型而来,他们课程的讲解难免会受限于其英语专业背景和学术能力,跨学科知识储备不足,容易陷入专业英语教学等同于专业英语词汇的教学的误区。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外语背景,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就成为每个ESP英语教师需要深思和探索的问题。[5]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种种革新势不可挡地带来了获取知识的新方法,从远程学习到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再到甚至更新的形式——泛在学习,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轻松地通过网络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识。这些发展也使得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改变。[3]
在这种形势下,微课这一新型的视频授课方式出现在ESP教师和学生面前。“微课教学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通过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而开展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视频,此外还有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师生互动等辅助性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构建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小环境”,是在传统课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2]
微课作为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探索,在解决ESP课堂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由于微课只围绕某个教学知识点或者某几个教学环节展开,其教学重点非常明确,运用于ESP课堂之中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所传达的知识重点或难点。因为,从心理学研究来看,“人获取信息的83 %来自视觉,11 %来自听觉”[1]。由此可见,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视觉和听觉。微课将声音、圖像、内容集于一体,可以很直观很生动地将复杂的专业知识表现出来,增强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助于ESP课堂学生在专业知识点和语言点上建立连接,加深对输入语言的理解和内化,进一步有效促进学生语言的习得和专业知识的掌握。
其次,微课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甚至是移动设备上储存并反复观看,减少了学生因能力不足在传统ESP课堂上基于专业知识或英语知识缺乏导致的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利用移动设备刷微博、看新闻、看视频已成为大众特别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微课内容的相对“碎片化”和时间短的特点,正好符合了学生利用各种零碎时间学习的“信息化社会人”的学习习惯,使得他们可以自定学习速度和学习步调,甚至是自定场所进行专业英语学习。
第三,微课既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又便于教师同行互相借鉴学习,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如前所述,ESP英语教师在讲解ESP课程时往往会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无法精准地教授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知识。鉴于微课可供同行教师互相学习、进行教学反思,英语教师也可以请教相关专业的教师对其微课内容进行修正,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这不仅使学生受益,也使教师能力得到了提升。
当然,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引入ESP教学中也应该考虑以下的一些问题:
微课应以ESP课程学习者为中心。微课宜短、小、精、悍,同时带有鲜明的知识点标签,做到视频词典的功能。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们对微课反复回看,跳转、快进的要求。使得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选择性学习,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一点是传统课堂不能提供给ESP学生的。这样才能降低他们的认知负荷和认知焦虑,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应建立在整体的教学活动的考量上。微课的展现固然是ESP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应从整体出发,明确其为整体教学目的服务的功能。微课并不意味着完整的教学,还必须配套有其他的教学活动或教学环节,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境,达到教学的效果。
微课可以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部分,但更应在ESP教学中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如果作为传统课堂上一个知识点的传授,上世纪的视频教学就已经做到了。但微课作用于翻转课堂,才能真正体现新世纪英语ESP教学中想达到的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因为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自主观看主题突出,短小的微课而提前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综合运用等,更有利学习和吸收教师所希望传授的知识。[4]
总之,微课这一富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手段,为ESP教学乃至全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多种种思路和可能,随着广大英语教师和学习者的不断参与及实践,才能洞见其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纯磊.泛在大学英语多层次互动学习模式的建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8).
[2]肖安庆.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年教师,2013,(2).
[3]张捷.微课,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挑战与机遇[J].学理论.下,2013,(4).
[4]全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网页http://weike.enetedu.com/report/
[5]王瑞.探究新媒体在英语ESP教学中的优势[J].青年与社会,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