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效英语课堂下农村英语教学的困境

2017-11-25 16:06马晓娜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困境英语教学

马晓娜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学生逐渐成为英语课堂学习的主体,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认可与推广。由于农村中学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浓,直接导致学生在英语课上活力不够,参与度不高;再加上部分英语老师教学观念成旧,课改动力不足,缺乏先进教学理念,导致农村英语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本文就这一普遍现象进行浅在的分析与探讨,试图摸索一些可行的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英语课堂;英语教学;困境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地位与优势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是当前学校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其实是一种教学策略,是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在改善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实效显著,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强调学生自立,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局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合作学习可以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为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中学英语学情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随着近些年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实施,一批年轻师资力量的注入,农村英语教学成果取得了一些的变化,英语成绩较之以往有所提升,但是与城市英语相比,任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还不够强,特别是整体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费时、费力、低效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教学质量相对滞后。过时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单词、句型的记忆,忽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也对课改实施产生了阻力,实行课程改革时许多教师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害怕创新,怯与改变的思想在心中作祟。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引导,学生在课业负担加重的同时,教学成绩并无明显的提高。同时,农村中学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学困生多余学优生的比例;学生苦学、老师苦教,形成恶性循环,亟待突破现有的英语教学观念。这些现象影响了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削弱了英语学科的交流功能。

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心得

我们作为农村教师,响应国家学校的课改精神,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按照性别,成绩,性格,兴趣等多方面因素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6人,围坐在一起,启发引导之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研究和探讨学习任务,进行课堂的学习活动。它的优势有目共睹:(1)它打破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2)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变得较容易解决了;(3)小组合作学习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它不仅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还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我觉着以前在传统问答式的课堂教学中,当老师提出问题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思考;二是机械式学习,方法单一,思维固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在解决基本问题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总结。各小组根据自学阶段教师设定的任务,从易到难,从小到大,逐一汇报,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我在课堂上采用打分的形式,看看哪个小组课堂表现获得分数最多。然后教师再按照新课标下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上是我在教学中体会到的优势。然而,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每个小组都有学困生,过分顽皮的学生,由于他们英语底子不好或者无法遵守课堂秩序,导致他们不是太能跟上课堂进度,小组活动参与度不高或者就是学习效果不是很好,成绩提升有限。因此,我觉得是不是要加强多种层次的任务练习,让大部分学生能够动起来,参与到英语活动中来。因为任务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任务完成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及时地设计好适量、多层次、灵活多样的练习题。习题的完成也可作为一种任务进行,可在学生自练完成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同时教师可讲解关键点、重要点。这样,任务进行有了良性循环,从另一个角度巩固了任务进行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学生不适应新的课堂模式。圆桌式座位,学生感到很新奇,面对面的学习使学生课堂上出现很多废话,当老师讲解新知识时,学生不知道回头看黑板和老师,纪律涣散的学生往往互相挤眉弄眼,扰乱了课堂秩序,这样的课堂经常出现易放难收,对老师组织课堂增加了难度。(2)学生准备不充分。老师的问题一提出,有的同学在没有认真读书,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就开始小组讨论。他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内容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3)学生不敢大胆地表现自己。有的学生有自我否定,消极自卑,害怕失败的心理。这种心理会抑制小组中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交往行为,使他不能轻松大胆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去,小组互动合作学习也就因一方的被动而失去应有的活力。这种因心理障碍制约学习活动的现象,尤其是在以口头交际形式出现的合作学习中表现明显。为此我们应尽可能为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经常失败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同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使他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失败而处于情绪低谷时,我们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开导,鼓励他们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地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

作为我们老师,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不管问题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学习效果达也不到预期目标。这样单一方式的刺激,学生会逐渐感到厌倦;有的教师时间的掌控不够科学。教师有时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时,因为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敢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等个别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就匆匆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致使许多问题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表层理解,或缺乏深度,或要求过高,學生根本无法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只好被动接受别人和教师的观点和看法。长此以往,学生对合作学习就容易失去兴趣;教师在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要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基础,但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励过多地集中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了对个体的评价和奖励。而小组合作只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最终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如果教师在评价互动学习时,不把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紧密地结合,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新生事物的成功总是曲折的,新的课堂模式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出现成效的,需要耐心,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利弊,使其适应农村中学学生的现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困境英语教学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