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借此东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经济格局被不断打破,中国进入了承载“互联网+”模式和“大众创业、万众創新”理念的崭新时代。教育行业也紧跟时代步伐,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才培养思路,促进大学生结合专业、强化实践,提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种创新的生力军。一夜之间,大学生创业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词,政府、企业、学校都积极参与,鼓励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创业的同时,教学管理的“互联网+”要求也随之而来。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行为具有哪些规律?教育管理部门如何利用大数据改善政策指导和监管?这些才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本文所指创新创业行为评价是通过对在校及毕业三年内大学生创业相关行为的分析,侧重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精神和技能培养、提升程度的考察,从而发现其中的行为规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实现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策略的适时调整和教育结果的合理预期。而目前国内相关领域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不多,可依据的有效数据也很少,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作者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研、访谈、交叉对比分析及验证等方式,尝试建立一套适合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创业行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合理的结论和启示。
二、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为保证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信度,研究遵循了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有足够的涵盖面,能充分反映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系统性特征,各指标间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2、可操作性原则。一是要充分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能够通过资料查阅、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采集到指标数据,避免评价主体的主观随意性;二是要合理控制指标体系的规模,避免形成过于庞大的指标群或层次过于复杂的指标体系;
3、有效性原则。指标体系须与被评估对象的内涵与结构相符合,能够反映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主要特征,并经得起检验。
三、评价体系设计过程及内容
根据以上三点原则,研究综合了目前业界几种主流观点,最终确立了五个一级指标,包括行为时间、行为内容、行为能力、行为结果以及行为评价:
1、行为时间,即大学生创业行为与思想的起始和结束时间,另外我们又考虑了大学生创业的频率这一因素,由此确定了思想持续时间、行动持续时间和活动频率这三个二级指标;
2、在创业行为内容方面,考虑到学校在大学生创业中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技法等方面职责,同时还充当着大学生创业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项目,创业实训,创业实习,扶持大学生的创业等活动,因此划分出了课程、竞赛、项目、实训、实习、论文和创业经历等七个二级指标,可有效反映出大学生对于创业是否充分了解,是否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3、创业行为能力,大学生创业的主体就是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本身具有社会经验不足、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领导能力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劣势,因此创业不仅要有学校和社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创业者本身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有的学者认为创业能力由专业职业能力、创业竞聘能力、社会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企业运作与市场开发能力组成。有的学者认为创业人员应该具备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等。我们综合以上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概括出了以下几点作为二级指标:创新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抗风险能力;
4、行为结果,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对以外状况的应对不够合理,合作伙伴配合不当,对市场的判断不正确,决策失误等多方面的问题的存在,创业结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又将大学生行为结果的以及指标划分为7个具体的二级指标。分别是获奖情况,科技成果,取得学分,创办企业,就业情况,毕业(学年)实习成绩,毕业论文成绩。从而可以从获奖,企业建立,毕业成绩,就业等多方面对行为结果给出全面,准确的评价,使得调查结果更加贴近事实。
5、行为评价,为了准确的了解大学生创业的行为评价,我们将一级行为评价指标划分为个人自评,家庭评价,学校评价三个二级指标。从自身,家庭,学校多角度进行衡量。个人自评反应了大学生对于自己创业的认知和满意程度,家庭评价反映了家人对大学生创业者的支持与认可程度,学校评价反应了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前景的估量。这三个二级指标全方位的对行为评价进行了概括,使得我们的调查结果能够客观的反映出行为评价的结果。
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如下表所示:
四、评价体系模型测试及结果分析
为验证和进一步完善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我们选取创新创业行为比较密集的财经类院校做了3轮网络测试,和9轮抽样访谈,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修正,并分析其数据特征,从而挖掘其中有代表性的结论。受访样本达到约900份,年级跨度从大一到毕业三年,得出有代表性的分析结论如下:
(一)创新创业行为的分类
在问卷和访谈数据中,我们重点分析了受访者创业行为兴趣、行为频率与行为结果、行为评价之间的联系。我们选取其中300份做模型塑造。分析发现,有一部分数据倾向于创业兴趣浓厚、持续时间长、创业结果成绩好的类型,在受访者中占比7.71%,我们将这部分人归类为“人才创业型”;有一部分数据呈现兴趣浓厚,但结果分值不高的特点,这部分占比17.4%,我们将其归类为“爱好创业型”;有一部分创业时间指标低、结果频率也不高,我们归类为“偶然创业型”,占比16.78%;还有一部分创业行为持续时间较长,结果成逐年增长,我们称之为“成长创业型”,占比11.75%;还有一部分创业兴趣不高、参与活动也少、结果有限甚至为零,我们称之为“绝缘创业型”,占比25.5%。根据这种模型,进一步扩大测试范围,证明这种归类具有普遍意义。endprint
人才创业型、爱好创业型和偶然创业型均大二的人数较多可能是在学校的这段时间接受并了解了有关创业的知识等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去实现;成长创业型在读硕士人数较多,随着学历和见识的提升创业者变的更加理智和有逻辑并且谨慎;绝缘创业型毕业三年以内的人数较多,他们可能刚刚毕业或者找到的工作不顺利,于是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教育管理者应对教育对象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特点和创业行为产生的背景因材施教,指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创新创业行为类型与在学状态交互分析
在局部分析中,我们重点分析了受访者随着年级的变化其类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交叉对比可知,人才创业型学生在119个大一的受调查者中有10人占比8.4%;大二有4人占大二接受调查人数44人的9.1%;大三有5人占比8.2%;大四有2人占比6.5%;硕士(在读)1人占比4.8%;毕业三年以上的有1人占比8.3%。该创业类型的大二的人数比例做多。爱好创业型的受调查者中,大一有17人占比14.3%;大二有12人占比27.3%;大三有13人占比21.3%;大四有7人占比22.6%;碩士有1人4.8%;毕业三年以上有2人占比16.7%。该类型的大二的人数占比最多。偶然创业型的受调查者中,大一有15人占比12.6%;大二有11人占比25%;大三有12人占比20%;大四有5人占比16.1%;硕士有3人占比14.3%,毕业三年内有2人占比20%;毕业三年以上有2人占比16.7%。该创业类型的大二的人数比例做多。成长创业型的受调查者中,大一有6人占比5%;大二有4人占比9.1%;大三有9人占比14.8%%;大四有3人占比10%;硕士有7人33.3%;毕业三年以内有3人占比30%;毕业三年以上有3人占比25%。该类型的硕士(在读)的人数占比最多。绝缘创业型的受调查者中,大一有20人占比16.8%;大二有6人占比13.6%;大三有13人占比21.3%%;大四有8人占比25.8%;硕士有5人占比23.8%;毕业三年以内有3人占比30%;毕业三年以上有2人占比16.7%。该类型的毕业三年以内的人数占比最多。
数据分析还显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密集的年份,学生的行为类型显示出活跃的、高质量的变化。因此有理由认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实训、竞赛和项目,在引导学生创业行为兴趣、提高创业行为能力和促进创业行为结果转化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社会教育机构都应该抓住学生成长最佳时期,积极探索开展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训练,做好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助力。
本文参加2016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码GH16253;2017年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大数据视域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项目码20170154JY。
作者简介:张爽(1980-),经济法硕士,工作单位吉林财经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Santos-Cumplido ,Linan.Measuring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in southern Europe[J].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06:20
[2]Denise,Fletcher.Entrepreneurship &Regional Development[J].Mortimer House,2011,(20):37-41
[3]李兴业.美英法日高校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究.现代大学教育,2004(5):73-74
[4]吴伟德.德国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一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高教探索,2011(1):69-72
[5]鲁石,戴军.大学生创业素质模型构建及教育启示.黑河教育学院学报,2014(10):23-24
[6]张道明,籍辉,魏志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54-57.
[7]李源潮.纪念公务员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2011-02-17.
[8]李兴业.美英法日高校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究.现代大学教育,2004(5):73-74
[9]鲁石,戴军.大学生创业素质模型构建及教育启示.黑河教育学院学报,2014(10):23-24
[10]吴伟德.德国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一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高教探索,2011(1):69-72
[11]张道明,籍辉,魏志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54-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