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时代催生了教育的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与发展中,存在着诸多局限和不足。本文通过探讨信息化教育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分析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解决对策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局限性;发展方向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1世纪兴起的信息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壮大与普及,信息化已经是目前社会发展的一个整体趋势。如此一来,教育信息化也是适应发展潮流而必须进行的一件事情。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所谓教育信息化,包含着两种意义:其一,在信息时代要培养具有高等信息素养的人才,以此作为教育目标来进行相关的计划;其二,信息化的硬件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成为目前教学方式的前进方向,通过开发各种信息化资源使教学与科研更加方便。教学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要求不同种类的信息化综合运用,整体进行。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来发挥信息化设备的实际功效;通过传播信息化的教学知识,使受教育者接受高新内容知识。
教育信息化强调综合、深入的运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教育教学形式的转变,加速改革的进程。信息化教育以其独特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青睐,数字、网络、智能和多媒体的应用使得信息化教育给传统的教育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转变。它以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基本特征,让整个教学过程标的更加高效、平等和新颖。
二、局限性
教育信息化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同时,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信息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局限性。在这个新兴领域中,许多教师和学生都出现了技能掌握不足等现象,下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网络本身特点造成的局限性
由于网络教育的学习者都是自己在电脑前独自进行学习,和线下的面授学习形式相比,缺乏教师和学生的直接沟通和反馈,而这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缺乏直接的沟通和反馈,老师并不知道学生的问题是什么,自己讲的内容是不是对听课的学生有效,也无法针对性地进行调整。这些网络教育天生的缺陷,会造成学习者在线上学习体验中很容易产生枯燥、孤独感,导致学习难以持续。这也就意味着线上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要求,实际上要远远高于面授,只有学习主动性和控制力比较好的学习者才更容易通过网络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这些方面较弱的人将难以长期坚持。
(二)学习地点的分散造成的局限性
现代的网络线上教育给学生带来了方便,但是与此同时,它失去了传统教学所特有的集中性。学生学习地点的分散性使得教学管理质量低下,不同环境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各有不同。此外,分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没有归属感,无法正確的认知自己所在进行的学习过程。线上学习也缺乏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以及缺乏教师的督导等外在的约束力量,这些都是在线下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恰恰是线上学习方式所缺乏的。
(三)教师操作水平不高造成的局限性
现代信息化教育涉及新鲜概念多,需要操作的信息化设备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师通过常会出现有设备而不会操作或操作不好的情况。具体表现在课件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成度以及可当互动情况等方面。多媒体的出现使得课件PPT代替了传统板书,但是如果一个课件做的不合格,其发挥的效果根本不及传统的方式。
(四)注重信息数量而忽视质量造成的局限性
信息化时代可谓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充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教育者在进行教学准备时没有很好的做到筛选信息,那么很可能造成信息量过大而质量过差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课件的美观性离不开大量的知识点的堆砌,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信息化教学更难让学生把握核心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对于课程流畅性的追求往往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上限,过快的教授过程会引起学生的不适应等抗拒的症状。
三、解决方法和发展趋势
针对上述问题,有如下解决方法
(一)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结合
传统教学方法有着集中性强,方便管理的特点;信息化教学具有方便快捷,可视化体验优秀,信息范围广等优点。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将信息化设备应用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不仅避免了网络远程教育带来的难于管理等问题,还可以很好的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带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资源。强调两者相结合,可以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明确知识框架,根据实际情况分配两种授课方式的使用比例,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况可以方便自如的更改教学手段,是学生最大程度上的接受所学知识。
(二)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
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老一辈教师,接触新鲜事物能力较差。为此,学校需专门开设教师培训班,在短时间内培养一批熟练的信息化教师,以面对日渐多样化的信息化教学。
(三)规范网络制度,加强监管力度
对于网络的诱惑,学校及各部门需要加大对学生的监管力度,防止沉迷网络游戏等事件的发生,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正确的使用网络。政府部门需尽快出台网络监管政策,规范网络信息,减少不良信息在教育领域的传播,给教师和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四)发展趋势
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技术概念的发展,信息化教育也随着更进一步,向着更具有跨越性的阶段迈进。信息量的增大使得现代教育的知识面大大增宽,对于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传统的书写方式授课渐渐的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信息化投影多媒体教学方式。其次教育资源的增加给了教师更多的选择,学生学到的知识将更加前沿,更加多元化。
四、总结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学方式的转变给师生带来了很多便利。与此同时,教育行业面临的苦难和挑战也在变多,碎片化知识的利用问题,传统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取舍平衡问题等都在考验着教育者。全体师生只有灵活、科学的运用信息化设备,提高自身能力和网络素养,才能够在新的潮流中获取更多属于自己的知识,才会使我国的教育改革更加平稳顺利的进行。
作者简介:蔡海波(1995-),男,贵州六盘水市,民族:汉,职业:学生,学历:在读本科,单位:辽宁科技学院电信学院、通信工程专业。
参考文献:
[1]华芳.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研究[J].中国培训.2016(24)
[2]贾俊,刘延华.互联网+引领下的教育信息化运用于课堂的现状之我见[J].科教导刊(下旬).2017(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