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成都“互联网镇群”

2017-11-25 20:49熊湘怡
财经国家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城乡小镇

熊湘怡

成都“互联网镇群”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两大重要目标:留住人才和创造产业。

“i-town”无线网络一键连接,全域283个互联网小镇的美食、交通、就业、医疗等生活服务信息即可一站接入,智慧镇群为游客、居民构建的“随时、随地、随需”信息服务体系触手可得……

2016年9月,成都市以283个乡镇(街道)的公共WiFi覆盖为基础,正式启动实施“互联网镇群”建设项目——通过15000个WiFi点位,将域内283个乡镇(街道)的基础设施、政务、产业、安全、教育等内容统一接入1个云端平台,实现全域城镇的“云上打通、城乡一体”。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越来越从工业化向城镇化转变。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城市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成都市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领域作出积极探索,提出一种从线下到线上、从单一乡镇到超级镇群的全新建设思路——“互联网镇群”。“互联网镇群”将全域283个乡镇(街道)建成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互联网小镇,借助互联网红利,填补城乡公共服务的沟壑,助力全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以互联网红利填补城乡公共服务鸿沟

“互联网镇群”利用互联网去中心化、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属性,以广泛的资源共享缩短城镇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业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郫都区三道堰镇是成都“互联网镇群”项目的试点示范镇。以医疗为例,“我们引进了远程视频诊疗系统和英国医学协会全科医生助手系统(BMJ),可为小镇居民提供多层次远程诊疗服务、为镇医院医生提供病例大数据服务。一部分慢病患者还免费配备了智能手环柏颐S2,其健康数据实时在云端呈现,医生可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跟踪和治疗。”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卫生院院长刘奇介绍说,镇卫生院与国内多家顶级互联网医疗服务机构积极合作,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将创建国内第一家以全民健康大数据为基础的云端医院。

教育方面,三道堰镇引入了“北京云校”等国内一流教育信息化平台资源,教师能从云端下载使用名师名校的教案、教辅和习题,学生实现在线咨询、讨论、考试等互动学习,校务、教学、家校互动、成绩管理、移动办公等功能均在云端集成,极大地实现了对乡镇教育质量的标准化把控和对城市教育水准的接近,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基础与资源优势。

娱乐方面,三道堰镇与成都电影集团合作,在青杠树村创建了第一座中国最美乡村同步影院,与国内主流影院同步影片上映,采用大众点播加VIP点播的放映方式,填补了中国小城镇同步影院的空白;开发镇群在线影院和在线图书馆,让小镇居民享受了大城市高水平的文化娱乐。

安全方面,三道堰镇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目前一共建设了80个监控镜头来实现治安监控。其中包括74个安全监控摄像头,监控不同路段的交通状况;1个景区车流监控摄像头和1个人流监控摄像头;同时,数据管理平台还实现与两个智能停车场的对接,实现停车场实时状况的动态监测。

打造“镇群经济圈”

“互联网镇群”通过整合各乡镇政务、民生、教育、医疗、产业等资源,不断迭代优化对医疗、教育等相关产品的应用及互动,推动人才、资金、土地、信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形成分工合理、产业特色突出的“镇群经济圈”,实现“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目前,“天府-云端小城”网络信号已为 206 万居民和游客提供了免费无线网络接入服务,每日新增上网用户 9.6 万人,高峰时在线并发人数 23 万人。“天府-云端小城”APP的下载人数为居民6.8万人次、游客120.2万人次。仅在前3个月的试运营期间,就有76万人次居民访问云端小城的远程教育和在线医疗频道,93万人次游客通过云端小城文旅频道浏览餐饮和文化名胜,980家商户通过云端小城完成在线交易。智慧城镇雏形初显,前景可期。

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产业金融专委会秘书长王占波在对成都“互联网镇群”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后表示,在这一模式下,283个小镇就能在网络上形成一个整体、一个大的信息流量体,小城镇生产要素有了交换价值,才能吸引资本进入,进而成长为吸附资金、人流、产业的大经济体,从而脱离一镇一产的单兵突破发展模式,而真正实现聚合式发展。

由镇群规模经济催生的“镇群经济圈”,将为成都市全域城镇智慧化互联的发展提供优渥的土壤:一方面,镇群内各小镇间以互联网为核心形成协调合作链条,通过规模化采购和PPP建设方式等,可以最低成本实现信息、人才、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实现外部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各小镇以信息云平台为载体,搜集、存储、处理、分享小镇数据和镇群信息,以APP平台为镇群窗口服务全体小镇居民和各类企业,可实现数据规模经济效益。

“互联网镇群”的新时代价值

1、推進城乡一体化,释放巨大新动能

城镇化与工业化一道,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因此,城乡一体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新动能,调整城乡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要求。

一方面,城镇发展仍有巨大的空间。从全国城镇存量人口的分布结构看,仍有40%左右即2.8亿左右的常住人口居住在近2万个镇区。从成都本地情况来看,截至2015年,成都市乡镇数量居15个副省级城市之首,乡镇数量较排名第二的哈尔滨多88个;城镇密度为2.05个/百平方公里,乡镇密度较排名第二的杭州高102个,远高于0.21个/百平方公里的全国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小城镇发展仍有巨大短板。从人口规模看,市区平均人口超过50万人,而镇区平均人口则在1万人左右,这样的人口密度不足以产生现代城市经济所必需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从产业和劳动力就业情况看,镇区平均工业企业数量仅仅为市区的25%,平均就业人数不足市区的10%。

在显著的差距之下,一些县城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更无法实现城市经济所必需的生产、消费、贸易和交通运输的规模效应,小城镇的衰落成为乡村空心化的一种延续与蔓延。

而成都“互联网镇群”模式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最重要的两大目标:

一是调整公共资源的配置格局,为就地城镇化“留住人才”。通过“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创”、“互联网+安全”等主题建设,引导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小城镇外溢,推动民生网、服务网、安全网融合发展,为小镇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当的高质量公共服务提供了经济性解决方案。

二是打造有效益、有需求、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环境,为城镇发展“创造产业”。通过云端平台完善资源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机制,推动人才、资本、信息、服务等发展要素在市域内互联共享,利用“互联网+”与教育、医疗、创业、电子商务等领域跨界融合,提高小城镇接受、理解、制造“数据”的能力,激发产业结构效应、城镇规模效应和分工效应等城镇新驱动力,大幅提升了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和居民创造财富能力。

2、“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成都市打造“互联网镇群”是深入贯彻国家“互联网+”战略在小城镇建设领域的一次创新性实践。“互联网镇群”,不是简单地将小镇装上互联网,也不是仅仅把公共服务搬到互联网上,而是一方面以互联网思维进行政务服务顶层设计,转变政府职能;另一方面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一是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强调全民、动态治理。比如搭建社会治理线线上管理平台,小镇居民通过手机拍照等方式,采集治安、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违法违规问题,实现社会动态治理和全民治理。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将传统各自独立的应急指挥中心、云端政府中心、旅游及文化展示中心、大数据中心合称为一个综合展示及数据服务中心,为未来城镇的综合化公共管理提供了新范本。

二是政务流程重新梳理,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打造统一的网络理政平台,整合部门热线电话、网络信箱、微博、微信等互动渠道和审批系统入口,建立统一身份认证和电子证照系统,实现审批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规范小城镇业务系统的政务内网、外网、专网等网络,实现信息基础资源统一监管、统一调配、统筹使用。

三是产业生态全新再造,鼓励创新发展。“互联网+”的出路在于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从而达到经济社会的思维转变、技术转变和格局转变。“互联网镇群”通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制造业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化转型,如引进国内一流的智慧农业企业及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商,构建国内首个绿色农产品双向可溯源电商平台及认证系统,搭建农商融合服务网络,包括田地监控系统、AR在线电商平台、京东本地物流配送、B2B农创供应链条;推动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与医疗、教育、养老、金融、交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培育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新经济和新业态;引进IBM等顶级数据服务技术和系统平台,以“农创”、和“旅创”为聚焦领域,“创客小镇”为建设载体,打造“线上”创业服务平台,优化“线下”创业环境,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全球创新、创业资源。

3、深化政府与社会合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成都对“互联网镇群”的打造,采取了政府统筹、企业主导、社会事业组织参与的方式,充分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走一条不同于某些地方过分单方面依赖政府财力支撑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各个方面都注重引入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依靠提高全社会、多主体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参与度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成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和底蕴。

一是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模式,改革了由政府垄断公共事务的格局。规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能够将政府的发展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动力有机结合,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过度参与,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在“互联网镇群”建设过程中,由成都市政府牵头成都市小城镇投资公司、联通集团以及其他相关方成立“互联网镇群”开发运营总公司,负责互联网小镇的网络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镇群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为镇群日常运营提供管理服务。采用入股总公司或成立分公司形式,积极引入国内外大型旅游、文创、农产品等龙头企业参与互联网小镇建设。总公司采用股份制,社会主体以资金、资源入股,各级政府可以土地、资金等资本入股,同时,政府作为小镇居民利益代表者,负责引导总公司规划建设与管理运营,对具体项目具有一票否决权。

二是破除了“解决三农问题主要靠财政投入”的认识误区。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屈军认为,只有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场机制,吸引大批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进入,才能迅速改变农业农村的落后面貌。

“互联网镇群”建设涉及建设、产业、医疗、教育、衛生、安全、社会治理等城镇建设的方方面面,成都市建委利用“成都市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市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各方,协调推进互联网小镇建设。在互联网小镇具体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引导医疗结构、教育机构公益组织等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实现了“经济性”与“先进性”兼顾。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要求,可以“互联网镇群”建设为示范,把对三农的财政支持方式由补贴为主改为引导为主,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发展。

猜你喜欢
城乡小镇
什么也没有小镇(4)
什么也没有小镇(3)
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阶段划分的研究
什么也没有小镇(1)
小镇小镇真热闹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多地实现城乡低保标準並轨 京沪标準超700元
穿毛衣的小镇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