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级心理委员的重要性及培养方式

2017-11-25 05:00:53魏叶莹
长江丛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委员危机心理健康

魏叶莹

论班级心理委员的重要性及培养方式

魏叶莹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心理委员是高校的班级职务,负责班级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控及心理健康宣传工作等。然而,高校心理委员队伍的建设各有不同。心理委员因其工作的特殊性,须经过专业的培训方可上岗。本文旨在讨论班级心理委员的重要性及心理委员的培养方式。

高校 心理委员 培养方式

心理委员是高校中必备的班级干部职务,也代表着负责班级心理健康和宣传的一支学生队伍。心理委员作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专门的团队建设模式。然而,高校心理委员队伍的建设与高校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的高校之间,心理委员的配置和管理也存在较大差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2号)“第十六条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教育;配备或者聘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并可以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鉴于很多高校的心理师资力量不够,学生基数庞大,心理危机干预的机制需建立班级心理危机初步预防机制。因此,心理委员作为除了辅导员以外,非常重要的班级心理危机工作力量,有设立的必要性。朋辈辅导的概念源起西方,而学生心理委员制度,是朋辈咨询在我国高校的本土化模式[1]。在高校危机干预工作中,心理委员可以作为危机干预体制的一支重要力量,增强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效果。本文旨在探讨班级心理委员这一职务的重要性,以及心理委员的培养方式,希望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同行提供参考。

一、心理委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逐步在全国高校推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均已不同程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危机预防工作体系日趋完善。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心理课堂等方式不断在扩充。但是,心理健康专职教师队伍,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工作时就显得有些人员缺乏。在发动其他教师力量,如辅导员、思政老师的同时,学生队伍也是不容小觑的力量。学生队伍中的心理委员,是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最基层力量,起着早期发现,预防的效果。心理委员这一职位,目前高校基本都已建立。

心理委员机制的建立可以增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敏锐性。经过心理学常识、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干预常识、以及如何与同学交流沟通的常用技巧等一系列培训,心理委员已经成为高校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员,在高校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危机干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心理委员的工作优势性

心理委员作为班级职务,与其它岗位的学生干部工作相比,有其工作的特殊性,心理委员通过培训上岗,可以对工作更加有责任心,更加有专业性。心理委员可以在班级心理健康工作中发挥朋辈辅导的效果。心理委员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以及在发现并报告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面都有更高的能力。

三、心理委员应培训上岗

心理委员工作,涉及心理危机的初级报告,然而,心理委员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如若不进行岗前培训,就会因为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在助人技巧上出现失误,这对于心理健康工作是不利的。所以,心理委员须接受岗前培训。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心理委员不可能接受长期的培训。因此,心理委员经过短期集中培训后上岗,上岗后定期进行素质培训,就成为高校常见的心理委员培养方式。

四、心理委员工作的局限性

(1)有一定的流动性。心理委员作为班级职务,会因转专业等情况临时更换。更换的心理委员无法及时参加培训的话,就可能出现工作上的不适应。(2)心理委员有自己的心理诉求。心理委员职务,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同学竞选的居多。这些同学有自己的心理诉求,希望在此职位获得成长。但是,如果心理委员存在较大的人际交往障碍或者心理问题,则不利于开展班级心理健康工作。(3)专业知识基础差。心理委员虽然经过了基础的心理培训,但是心理委员的工作素养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4)工作被动。心理委员工作主动性欠佳,心理委员制度作为一项新兴的制度,关于“优秀”并没有公认的标准,缺乏客观性指标[2]。目前多数高校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序的心理委员工作机制[3]。心理委员可能会因个人的议题较难实现,评估标准不完善等原因工作主动性变差,也较易出现工作倦怠。

五、心理委员的培养方式

心理委员因其工作的特殊性,需要进行专门的、严格的培训,方可胜任这一职务。现提供以下几方面心理委员培训方面的内容。

(一)心理委员的选拔方式

心理委员的选拔,因为涉及新生心理普查的协助工作,通常在新生进校三个月内完成。心理委员的选拔由班级自行组织,但辅导员需进行初步筛查和推荐。心理委员必备素质有:(1)对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有热情,有服务意识和助人意愿;(2)性格积极乐观、亲和力强、正直诚实;(3)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4)人际沟通能力强。可根据心理委员的必备素质进行参考,以备选拔。

(二)心理委员培训内容

1、本校心理服务资源。包括心理健康中心的基本信息、师资队伍、工作原则、组织机构、预约电话、设施设备、学生队伍、宣传方式、学生活动、课程、工作内容等。

2、心理委员的管理:(1)新任心理委员必须参加心理健康中心组织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心理健康中心颁发的聘书,才可以担任班级心理健康工作;(2)心理委员经培训取得聘书后,原则上不宜更换。如有特殊原因需更换,请及时上报心理健康中心,以便其参加新一届培训并取得聘书,称职上岗;(3)心理委员的日常工作由心理健康中心指导、各系心理保健部考核,心理健康中心综合评定。学院在每年5.25心理健康月对优秀心理委员给予表彰;(4)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心理委员称号的同学可以被评为“爱心天使”。

3、心理委员的工作内容:(1)积极参加心理委员培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2)组织班级同学进行心理普查;(3)及时上报班级心理健康情况;(4)组织5.25心理健康月的班级活动;(5)配合上课教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等工作;(6)完成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以及系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任务。

4、心理委员考核项目:包括参加培训、心理普查、心理反馈表、心理健康课、常规活动、特色活动、班级个体心理关注和院系推荐等考核评优的方式。

5、心理委员自我成长:心理委员通过进行相关工作,不仅可以解决人生议题,还可以锻炼自我,帮助他人,展现自我,实现自我,这些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益。

6、心理委员需具备的能力:(1)爱心。(2)责任。及时发现有心理危机的同学,并合理帮助与上报;(3)自我觉察。具备较强的自我觉察能力。能敏锐地发现自己、同学或家人心理的变化,并及时寻求帮助;(4)善于与人沟通。例如善于倾听。(5)保密。这是对心理委员的基本要求。

7、心理委员心理危机识别与报告。心理委员需了解何为心理危机,心理危机预防的重要性以及心理危机的表现等。及时识别,及时报告。如注意在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遭遇突然打击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性格内心孤僻、经济严重贫困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身体出现严重疾病,如患上传染性肝炎、肺结核、肿瘤等,医疗费用很高但又难以治愈的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经济负担重的学生;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别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等。

此外,心理委员需了解学校的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系统。比如,一级预防(班级及学生宿舍),二级预防(各系院),三级预防(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四级预防(学院)。危机干预队伍:辅导员、所在系学生干事、所在系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所在系系书记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并明确知道一旦涉及危机事件,任何的报告渠道都是可行的。

六、团体辅导是心理委员后期培养的有效方式

心理剧、团体素质拓展,沙盘团队建设等方式,可以增强心理委员的归属感,提升自我。研究显示,经过团体辅导干预后,班级心理委员的共情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水平显著提升[4]。

总之,高校中,除了常见的心理问题,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在高校也较多。据权威调查,精神分裂症的终身发病率为6.5‰;双相情感障碍20-30岁之间的发病率最高,发病突然。参照我国高校人数过万的基数,校园内存在患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学生的可能性极大。若能做到及时识别、及时报告、及时治疗,既有利于患精神类疾病学生的康复,亦有利于校园安全。心理危机的初步发现,就得依靠心理委员。心理委员作为班级成员,非常熟悉班级动态,可以实时监控班级情况,及时报告,他们是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力量。本文整理有关心理委员培养的一些参考资料,但也有不足之处,如针对高校的培养特点培养心理委员等未做阐述。例如,艺术类学校的心理委员培养可以加入更多的艺术呈现形式。

[1]胡远超,赵山.心理委员制度:朋辈咨询在我国高校的本土化形式[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3~66.

[2]来燕,刘曼曼.高校心理委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12):924~929.

[3]黄士华.心理委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4):62~63.

[4]田健.班级心理委员共情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6):42.

(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魏叶莹(1986-),女,教育学硕士,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委员危机心理健康
图片报道
乡音(2023年2期)2023-02-17 12:33:4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钟山风雨(2020年4期)2020-08-28 11:32:22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英语文摘(2019年4期)2019-06-24 03:46:08
停电“危机”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今日重庆(2016年3期)2016-08-11 07:45:18
“危机”中的自信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