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兴财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索
于兴财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学校能否快速发展。经过多方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不到位、学生管理模式比较传统、学校后勤保障不到位等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特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探索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够给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同行提供借鉴。
队伍建设 模式创新 人性化管理
2002年12月28日,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国民办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历史背景下,高职院校持续扩招,学生人数急速增长,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如何创新发展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各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有部分高职院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没有足够的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引进标准较低,有相当一部分辅导员是大学本科学历,所学专业更是五花八门,没有经历过师范教育,这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目前国内不少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而来,在学生管理上延用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在具体的学生管理事务中,辅导员只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往往只是告诉学生“不准做什么”,而不是指导学生“如何做,如何才能更快更好更有效地成为人才”,从而使学生产生茫然、抵触甚至逆反心理。同时,现有的管理模式忽视了高职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除了少数学生干部有机会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外,绝大多数学生几乎被剥夺了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的机会。这样的管理理念已经与时代的发展特征不相符,也是学生对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认可的重要原因。
在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历史背景下,高职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他们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去选择和接受各种思想文化,他们通过打工、社会实践等方式去体验社会生活,不断增强与社会的联系,从而使许多学生问题开始与社会问题连在一起,并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另外,网络给广大青年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许多黄色的、反动的网站冲击着青年学生。据调查,相当多的大学生上网是在闲聊、玩游戏或浏览黄色、反动的网页。有关青年学生不遵守网络规则在论坛上留下色情或反动言论、会见网友上当受骗甚至受害、上网成瘾不可自拔导致学业荒废等事件频频出现。这些无疑都给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
受转型期社会经济、文化、意识的作用和影响,当今大学生的角色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入学成绩、家庭背景、民族状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特困生、心理障碍生、学习困难生等特殊群体,各类学生的学习目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等思想认识问题自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另外,为了普及高等教育,国家取消了高考年龄的限制,已婚的成年人可以走进校园,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比如,从学历上,辅导员队伍一般要求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从专业上,一般要求思想政治类、教育心理学类的专业毕业生。并且热爱学生管理工作、综合能力较强等一系列标准。
建立辅导员绩效考核机制,切实提高辅导员薪资待遇,努力为辅导员职务晋升和职称晋升创造条件。
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创造条件组织学管人员参加校内外相关培训活动,建立传帮带制度。
认真学习高等职业教育最新文件精神、了解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分析和研究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学生管理队伍积极探索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
高职院校后勤保障部门要加强走动式管理,加强服务意识。为学生搭建反映诉求的通道,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高度重视,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高职教育提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生管理工作就是要将管理覆盖到每一个过程,控制到每一个环节,规范到每一个步骤,具体到每一个动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员。建设一支懂业务、乐奉献、善创新、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切实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是当前乃至今后学生管理工作者们应当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于兴财(1982-),男,汉族,甘肃靖远人,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