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玉 纪 忆 许海英
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部困境及对策
宋子玉 纪 忆 许海英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民族高校的特殊性意味着其肩负着更多的重任,并且民族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在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部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爱国主义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证。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较为特殊的一部分。近些年,国际反华势力越来越猖獗,国家安定团结的局面屡遭挑战。根据以往经验,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特殊的生活环境、经济条件和民族文化历史,少数民族教育不能照搬传统教育内容。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安全稳定方面所处重要位置,因此少数民族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并且要具有时代性和现实问题相结合,深入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
在目前多元的时代背景下,缺乏时代性与现实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民族院校的思想工作中势必无法获得好的接纳与传播效果。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长期工作,因此应该具有时代性与现实性。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分为日常性和突发性两个部分。面对日常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思想工作者应该首先自身关注时事热点,及时更新课堂中的讲授内容。而当面对突发性事件,例如2008年3月14日在西藏拉萨发生的“3.14”事件,2009年7月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发生的“7.5”事件,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学生中的主流观点。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状态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宜的方式方法。
民族政策是调整民族关系和实现民族利益的工具和手段,是一个及其庞杂而彼此存在较大差别但又相互关联的体系。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政策应该紧紧的结合在一起。认真学习民族理论知识,自觉贯彻民族教育方针政策是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目前相对薄弱的一部分。
民族高校的学生多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此基础上,学校施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是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也不能是文化沙龙主义的教育,更不能是政治上的强制灌输,而应当是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背景、民族文化背景等多维度的素质教育。它使人们的主观情感与客观认识相统一,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反思,从而理解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建立自己的历史文化身份和社会政治身份,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在对文化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产生深深的感情依恋的基础上获得对政治、经济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高度认同,最终自觉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尊严。
高等学校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先进文化和引领社会意识的重要前提。民族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不断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情况,从而实现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从现实角度出发,通过真实的事件和案例构成现实性。专研国情与深入了解民族政策的内在本质才能使民族校园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政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有着丰富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渗透在爱国主义情怀中,因而,民族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与民族文化相隔离。
高校学生工作者奋斗在中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是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内容。新时期下,中国处于价值观的重新塑造期,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并深入骨髓的文化精神。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到日常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结合民族学校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少数民族学生乐意参加的互动互助活动,比如“一帮一”结对子互助学习小组、少数民族风情展示、民族语言民族文字展示、“我来自家乡”少数民族地区历史讲解等系列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活动中循循善诱,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有效解读给民族院校的学生,使学生感受党和国家的温暖,提升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少数民族骨干是党和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要始终牢记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将各民族学子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总结起来,民族院校爱国主要教育的内部困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与现实性,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相脱节。二是教育时效性问题,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行为价值取向有待提高和改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内部困境需要民族院校全体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民族教育复兴的伟大梦想。
大连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