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

2017-11-25 05:42凯左红容林
长江丛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人员职业

谢 凯左红容林 龙

试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

谢 凯1左红容1林 龙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就业机制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面临就业环境日益复杂,对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指出了当代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上的几项措施。

高校 大学生就业 职业指导人员 职业素养

一、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概述

职业指导是职业指导人员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的过程。[1]职业指导的特点决定了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职业素养:

(一)广博的文化知识结构

职业指导是一门交叉学科、知识覆盖面广,这就要求职业指导人员有良好的知识储备。一是要知悉最新的就业创业政策,了解在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所需的思想及理论。二是要掌握必备的求职技能,以便在就业实务课上进行笔试、面试相关知识与技巧的讲解。三是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为大学生提供全面指导奠定基础。

(二)主动的工作态度

据调查,当代大学生职业目标不确定占大多数,职业生涯规划也属于就业指导的范畴,所以就业指导工作应从新生入学抓起,让低年级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尽早规划求职之路。另外,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要主动出击,而不是坐等上门,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市场动态与用人单位需求,进一步做好学生教育引导工作。

(三)调查研究和预测能力

作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要及时了解市场动向,对于往届毕业生,要做好质量跟踪调查工作,从而为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等提供依据和参考,避免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以培养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毕业生,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良好的交际与组织协调能力

高校指导人员需多渠道搜集就业信息,与用人单位沟通顺畅,同时,向学生提供咨询服务,都要求指导人员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另外,因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供需见面会、招聘会等需要,组织协调能力也不可或缺。

二、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现状

据调查,现我国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中,临时性、非专业性职业指导人员的比例占了83.3%,他们在观念、能力、知识等素养方面距离理想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如下:

(一)思想道德修养欠缺

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为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但仍存在部分用人单位直接与高校就业工作有关部门联系,要求学校协助推荐毕业生。某些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推荐工作不透明,根据学生给自己的“好处”酌情推荐单位,造成了职业指导中的“不正之风”。

(二)工作态度积极主动性欠缺

职业指导需要职业指导人员热心热情,积极主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不够强,如对职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对职业指导工作持敷衍的态度,不能够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提供就业咨询服务以及组织供需见面会等。

(三)文化知识结构单一

职业指导这一学科的发展趋势是既分化又综合,多种学科相互渗透促进,除职业生涯基本知识外,还要对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有广泛的认识和了解,真正做到触类旁通。[2]很多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只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熟悉,对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欠缺,在进行职业指导过程中,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形式单一,理论和实践结合少,缺乏针对性的咨询和指导,实际效果不佳。

(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欠缺

在许多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大部分缺乏系统的理论培训。他们大多数情况下只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制度、就业政策等的说明介绍,对于就业信息也是全盘托出,不经过处理直接发布,使得毕业生不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

三、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职业指导人员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还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与理论之间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职业指导人员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加强

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开展存在被动性与低效性,这与职业指导人员对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一定关系,他们没有认识到职业指导课对学生就业及今后职业生涯的影响,也没有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前途。

(二)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有待提高

职业指导教师主要以兼职教师为主,并以学生工作人员为主体。职业指导的工作任务重,时间周期长,而学生工作人员在自身工作量十分饱满的情况下显然无法做到分身有术。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知识结构和专门的培养训练,尚不具备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能力,在职业指导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

(三)职业指导人员发展机制有待完善

据了解,现仍存在部分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人员发展机制,如缺乏对职业指导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测评等重要环节。再者,高校专职人员配备不足,一名职业指导人员可能对接1000名学生甚至更多,在超负荷情况下,教师进修学习等受影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自然降低。如果缺乏完善的职业指导工作评估、督导制度,不重视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地位与社会声望降低,教师平台和发展空间缩小,这些因素将使得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难以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四、提高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的几项措施

(1)加强高校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邀请专业指导人员作为队伍骨干,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实务课等课程进行集体备课,确定授课方案、内容、方式等,为学生定方向、做规划提供帮助。

(2)有计划地组织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接受相关业务培训及竞赛,提高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一是推荐职业指导人员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职业指导人员的实战水平。[3]二是推荐职业指导人员到科研院校、社会职业指导机构、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切实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三是筛选、建设一批有较高培训资质的培训基地或研究进修中心,搭建教学培训平台,促进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

(3)组织职业指导人员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提高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通过经常性的调查研究,结合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逐步积累直接经验,并将其内化为实践智慧,变被动获取信息为主动、有效地反馈信息,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4)建立健全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发展机制,提高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①更改组织编制,将高校指导人员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行列,提高其工资、津贴、福利待遇等。②建立并完善职业指导工作考核机制。可以从学生评价考核评价反馈、学历、专业工作技能等多方面对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估,促进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4]③建立任用、竞争与激励机制,保持职业指导人员的相对独立性,拓展其自我发展空间。

五、结语

职业指导人员应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针对特殊的情境做出灵活应变的决策。只有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掌握系统知识理论体系,才能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以适应当代对职业指导的需求。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司等.创新职业指导一新理念[Ml.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2]方立华.试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J].科技视界,2012(9).

[3]黄娟.试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J].人才资源开发,2016,(08):56~57.

[4]刘雪芬.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化实现路径浅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6):93~94+105.

(作者单位:1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谢凯(1990-),男,汉族,江西吉安人,本科,高校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人员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我爱的职业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
五花八门的职业
完形填空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