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艳华
电子图书冲击下纸质图书该何去何从
董艳华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纸质图书面临着来自以电子图书为代表的数字出版的猛烈冲击,纸质图书被进一步边缘化,面对这种情况,纸质图书必须切实寻求可靠有效的生存之道,打赢这场数字化阅读时代的纸质图书的“生存保卫战”。
电子图书 纸质图书
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成了以电子图书为代表的数字化阅读的迅速崛起,目前,电子图书已经占据了巨大多数的图书市场份额,传统的纸质图书的生存面临着尴尬的生存境地,因此,纸质图书如何在当前电子图书的猛烈冲击下实现“中兴”,积极寻求网络时代中与电子图书的“和谐并存之道”,就成为当下纸质图书所需要解决和应对的一个刻不容缓的现实性问题。
传统纸质图书曾长期占据着图书市场的主导地位,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的电子图书由此应运而生,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以电子图书为代表的数字化阅读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在青年一代群体中更是受到热烈追捧,放眼全球,电子图书在整个图书市场中占据的份额也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已经有一些学者开始发出“纸质图书行将灭亡,终将被电子图书所代替”的言论,而近年来纸质图书的发现现状即困境似乎也正在逐步印证这一“语言”,以传统纸质图书发达的美国为例,一大批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报纸例如《西雅图邮讯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报纸相继宣告停止发行报纸,而与之相比,尽管2009年全球电子图书“只”占到整个图书市场份额的3%——5%,却拥有着177%的令人叹为观止的销售增长率;而在我国,仅2009年,我国民众的报纸阅读率为58.3%,期刊的阅读率是45.6%,比2008年同比分别下降了5.6%和4.5%,可以说,网络时代下传统纸质图书的“日子”并不好过,如何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来“挽救”传统的纸质图书,就成为一个既具有现实意义的紧迫性话题。
进入信息时代后,人们对于阅读的理解已经开始逐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纸质图书必须积极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环境,积极主动地寻求改变,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笔者以为,网络时代下传统纸质图书的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质量入手,全面促进纸质图书向高精端发展
我们不敢妄断纸质图书的未来发展命运究竟如何,但就现阶段而言,纸质图书还不会很快就此消失,相对来说,纸质图书依然还拥有着一大批热情读者,其市场需求仍十分可观,也就是说,纸质图书仍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例如和电子图书相比,其并不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视觉上更为直观,更为健康、舒适等等,因此未来纸质图书应切实抓住其自身的这些天然优势,在质量上入手,下功夫,向高精端的方向进行发展,即在内容选择、排班制作、装置设计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全面进行提升,从而努力谋求带给人们以巨大的精神享受,目前,已经有许多纸质图书注意到了这一点,推出了一系列的精品、精装图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这值得传统纸质图书行业进行深思。
(二)紧抓按需印刷,努力振兴纸质图书
应该说,和新兴的电子图书相比,传统纸质图书并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优势,这也是目前电子图书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按需印刷却仍然是传统纸质图书手中用来对抗电子图书的一张“王牌”。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不久的未来,人类将彻底进入个人出版时代,传统的出版社、图书零售商等将会越来越少,人们很有可能在家中就可以使用微型图书出版设备来自己印刷自己想要的内容,即自己在家印刷自己想要的书籍,将不再需要出版社的图书出版的中介作用,生存了百年的传统出版流程将受到影响,这是网络信息时代下纸质媒介所必须经历的变革,为此,传统纸质媒介行业应该深入思考的是,如何积极利用这一变革,实现自身产业的新布局和新调整,从而努力实现在网络信息时代中仍能站稳脚跟。
(三)积极寻求与电子图书的和谐共存之道
网络信息时代中的电子图书并非尽善尽美,其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可以说,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各有所长,又各有不足之处,为此,纸质图书应积极寻求与电子图书的共存之道,思考如何能够与电子图书进行优势互补,对于代表传统纸质媒介的出版社来说,目前需要做的就是要不断完善自身,例如加快完善版权体系、积极掌握数字出版的定价权、积极搭建自己的数字出版网等等,努力创造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共荣共生的和谐局面,共同造福于读者。
总之,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中,传统的纸质图书所受到的来自电子图书的巨大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纸质图书在应对这种生存的挑战的过程中也必定会迎来一定的“阵痛期”,但改变是必须的,也是不可逆的,因此传统的纸质媒介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寻求有效的路径来实现自身在网络时代下的“中兴”和新发展,比如积极扭转目前纸质媒介的盈利模式等等,努力推动纸质媒介行业在网络信息时代中的整体转型发展。
[1]王 新 刚. 纸 质 图 书 现 状 及 思 考 [J].黑 河 学刊,2014(12):138~139.
[2]刘蓉,应雷.从大学生阅读现状看纸质图书发展策略[J].中国报业,2015(04):93~94.
[3]杨文霞.电子时代纸质类图书的发展[J].编辑之友,2012(04):33~34.
(作者单位:广州航海学院)
董艳华(1976-),女,汉族,黑龙江望奎人,学士学位,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