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哲
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主体消费方式变迁的浅思
张 哲
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旨在对农业、农村、农民, “三农” 问题的解决。而改革开放的出现与发展,催生了农民生产生活的现代化革新与变迁。其中,农民主体消费方式现代化是这其中的核心与根本。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作为主体地位,其消费方式变迁的思考,来认识和反思当前的农民消费方式层面所存在的问题漏洞,以及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农民主体地位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从而推动整体消费市场和消费主体的进步以及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农民主体 改革开放 消费方式
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是投资率环比增高,消费率成反比性降低,造成我国如今经济结构失衡的一种直观反映,即投资与消费的占比严重不协调。而其产生的另一方面影响是当前的国内经济增长缺乏平稳有效的增长源泉,直接原因是农民主体消费的需求在经济上行过程中处于薄弱与滞后地位,直接表现为农民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疲软的现状,尤其是在区域性代表性较强的农村区域。并且,这种市场经济内部的失衡,则间接反映了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与不足;同时,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导致农民主体消费的积极性不强,储蓄意识浓厚的原因在于:我国传统美德中节约节俭意识的影响,即便是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并重发展的今天,还有极大一部分群众仍
保留着这一习惯,由于消费意识停滞不前,“老观念”深重,不敢花,不想花的思想,导致农民储蓄节约意识的浓重;其次,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与未知性,农民产生强烈的忧患思想,偏重补足未来生产生活趋紧的状态与可能,顾虑不可预期的一些改革或者发展成本。另外,还有当前信贷机制的刺激与鼓励,造成信用体制的缺失,主体信用压力增大,导致农民主体消费水平的收紧。农民储蓄的增加与个人收入的增加未产生正效应,因而导致农民主体消费需求的不足,并且形成了一定程度,一定范围上的产能过剩,进而影响社会再生产再分配的发展与持续。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与发展,国民刚需不断增强的时间节点上,因而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当前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1],着重强调了扩大农民主体消费的思想与认识。
习总书记多次提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小康社会的建成意味着农民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与获得感的实现,以及标志着人类全面发展与全面进步目标的迈进。
而面对深化改革和体制转型中的诸多问题,党中央更加注重城镇与农村经济的双向协调发展,农村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发展思想上的滞后,以及基础设施与基本保障的不完善,以及诸多细枝末节的问题,因而更需要多元化,多方面,多层次的改革与发展路径,从而来提高农民的基本生产与生活,逐渐消除城乡体制二元化的影响,共享社会主义发展红利。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及文化需求,这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要求,谋求最大程度,最大范围的,做大意义上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及切身利益。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主旨是要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不断构建新的消费方式与消费意识,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区域性机制转变,主体意识进步。因而必须采取有效合理的转变机制,促使农民主体消费方式的变迁,进而推进美丽乡村与美丽中国建设,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马克思说过:“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对农民主体生活方式方法上的认识成为创造或者改变人类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跳板,亦是衡量个体进步的双向性指标。
最后,农民主体消费方式以一种针对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长远模式,并由其个体自身的精神意志的发挥,还有文化意识以及社会结构的影响从而对主体消费方式产生直接或者间接性的改变,而这也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客观意义上的横向与纵向的改变。因此,如何以一种可取的、有效的路径机制来影响和改变农民主体的消费方式,成为当前乃至以后需要面对和不断完善的课题。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5.
[2]习近平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讲话[ЕB/OL].[2015-2-13].中国网.h ttp://www.china.com.cn/lianghui/fangtan/2016-03/01/content_37906791.htm.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张哲,男,山西翼城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