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明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浅谈新加坡城市设计对世界设计的影响
张正明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新加坡城市在整体设计中进行有效设计控制,运用最新的设计思想创造城市活力,使这座城市更富有情趣。城市设计导则“关注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积极创造城市活力”的口号,在实施及规划管理方面是比较成功的案例,通过对新加坡在城市规划方面的研究分析,探究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作用及影响。
新加坡;城市设计;影响
新加坡,全称为新加坡共和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国土面积仅714.3km2,聚集了540万人口,在没有腹地缺乏天然资源的情况下,新加坡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以有限制的资源来满足多种用地类型需求,如商贸、居住、产业、海港、空港等。
尽管面临这些刻不容缓的问题,重点在于实施规划和实际成效,同时也注重塑造优质生活环境,在建国初期建设花园城市的重任。因此开展出一套整体,有条理的城市规划系统。
2.1 紧凑城市发展
鉴于国土面积有限、人口增长,新加坡从可持续土地利用角度,采取集约紧凑型城市模式。除了公共导向式建设,也优先发展开发地段,使每个开发地段建设达到规划容许的最高密度,尽量节约土地,保存未开发地段。采取高密度、紧凑型的城市形态也可减少出行时间和距离,更有效利用已建成的交通系统、公共与基础设施,有效利用有限土地资源。虽然城市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但在特定的阶段也受一定条件的影响,城市的发展呈跳跃性。
2.2 花园城市绿化
新加坡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良好的绿化环境,这已经成为其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新加坡以“花园城市”享誉世界。这并不是大自然的恩赐,而是精心规划设计的结果,其“蓝色和绿色规划”,该规划将绿地开敞空间系统与河流水体有机联系在一起,同时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市空间,为新加坡人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在规划和建设中特别注意到建设更多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将各种主要公园用绿色通廊相连,形成了统一的绿化系统。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用地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而竞争力最弱的是绿化用地(因为没有直接的经济产出)。为了满足花园城市必须是绿化覆盖率尽可能高的要求,新加坡充分利用道路绿化,提高了绿化率,优化了城市景观。2008年新加坡绿化指标为19.6平方米/人、伦敦22平方米/人,新加坡的绿化指标与国际化大都市的指标接近。
新加坡不仅绿化率很高,而且绿化也体现了多样化、艺术化和个性化。
2.3 多管齐下的商业发展
在商业发展规划方面,新加坡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除了加强中央商业区的发展之外,也规划了多个区域商业中心和周边商业中心,在全岛各地提供活动中心,不但能避免城市中心过度拥挤,也在全岛范围内提供就业机会和服务设施,减少对交通系统的需求,节能减排,并提高土地利用率。
2.4 城市交通
新加坡地方虽小,它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作为支撑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新加坡的交通形成了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的无缝结合多元公交系统,充分体现了方便、高效性和与环境的和谐性。
(1)新加坡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以其快速、安全等优点逐步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方式。新加坡地铁线,共109.4km设65个站,在中心区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轻轨线(LRT)28.8km,31个站,车站间距600m左右,全部采用高架敷设方式。新加坡的LRT与国内所说的轻轨系统有别,它的运量比我国的轻轨系统要小得多,而且行程较短。它是作为地铁系统的辅助支线使 用,它采用橡胶的导向轮和路面中间的导轨进行导向,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
新加坡的现状轨道系统换乘点共9个,其中有7个是同站台换乘,只有2个站点是立体换乘。同站台换乘是最人性化的换乘方式,也是最方便的换乘方式,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2)交通综合枢纽
新加坡十分重视土地利用和交通综合开发,特别是交通枢纽。它是城市具有高吸引力的节点,当它与土地使用类型集约经营利用时,土地价值就会提高。新加坡在每个新镇都建有交通枢纽,新加坡地铁站周围的建筑和地铁站周边地块普遍采用多功能的组合式开发方式,整个综合体不但实现了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也提供了多种功能的组合开发,集聚了大量人流。节约出行时间、减少交通事故、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城市污染和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等由城市轨道交通所产生的外部效益。
(3)交通可持续发展
在新加坡几乎看不到堵车,新加坡通过科学规划城市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人购买小汽车的举措、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管制等措施,已经形成了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了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合理及超前的规划(全面性的交通与土地发展蓝图;政府全面投入与推动;各官方机构紧密协调与参与;一致而连贯的政策与执行。
新加坡1965年独立后,仅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建设成为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赢得了“花园城市”的美称。新加坡城市建设发展的核心经验是科学处理好规划、建设和管理三者的关系,真正做到以规划统领城市发展的方向,以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以管理保障城市高效运行,形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机衔接、协同发展的整体效应。如今的新加坡面临的挑战虽然与早期有所不同,然而,最终的目标任然不变,即保持新加坡的全球经济竞争力同时兼顾创造宜人舒适的城市风貌与生活。
新加坡用40多年的时间,让一个原本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棚户区林立,连饮用水都需要马来西亚提供的贫穷渔村,成为如今的人文与自然环境想的益彰、交通井然有序、住房自有率超过90%的花园城邦。
总之,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各国需要根据自己情况制定整体系统规划,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未来的生活质量也会相对提高,城市规划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规划体系的优点,不断创新,思考长期面临挑战和需求,以调整相关的规划政策和方针,如今的新加坡虽然告别了穷困潦倒的现状,但是目标任然没有变,保持全球的经济竞争力和人们舒适的生活环境。
张正明(1992—),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艺术学硕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研究方向:设计学(公共艺术设计)。
TU986
A
1672-5832(2017)07-01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