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会杰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奖赏对大脑认知加工影响的研究述评
郑会杰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研究表明奖赏对大脑的认知加工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以往奖赏对认知加工影响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做一个总结,表明奖赏作为一种外部动机会对人类的注意,记忆及面孔加工产生影响。
认知加工;奖赏;动机
在我们的认知系统中,一种重要功能就是评估我们在环境中遇到的刺激的动机性意义。一种可能假设认为,进化已经促使大脑形成一种特殊机制去提供一种对奖赏事件的效价,量级,以及其他方面的快速评估。这种机制通过强化特殊知觉和认知功能来塑造我们的行为。因此,与情绪和动机相关的事件常常比相关性较少的事件得到更好地记忆。
总所周知,一种较小刺激如和我们日常经验相关的,收到一件小礼物,可以通过加强动机,注意和学习,来提高在一系列任务中的认知表现。还有研究认为,通过知觉和认知加工的神经区域与奖赏相关的神经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强化奖赏结果,进而提高行为表现。例如,一些研究已经提供一些证明,认为动机和注意通过调节早期的感觉加工,会共同影响视觉朝向。近期,Rutherford和他同事的研究表明,对于奖赏的前期知觉经验会影响视觉选择。编码相关刺激,而抑制不适当刺激输入在认知中被看做一个核心加工过程,如动机驱动加工机制也会在记忆编码和检索过程中起到一个关键作用。在这个方面,一个关键问题是记忆如何通过动机被提高和强化,关键因素应该是把提高注意力,加强动机作为一种金钱奖赏,进而提高记忆。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与金钱刺激相关的通缉犯的面孔,那么你则可能永远不会再忘记这个通缉犯的面孔了。
有意思的是,根据奖赏的不同类型,这将会产生一个持续较长的动机影响。行为研究证明,通过一个外在刺激(如金钱)产生的积极作用比一个内在奖赏(微笑,有吸引力的面孔)可以更大地影响学习和记忆保存。大量实证研究中,Aunsell(2004)把奖赏定义为是一种可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而获得的、并被渴望得到的刺激或事物。近期,Pessoa等人(2010)对奖赏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各种奖赏研究中发现了“奖赏效应(reward effect)”。奖赏效应是指,奖赏能够自上而下地调节人们的认知过程,通过促进个体的知觉和执行控制过程,从而提高其行为表现和任务成绩。此外,也有研究发现,奖赏效应在空间注意,视觉搜索,记忆任务,任务成绩等认知任务中也存在。脑成像研究发现奖赏能在特定脑区诱发特定的脑电活动,即特异性成分N170,表明大脑对奖赏的选择性反应促进了认知的灵活性,进而提高被试的任务成绩(占友龙,2015)
神经成像研究已经表明金钱刺激可以促进记忆编码和巩固,这是通过参与海马和中脑-边缘系统中的奖赏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的,并伴随着多巴胺释放的增加。特别是,Adcock等人发现金钱奖赏,在记忆编码和一系列记忆过程中,通过加强海马活动,在促进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Pessoa(2009)研究指出,奖赏刺激能够促进注意的调节,使得注意偏向显著的刺激。因此,我们有特殊能力去记住过去有关奖赏的事件,可能是因为通过提高奖赏预期和加强长时记忆的形成以及对积极情绪的唤醒。
另外有研究指出,钱财奖赏能够调节自上而下的注意,使注意偏向奖赏相关的刺激,促进对奖赏相关刺激的加工。在以往对空间注意朝向、视觉搜索、冲突控制的研究中都有所体现。fMRI研究也发现,奖赏能使得被试反应变得更快且任务转换代价更小(Pessoa,2010;Delgado,2003)。尽管脑功能成像研究在揭示涉及奖赏加工过程的脑区中,取得很大进步,但是,他们至今为止还未揭示与奖赏相关的过程是在何时发生。毫无疑问的是,对于奖赏效应在视觉编码和记忆上的动态研究,已经可以通过使用ERP(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得到较高正确率的实证研究。ERP研究表明情绪性的和动机性的显著刺激在刺激呈现300毫秒之后,观察到注意力持续增强和认知加工,这种情形也通过ERP成分P300和LPP振幅的增强得到具体描述。
P300与注意,动机和刺激特点有关,与奖赏加工过程相联系,而且还与刺激的评估结果的各个方面相联系。重要的是,在顶中央,一种振幅加强的P300成分与奖赏效价的相互关系被Goldstein和他的同事所发现,表明这种成分是和奖赏价值有关的。此外,一种在刺激呈现300毫秒之后开始的一种正性成分LPP,被观察者发现对高相关刺激有选择性。通过与中性的,图片,单词相比,这种成分在愉快与不愉快情境中反应更大。尽管P300和LPP的起始潜伏期是相似的,但是P300持续时间较短,以及它对非情绪性操作比较敏感,表明P300反应了对动机性的显著刺激注意的内在分配,而随后的LPP成分更可能是与刺激的意义有关。而且,LPP还可能与记忆的编码和储存有关。此外,在额叶,大脑早期的调节作用是和预期的奖赏价值有关的。
近期,魏萍,康冠兰等人(2014)在关于奖赏预期对面孔情绪加工的影响: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中指出,在奖赏预期条件下,对面孔情绪加工的成绩要好于没有奖赏预期条件下的面孔情绪加工,表明奖赏对面孔的认知加工过程产生了一个积极影响作用。另外一项关于裴冠雄,尚倩(2016)在阈下金钱线索对返回抑制的调节作用的研究中指出,金钱线索作为一种奖赏机制,能够调节注意的返回抑制。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和关于神经成像证据表明,无论是奖赏还是奖赏预期,作为一种外在动机,都会对人类的认知加工,如注意,记忆,面孔加工等认知过程产生促进作用,进而提高人们的行为表现。因此,在未来关于大脑认知加工的研究中,奖赏作为一种外部因素,将会起到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
郑会杰(1993-),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心理学硕士,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认知发展与学习的跨文化研究。
J60
A
1672-5832(2017)08-02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