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旻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长沙市环城游憩带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张 旻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休闲制度的调整,人们的闲暇时间不断增多,旅游已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而环城游憩带是居民使用频率高,对城市风貌影响很大的区域空间。本文对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现状及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策略,以期通过有效途径提高长沙环城游憩带的景观质量与利用效能。
环城游憩带;长沙市;开发策略
吴必虎教授于1998年在《区域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中首次提出环城游憩带概念,他认为环城游憩带实际上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城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简称为环城游憩带[1]。环城游憩带以回归自然为主题,形成了乡村旅游区、度假区、生态观光等休闲活动场所,有时也包含以回归自然为主,服务于外来旅游者的资源与设施景观。
近年来,长沙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发展基础[2]。目前以长沙市市中心为圆心形成了三个圈层。
第一圈层为城郊游憩区,基本上是一个半径为十公里的环状地带,主要围绕长沙三环线周边形成一个游憩带,目前以农家乐和餐饮为主。这个圈层是自发形成的,仅能满足市民的浅层次需要,如餐饮、散心等。
第二圈层为近郊游憩区,主要是围绕长沙市区约35-50km处形成的一个活动带,南至石燕湖生态旅游公园,北至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这个圈层主要是因为城市经济发展、交通条件改善后而产生的。这个圈层是居民游憩频率最高的地带,注重景点的个性化特色和精神层面的享受。
第三圈层是长沙市南面与株洲、湘潭相连,北面与岳阳、益阳相交而围成的椭圆区域。主要包括浏阳大围山森林公园、宁乡灰汤温泉、望城黑麋峰森林公园等景点。这些地区由于交通、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这个圈层的发展更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与本土风情,随着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第三圈层的发展将是重中之重。
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宣传力度不够,居民对环城游憩带的旅游资源了解甚少;2.旅游资源特色不突出,居民的认可度低;3.对旅游行为的重要载体——公交运行系统,还有待提高。4.尚有许多分散的旅游景点未纳入环城游憩旅游带,景区秩序比较混乱。
3.1 宏观策略
目前,西方国家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以私人机构主导,而我国则是政府主导,因此,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
(1)资金支持
近年来,长沙市政府在旅游的开发建设、景区经营管理、整体环境的营造、交通建设以及整体宣传推广等发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对长沙市环城游憩带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3]。同时,长沙市政府还致力于投资公益性的游憩项目和游憩基础设施,正在提供资金支持以夯实环城游憩带的硬件基础。
(2)政策支持与导向服务
政府可以实行多方位的优惠政策,如土地征用、人力资源开发等。长沙市政府现出台了《游憩管理条例》,规范游憩服务和市场经营秩序,依法治理环城游憩业。将来还应继续细化强化相关的管理条例,对环城游憩带的各景区景点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减少重复建设,加强集聚效应。可设立假日旅游领导小组,在周末及黄金周期间,宏观把握环城游憩带发展步伐。
3.2 微观策略
(1)优化游憩交通网络
交通状况对人们的游憩活动影响重大,直接影响到人们游憩动机的产生和游憩目的地的选择,交通网络的布局和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环城游憩带景观的布局,环城游憩带的优化发展必然是以交通网络的优化为前提的。因此,长沙市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进一步完善长沙市交通硬件设施,如合理地增加公交,合理布局公交车线路。这样才能保证居民到达景点的及时性以及顺畅性;同时旅游专线巴士(旅1、2、3、132路)应进一步串联分散旅游资源。环线的修建及2007年动工的地铁,都可大大缓解交通压力,为游憩行为提供良好的出行系统。
(2)美化道路景观
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带个游客的第一印象,也是最直接印象。因此,美化城市景观要注重整齐、美观、整洁,同时还有注重视觉的流畅性以及景观风格、色彩、造型的协调性。而城市道路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开花落、树影婆娑,与成几何图形的临街建筑物产生动与静的统一融合,它既丰富了建筑物的轮廊线,又遮挡了有碍观瞻的景象[4]。道路景观是体现城市风貌的重要风向标,建设好道路景观便是为城市做了一次无言的宣传。所以,长沙市可以将连接市区与环城带的交通路线两侧进行景观设计,种植形态良好的观赏树,增加绿化带,营造旅游景观通道,激发游客的游兴。
(3)积极发展生态休闲产业
现代生态休闲产业注重的是规模效应,进行的是产业化经营。它主要有四大功能:一是生态功能,主要是营造绿化景观、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同时充当绿化隔离带、防止城市环境污染。二是社会功能,即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场所,并有利于增强其教育功能和文化内涵[5]。三是经济功能,现代生态休闲产业可为城郊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四是示范带动作用,主要是依托大城市强大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力量为发展高科技农业提供展示窗口和示范基地。
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的初期就是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但其毕竟是对资源的粗放开发,随着游憩产业的深化发展和人们对游憩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些旅游开始停滞不前。因此,环城游憩带旅游应以现有旅游为基础,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提升乡村旅游的层次。
(4)结合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
旅游的核心价值是文化,文化的差异使城市形成了独特个性,而只有具有独特个性的城市才能产生独特的魅力和持久的吸引力[6]。对长沙市而言,可以将传统的名小吃(如浏阳蒸菜、长沙口味虾、剁椒鱼头等);传统工艺(如湘绣、菊花石、铜官陶瓷、中国红瓷)等引入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中。同时,长沙还是著名的娱乐之都,其娱乐文化独树一帜,早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这些元素都可以适当引入到环城游憩带旅游中,可以让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同时欣赏到民间传统艺术与现代娱乐表演,让文化名片成为旅游新的吸引点。
(5)促进当地居民的参与
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发展必须依靠各方面人士的积极配合与保护,其中,当地居民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可以这样说,社会团体、组织和当地居民的参与以及他们参与的程度与参与的方式,将决定长沙市环城游憩带发展的进程。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网”,当前发展环城游憩带旅游肩负着两大任务,一是扶贫;二是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7]。因此,发展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重点在于引导当地居民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总之,长沙市环城游憩带建设已经具备良好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如能正确引导,规范管理,深入挖掘其资源禀赋,研究居民的出行习惯,对游憩带的旅游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必能使其形成良好的旅游效应,成为区域内重要的旅游资源。
[1] 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研究以上海为例[J].经济地理,2001,21(4):334-359.
[2] 苏平,党宁,吴必虎.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地理研究,2004,(3):98-101.
[3] 李江敏,张立明.基于环城游憩带建设的城郊土地利用研究[J].理论月刊,2005,(5):82-83.
[4] 吴承熙.城市旅游的空间单元与几何结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5,(3):82-87.
[5] 保继刚,龙江智.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究,2005,24(2):274-282.
[6] 谢朝武.基于环城游憩带开发的小城镇建设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20-24.
[7] 余晟,何善波.城市游憩的社会学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4-61.
张旻(1983-),女,汉族,陕西汉中人,讲师,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F590.3
A
1672-5832(2017)08-013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