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思路
近日来,各地的人才“争夺战”硝烟弥漫。6月23日,武汉喊出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6月29日,长沙提出五年吸引100万人才;西安也提出“五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的目标;2017年深圳计划新增安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5万套、约277万平方米,用地出让优先满足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杭州、南京以及无锡,对于顶尖人才和团队的资助更是高达亿元。6月29日,“小商品之都”的义乌也推出重磅人才新政,不仅千万元奖励现场兑现,更是将受益覆盖面扩展至大专,单项资助额最高达5000万元。
义乌的人才新政涵盖六大方面、20条有力举措。其中,在人才的两创扶持方式、人才科学管理机制等,都具有突破性的创新。如打造“义杭沪”人才大通道,重点吸引沪杭等地的科技孵化项目、创业创新团队,探索建立人才高铁年票等交通补贴制度等,柔性引进创新人才及团队。另外,义乌还建立人才银行,设立科技风险补偿资金,首期安排1000万元,按风险补偿资金10倍额度,对符合条件人才企业授信,并提供最高300万元无需抵押平价贷款。大学生创业,可申请最高30万元贷款,创办合伙企业可申请最高50万元贷款。
也有媒体质疑,在这么多新政中如何防止人才“脱实向虚”,仅仅是向着优惠政策而来,这也许是二三线城市更需要考虑的问题,更不要为了引才,制造不公和歧视。
义乌“人才新政”资金奖励举要
◎重金揽才、柔性引才,对入选“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专家给予200 万元配套资金
◎对入选“义乌英才”计划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社会事业发展紧缺人才,5年内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2000万元、400万元奖励
◎积极引进与义乌产业关联度高的应用型大院大所,对其分院分所的核心研发团队,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助
◎在本土育才方面,对入选“商城精英”计划的拔尖人才一次性给予2000元奖励和每月1000元补助。
6月21日,习近平在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新村调研,对忻州实施整村搬迁的实践探索给予充分肯定。宋家沟村是14个行政村157口人搬迁形成的移民新村。距离县城12公里,是乡镇所在地的中心村,县委、县政府邀请中国乡建院对村落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本着安全、适用、美观、经济的建设标准,立足脱贫、着眼小康、特色风貌、有效落地的建设原则对宋家沟村进行了改造。现在的宋家沟村不仅仅是一个移民新村,也是一个旅游景点。忻州市以此为契机,提出力争每年建成100个像宋家沟一样的扶贫开发新农村,用3年时间实现300个新村的建设目标。
整村搬迁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资金的利用率,还可以整合各方扶贫项目,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汇集扶贫事业。比如宋家沟新村,一个14万元的庭院不仅用到了民政危房改造资金、易地搬迁补助资金,还开通了社会捐资、贴息贷款、个人缴纳等多种筹资渠道。
精准扶贫的要义不仅要让贫困群众“搬得出”,且要“稳得住”“能致富”。结合宋家沟的经验,忻州推出实施整村搬迁的“3673”计划,即在全市分3期整村搬迁300个村,坚持山西省委确定的“六环联动”,倾力破解总书记提出的人往哪里搬、钱从哪里筹、地在哪里划、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态如何护、新村如何管7个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三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