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诗人吴邦雅及其作品分析

2017-11-25 11:54胡云帆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王储寺庙缅甸

胡云帆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缅甸诗人吴邦雅及其作品分析

胡云帆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缅甸诗人吴邦雅自幼在寺庙学习,受佛教文化的熏陶,文学素养高,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诗人处于贡榜王朝正渐渐衰落的时期,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创作了《卖水郎》、《六彩牙象王》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吴邦雅;卖水郎;六彩牙象王

1 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

吴邦雅(1812-1866)缅甸贡榜王朝诗人、剧作家、戏剧的创新者、被誉为“缅甸的莎士比亚”。出生于缅甸中部实垒镇的一个官宦之家(村长世家)。吴邦雅自幼聪慧,在佛教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这跟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寺庙中度过有很大的关系。诗人6岁开始在寺庙学习,7岁到阿摩罗补罗寺学习,8岁剃度出家当小沙弥,20岁在巴莫寺正式受戒为僧,高僧受其法号邦雅比达扎,作过实垒寺方丈,直到40岁才还俗。

还俗后先在王储加襄亲王门下任内廷诗人,后被敏东王赏识入宫任侍茶官,御赐“敏拉丁卡亚”勋衔。1866年被诬陷参与到敏贡王储叛乱事件,最终以叛乱之名被处死。

吴邦雅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内忧外患中,内部矛盾尖锐、纷争不断、官吏腐败,王储为争夺皇位被杀;外部英国侵略者虎视眈眈,于1824年发动第一次侵缅战争,迫使缅甸割地赔款,后来于1852年发动第二次侵缅战争,下缅甸成为英国殖民地,敏东王放任英国的侵略,不顾百姓的贫困,生活的艰辛,使人民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中,贡榜王朝也渐渐走向衰落。

2 吴邦雅诗歌特点

2.1 题材来源丰富

缅甸是信仰佛教的国家,国内寺庙众多,统治阶级重视寺庙文化的教育。吴邦雅自幼在寺庙里学习,佛教文化耳濡目染,对他的写作影响是极大的。其作品题材丰富,多取材于佛本生经故事,当时应统治者的要求,为讲经布道、歌颂皇室、赞扬有功之人创作了很多作品;有的取材于传说;有的根据现实中的人物、现象等取材。

2.2 诗的体裁多样

吴邦雅被称为“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他善于运用缅甸诗歌的许多体裁,同时能够冲破宫廷文学和佛教文学的框架加以创新,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有资料证实他写的剧本有7部-8部(3部已散佚)、茂贡诗4篇、讲道故事诗30篇、诗文相间的密达萨大约60多篇,还有其他各类的作品。

2.3 诗的风格独具特色

吴邦雅的作品是在吸收佛本生经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形成独具特色风格。作品构思新颖、文中比喻生动形象、语言幽默尖锐,人物描写细腻,深受读者喜爱。最重要的是作品多有寓意,有所影射,有所隐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对贫困者寄予无限的同情,对官吏腐败现象、宫廷内部纷争不断、宗教内部黑暗、统治阶级只顾享乐,不顾百姓等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讽喻,对被英国侵占的国家表示担忧。

2.4 思想感情

吴邦雅受佛教文化的影响,选取佛本生经故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来描写,主要以讲解佛教教义为目的,同时也借来表达自己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对国家的担忧和对广大老百姓的同情,但因为他的文章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黑暗、腐败,引起了统治阶层的不满、得罪了很多高官,最后死于非命。

3 代表文学作品

3.1 剧作代表《卖水郎》

《卖水郎》是七幕历史剧,主要描述贫困如洗的卖水郎与同命运的卖水女相爱后为筹办婚礼,卖水郎在烈日下赤脚跑去城北取回仅有的积蓄四枚铜钱。途中遇国王,国王知晓后同情卖水郎境遇,赐其八枚铜钱,卖水郎却仍不愿放弃自己的四枚铜钱,后再加倍赐钱,还是不愿放弃自己的4枚铜钱,最后国王被卖水郎感动,把一半的国土分给卖水郎,并立他为王储。当上王储的卖水郎禁受不住权利的诱惑,想篡夺王位。一天在花园里,国王躺在卖水郎腿上的时候,他萌生杀害国王的念头,但在多次挣扎后,终于良心发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向国王奏明了实情。国王知晓后不但没有治他罪,反而愿意退位,卖水郎执意不肯接受,并辞官出家。

该剧取材于421号佛本生经故事《冈伽摩拉本生》的一个插曲。作者通过对卖水郎贫困生活的描写,折射出当时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在后面的发展中描写了卖水郎由于对权力、财富的贪婪,想要谋杀有恩于自己的国王,但作者笔锋一转,卖水郎认识到错误,并诚实告知国王。刻画出这样的矛盾冲突,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宫廷内部的尔虞我诈、倾轧争权的现象,当时敏加王由于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引起了王储加襄亲王的强烈不满,造成两兄弟之间的不合,诗人巧妙的借助这个故事表达了反对宫廷纷争的目的;同时也表现了两个穷人的善良本性,及时避免了悲剧的发生。通过对这个故事的描写,诗人揭露了宫廷内部权力的争夺、兄弟相残的现实,歌颂了劳动人民善良的本性,希望借此让敏加王与加襄王和好。

3.2 茂贡诗代表作《六彩牙象王》

《六彩牙象王》描写了象王之妃误认为象王偏爱其他的象,妒忌成疾抑郁而死。再世投胎成为王后,为报前世之仇,撒娇求国王重金聘猎手捕象王,以便截六彩象牙作自己耳饰。猎手跋山涉水历七年七月七日至象王住处,搭毒箭暗射象王。象王中箭后询问猎手为何加害自己,猎人告以实情。象王听后,决定牺牲自己,给予其象牙,并指引道路令其返回。

诗人对王后的妒忌、任性、嚣张;国王的昏庸、不明事里;猎人的粗野、自私、卑劣;象王的仁慈、宽厚、善良等人物形象作了细致的描写,揭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整个故事布局合理、环节紧凑,一环紧扣一环,引人入胜。据说诗人正是借文中的王后暗讽了当时嚣张跋扈的辛漂玛信王后,同时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4 结语

吴邦雅经常视察民情,体验下层人民的生活,所以他十分熟悉缅甸劳动阶级的艰辛与贫困。诗人以文字作为武器批判以敏东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在上缅甸不顾百姓生活的艰辛、只顾自己享乐;征收赋税,奴役下层阶级,使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同时也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1] 贺圣达、李晨阳.列国志缅甸[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 李谋.缅甸与东南亚[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3] 姚秉彦,李谋,蔡祝生.缅甸文学作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 尹湘玲.东南亚文学史概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胡云帆(1993.01-),女,汉族,云南玉溪人,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亚非语言文学。

I106

A

1672-5832(2017)07-0014-01

猜你喜欢
王储寺庙缅甸
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虾类化石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缅甸记忆
欢乐出行
耶!70岁啦!
沙特阿拉伯更换王储
缅甸非常之旅
武侠小说中的寺庙场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