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说《第四十一个》中的《圣经》原型

2017-11-25 11:05
长江丛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中尉伊甸园圣经

李 然

作品欣赏

浅析小说《第四十一个》中的《圣经》原型

李 然1、2

从原型-批评理论观点看,小说《第四十一个》具有显著的《圣经》意象。红军女战士与白匪中尉乘坐的帆船以及海上的风暴是方舟与洪水的隐喻,象征着从失乐园到复乐园的救赎过程。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原型是亚当与夏娃,他们生活的小岛的原型是伊甸园。小说结尾二人发生冲突,女战士将中尉击毙这一情节则是启示录的现代版。

原型 《圣经》 精神分析 基督教

原型-批评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其理论渊源是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该理论方法致力于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该理论认为,神话是最基本的原型,是后世历代的文学作品的蓝本,而《圣经》文本可谓是欧美基督教国家文学的文化基因。《圣经》文本及其宗教哲学思想对西方文学史的影响不言而喻,许多作品的原型正是取自《圣经》。此外,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与梦境的形成具有相同的机制。由于作家的潜意识长期受到社会现实及道德伦理的压抑,只能以扭曲变形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形成了梦境与文学作品。梦有显义与隐义之分,其中隐义就是隐喻义。因此,将文学作品视为梦境,分析其中的意象的隐喻义是一种精神分析理论方法。

《第四十一个》(Сорок первый)是前苏联作家拉甫列涅夫(Б.А.Лавренев,1891—1959)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24年,讲述的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位红军女战士与一名白匪中尉的爱情故事。女战士玛琉特卡是一位神枪手,已经击毙了四十个白匪。近卫军中尉戈沃鲁赫-奥特洛克是一名俘虏,玛琉特卡负责看押他。在寻找大部队的途中,二人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久而久之产生了跨越阶级的爱情。在小说的结尾,一艘白匪的帆船驶进近小岛,为了阻止中尉逃跑,玛琉特卡开枪将其击毙,她的爱人成为她枪下的第四十一个亡魂。笔者认为,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小说《第四十一个》的原型见于《圣经》文本,其中的方舟与洪水、亚当与夏娃、伊甸园以及启示录意象均十分明显。本论文拟以精神分析相关理论对小说中出现的这些意象逐一进行分析,证明这些意象与《圣经》中的相关意象具有相同的隐喻义及文化内涵。

一、方舟与洪水意象

小说中,叶甫秀可夫政委带领二十余名红军战士经过艰苦战斗,俘虏了白匪中尉戈沃鲁赫-奥特洛克,然后打算乘坐一艘帆船渡过咸海,以直达司令部。在渡海过程中,暴风雨骤起。“滚滚的海浪从后面追逐着木船,浪涛又高又黑,像无数蛟龙的脊背,而一张张咝咝吼着的大口正竭力想咬住船舷。”[1]风暴越来越大,“一股旋风似的冰浪呼啸着从后面撞到船上,把船冲得完全倒向一侧。冰浪像沉重的肉冻子似的,从船面上滚滚而过。当帆船恢复平稳时,里面的水几乎平了船舷。”[1]当帆船漂到一座孤岛时,船上只剩下女战士玛琉特卡和中尉两人,其余人都已葬身大海。于是二人在这座孤岛上开始了全新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如果把整个小说看作是一个梦幻,二人乘坐小船在惊涛骇浪中前往一座小岛,隐喻暂时告别充满流血与斗争的世界,远离世俗的纷扰,从失乐园的状态进入复乐园的状态。在此,小船隐喻人类的内心,狂暴的大海象征着一种洗礼,或者是一种救赎的过程。

如果同意以上分析的话,我们就会自然想到,西方文学史中,上述内涵的意象最早见于《圣经》。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人类原本过着相亲相爱的生活,但后来,“世界在神面前败坏,地上满了强暴。神观看世界,见是败坏了;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2]耶和华看见人类在地上罪恶很大,决定冲洗掉人间的一切肮脏与污垢。他说,“看哪,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2]发洪水前,耶和华告诉诺亚带上自己的全家,躲进方舟。于是,“洪水泛滥在地上四十天,水往上涨,把方舟从从地上漂起。水势浩大,在地上大大的往上涨,方舟在水面上漂来漂去。”[2]洪水过后,世界上的罪恶被清洗干净,人们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据研究,《圣经…旧约》与古代世界尤其是中东、埃及的神话有着渊源关系,而神话多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巫师的梦幻[3]。如果将《圣经…创世纪》中的大洪水与方舟的故事视为一个梦境的话,这个梦境隐喻人类犯下罪行,后赎罪的过程。自《圣经》诞生以后的两千年中,西方文艺界不断地创作出包涵狂暴的大海、大洪水与方舟意象的作品,如近年来的欧美电影中,《后天》、《2012》、《星际穿越》等都含有方舟与洪水意象,这都是文艺创作者建构的关于人类命运的梦幻式隐喻,《第四十一个》中的洪水意象也是如此。

二、亚当与夏娃意象

二人被狂暴的海浪冲到一座小岛上后,出现了小说中的另一个关键意象,即赤身裸体意象。登岛后,二人衣服都被打得湿透,被冻得瑟瑟发抖,于是他们升起篝火,准备取暖并烤干衣服。玛琉特卡提议脱下衣服,但中尉感到十分难为情。心直口快的玛琉特卡见状说道,“人都是肉长的。有多大区别呀!……脱光了吧,你这木头人!看你冷得牙都咯咯打战,放机关枪似的。我跟你在一起,简直是活受罪呦!”[1]于是,二人脱下衣服,“中尉和玛琉特卡隔火对坐,心满意足地不断调转身子,就着熊熊的篝火烤着。”[1]此时“中尉满脸通红,转过头来想说点什么。可是他迎面看到的却是玛琉特卡圆润高耸的乳房,乳峰上正晃动着黄色火焰的亮光。”[1]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出发,将这一片段视为梦境来分析可从心理层面揭示其创作的深层机制。弗洛伊德认为,赤身裸体梦源于人类童年期的经历,每个人在童年期都有在众人面前光着身子而毫无顾忌的经历,成年后的赤身裸体梦多是源于潜意识中童年的记忆。童年是绝对美好、单纯的,这一时代的突出特点是正是赤身裸体。因此梦境中赤身裸体的意象隐喻人类最为单纯,彼此之间毫无猜忌的时期。弗洛伊德还援引《皇帝的新装》中皇帝赤身裸体在众人面前展示“新装”的例子,指出这一童话可视为皇帝的一个梦境,他梦见自己赤身裸体,隐喻他内心有原始纯洁的一面。[4]《第四十一个》中,拉甫列涅夫刻画出的赤身裸体意象隐喻玛琉特卡与中尉将“人之初”的一面展现出来,同时暗示他们即将成为彼此相爱的恋人。

赤身裸体的意象在《圣经…创世纪》中尽人皆知。亚当和夏娃起初生活在伊甸园里,赤身裸体,但并不以此为耻。后来,他们在蛇的引诱下偷吃了禁果。于是,“他们二人的眼睛就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裸体,便拿无花果来作叶子,作为自己编作裙子。”[2]《圣经…创世纪》中一男一女赤身裸体的意象隐喻人类单纯的童年期。赤身裸体的单纯时代,是人类原本应有的面貌,后来人类走向堕落,便成为有罪的人。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梦境中的意象大多与性有关,那么蛇与禁果的意象当是性器官的隐喻。偷吃了禁果后人类不再赤身裸体,意味着人类不再单纯,有了罪。《圣经…创世纪》中赤身裸体的亚当与夏娃的意象,其最早版本或许是远古时期中东某位巫师的性梦。基督教传入欧洲后,中世纪的教父哲学赋予这一“性梦”以宗教哲学内涵,即人类至善的状态。因此,《第四十一个》中赤身裸体的一男一女这一意象也并非拉甫列涅夫的“专利”,其原型是《圣经…创世纪》的亚当与夏娃,且二者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

三、伊甸园意象

二人登岛后,发现有一个渔民的房子,里面有足够的食物与淡水,还有锅、碗等生活用品。于是,二人开始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彼此互相了解,渐生情愫。玛琉特卡喜欢听中尉讲故事,于是,每天“黄昏时分,当吝啬的太阳从微露春意的天际徐徐滑落后,玛琉特卡就爬到床上自己那个角落,蜷缩在中尉身旁,亲热地依偎在他的肩上,静静地听着。”[1]天长日久,他们忘记了彼此曾是出身不同的阶级敌人,逐渐产生了爱情。他们已然忘记了一切,互相依偎在一起。有一次,“玛琉特卡又一次抬起手来,满腹柔情地摸弄着中尉的头发。中尉惊诧地抬起头来碧蓝碧蓝的眸子凝视着玛琉特卡。碧蓝的眼睛里流露着一股爱抚之情,径直冲进了玛琉特卡的心窝。玛琉特卡如醉如痴的俯身相就,凑近中尉消瘦的面颊,把自己又干又粗的双唇紧紧地压在他没有刮过的硬胡子茬上。”[1]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原本是互相仇视的敌人,转眼间变成了难以离分的爱人,在一座小岛上过着相亲相爱的生活。可以认定,小说中的这一小岛正是伊甸园的隐喻。弗洛伊德认为,天堂本身就是人在童年期的一组幻想。[4]小说中的小岛是人类集体潜意识中的天堂,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理想。

《圣经…创世纪》中记载,“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了亚当。后来认为“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2],于是用亚当的一条肋骨造出了一个女人。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2]于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生活在一个没有杀戮与流血的乐园,这就是伊甸园。伊甸园里没有任何罪恶与纷争,人们除了相爱再无其他想法。《圣经》中的伊甸园意象可以视为一个白日梦,这个梦境是对美好爱情以及人类大同的向往,是人类童年期的梦想。伊甸园就是基督教的上帝之城,是西方文化中的乌托邦,代表着基督教文明的社会理想。在后来两千余年的西方文化史中,知识分子不断地创造出伊甸园意象,《第四十一个》中的小岛只是作家创作的另一个伊甸园而已。

四、启示录意象

随着彼此的了解越来越深,二人之间在阶级出身、意识形态方面的鸿沟显现了出来。戈沃鲁赫-奥特洛克中尉认为,人类学知识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益处。他说:“从前地球年轻,物产丰富,缺乏考察。新发现的国土,无穷的财富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现在一切全完了。在没有什么可发现的了。人们类的全部机智都花费在如何保存积累上,千方百计苟且偷生......技术,死板的数字,连被束缚得丧失创造力的思想也一心一意地探讨灭绝人类的问题,想办法消灭更多的人,以便活来的人能更多地填满他们的肚皮和腰包。”[1]在这里,人类知识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是一种启示录的景象。启示录是《圣经》中的末世预言,讲的是人类受到“兽”的迷惑,忘记了应有的善行,开始互相仇杀。于是一场末世景象降临了:“你们也要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饥荒、地震。”①纵观近代以来的西方文明史,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同时,人们纷纷利用高科技研制现今的杀人武器,不断地彼此杀戮,破坏原有的美好生活。《圣经》中的启示录是对人类命运的警示。

关于启示录中的末世论意象,可以用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学说来解释。这种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生命由无机物演化而成,人从温暖、平静的子宫而来,所以生命一旦开始,一种意欲返回无机状态的倾向随之而生,这就是死亡本能的来源。弗洛伊德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都是出自死亡本能。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在小说中,二人得话越来越不投机,开始激烈的争论。玛琉特卡认为,应该进行一场革命,重新分配土地。但中尉痛恨战争,痛恨布尔什维克。他反驳:“假如我们现在就埋头读书,把土地交给你们全权支配,你们可能闹到我五代子孙都要哭天撞地血泪横流哩!不行啊,我的傻丫头。既然是两种文化之争,就只好干到底啦......”原本是相亲相爱的人,顷刻之间动起刀枪,这正是《圣经》中的启示录场景的隐喻。《圣经》记载,世界末日到来之时“必有许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憎恶……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②人类原本是单纯的、无罪的,但自从偷吃了伊甸园的禁果后,此时,人的死亡本能被激活,人类罪恶的历史就开始了。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从第一桩杀人案——该隐杀害亚伯开始,整个人类历史就是在互相残杀、互相攻打的历史。在小说末尾,玛琉特卡将中尉一枪打死的场景,似乎正应验了《圣经》中的这一预言。

五、结语

荣格认为,文学作品体现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一部艺术作品被创造出来后,也就包含着那种可以说是世代相传的信息。”[5]这种世代相传的信息就是原型。《第四十一个》是一部“写实主义”的小说,但其中的《圣经》原型十分明显。究其原因,是基督教文化在俄罗斯的深刻影响。众所周知,俄罗斯民族是世界上最具宗教性的民族之一,俄罗斯文学的根本属性正是其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尽管小说创作于十月革命胜利后,但仍其固有的基督教背景是难以消除的。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有宗教内涵的文学是伟大的文学。也许正因如此,这部小说至今具有重大的意义与永恒的价值。

注释:

①圣经[M].圣经…马太福音.

② 同上.

[1]拉甫列涅夫.第四十一个[M].王庚年,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2]圣经[M].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2014.

[3]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4]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高申春,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

[5]卡尔…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苏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1.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空军工程大学)

本文系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科研课题“自由的隐喻:扎米亚京《我们》的文化阐释”,合作导师为温玉霞教授。空军工程大学博士基金启动项目“旧礼仪派与俄罗斯近现代思想史”。论文若有舛误,所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均由论文作者本人承担。

李然(1978-),空军工程大学讲师,俄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俄罗斯语言文化及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中尉伊甸园圣经
这座偏远小城,能成为年轻人的伊甸园吗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友谊是一种责任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伊甸园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谢欣:伊甸园ENED
冰岛蓝湖:甜蜜的北欧“伊甸园”
这很值得
夜莺为何歌唱:谈雪莱对圣经的讽刺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