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民社会全球化

2017-11-25 09:54姚蒙蒙
长江丛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全球化公民国家

姚蒙蒙

浅析公民社会全球化

姚蒙蒙

学术界对全球公民社会的界定众说纷纭,美国学者认为非政府机构和社会运动的兴起,“全球结社革命”在全世界掀起的变革浪潮是其主要原因。但从根源上来讲,全球公民社会必须从公民社会进行分析,进而发展为全球公民社会。同时正是由于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传统的国际秩序在向着一种全球秩序转变即大国中心型秩序将部分地被以多元化的行为体中心的秩序所取代。

全球化 公民社会 全球治理

一、公民社会全球化

全球公民社会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兴的概念,它的出现与全球化的发展密不可分,也可以认为是全球化的发展将民族国家的公民卷入了全球化。理解全球公民社会,需要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进而分析全球公民社会。

通常,学术界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一事件定义为全球化的第一步,纵观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商业与金融的扩展,这些都是促进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动因。在全球化中,除了这些因素,最核心的其实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变化。早期人的生活区域固定在村落,后来是城邦,然后是民族国家,并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国家作为全球社会的单位,开始分割世界资源,整个世界被有意识的所划分。在西方历史上,这种景观由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成为现实,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上演,更是这种现象的写照。因此所谓的全球化过程,从根本上说是超越民族国家范式的过程,也就是突破民族国家本身的界限,从而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组织再造的过程。

学术界对全球公民社会的界定众说纷纭,但从根源上来讲,全球公民社会必须从公民社会进行分析,进而发展为全球公民社会。首先,公民社会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以欧洲为例,中世纪中后期的商业革命大潮既推动了欧洲城市的转型,同时促进了商人阶层的形成。其次,经济方面而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它帮助公民阶级实现了政治解放,把人们在政治领域从等级制度中解放出来,形成了利益集团、现代政党等。再次,政治方面而言,统一国家的建立,为公民社会提供了政治保障。正如18世纪德意志的统治者所说“不管他们喜欢与否,我们必须使他们成为自由的、富裕的和守法的公民。”只有在统一国家的保障之下,才会形成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市民意识转为公民意识。最后城市生活中拥有的自治的政治地位和代议民主制机构使得自由、平等、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和参与意识。

二、公民社会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公民社会并不是因为全球化的发展而存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公民社会本身有着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且公民社会的变动会决定国家结构和形态的变动。同时正是全球化的缘故,把公民社会卷入到全球化进程中。

在古希腊时期,常常用“公民社会”概念来描述城邦的生活状况,并将公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等同起来,国家直接等同于社会,而且国家总揽一切,私人生活与国家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即使直到启蒙时代,公民社会与政治社会仍是同一个意思。但从18世纪开始,欧洲发生了英国革命、法国革命等,革命席卷了欧洲大陆,进步思想深入民心,国家同时进行了体制改革,确立了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资产阶级公民社会在此状况下继续发展到第二阶段。

资产阶级所发动的公民社会革命,开启了现代国家的民主化改造进程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经过曲折的革命进程,最终建立了宪政共和国等。第二次结构转型成功,公民社会公共领域从公民社会私人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与公共权力领域—现代国家相对抗的领域。

在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之后,其后的发展并不是繁花似锦,而是用鲜血浇筑的悲剧。一战二战的爆发是这种悲剧的激烈表现,自此迎来了公民社会的第三次结构转型。现代国家介入公民社会,国家职能和结构大规模扩张,政府成为“全能政府”,公民社会成为现代国家的依从者,公共领域被国家领域渗透,成为了某些利益集团的“私人舆论”。

历史发展到现在,不管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或是金融资本的迅速流动,一切都证明着资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角落和所有领域的全球扩张,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资本无孔不入,一个全球紧密联系的社会共同体正在形成中,这样同时也会使原本局限在一国国内的公民社会被全球一体化浪潮所携带,发展成为全球公民社会。

三、公民社会全球化的推动条件

第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使人们摆脱了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各国公民的选择机遇和生活空间大大提高,国家的局限性不断减弱。全球化下的各国人民坚信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未来,个人也可在国际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二,出现了全球性问题,多与全人类的幸福福祉紧密相连,例如针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环境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公民社会部门需要抛弃国家利益的成见,共同为整个地球谋福利。全球性问题引发了全球性意识与全球价值的确立,促进了公民身份的全球化,人民标准逐渐超越国家标准。

第三,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不同肤色、种族、国籍的人群都可以借助互联网交流、学习。另外由于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世界上各国的公民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自由的辩论与对话。如Face book, 各种交流论坛,各种视频等手段,通过这些,人与人可以站在全球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对当今国际社会问题自由发表意见并形成了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比如美国特朗普初上台执政所引起的欧洲民众一系列抗议。

第四,结社革命为公民社会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基础,使得全球公民社会的形成具备了大量的成员机构。结社革命是近年来全球社会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

第五,传统西方根深蒂固的德性遗产和宗教情怀。其认为公民应当以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罗马美德则是提倡以美德、共同利益作为至高无上的标准来构建共和国,提倡以公共精神至上来指导个体行为。另一方面是漫长的中世纪所积淀下来的宗教情怀,对支撑全球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公民积极主义具有积极影响。“美国87%的人信仰基督教,遵从基督教的道德原则,许多人把从事公益事业看作是对基督教道德原则的实践,是一种极大的精神满足和快乐”。

四、 全球公民社会的组成与限制性因素

以安海尔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人为全球公民社会已经是一种现实,在他们看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和超国家制度及组织的规模和范围的急速扩大已经构成了全球公民社会成立的证据”;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根本不存在能将人们联合起来的全球共同思维方式等。但归根结底,大家质疑的不是全球公民社会,而是全球公民社会是否存在这样大的影响力。

全球公民社会有一定的政治潜能,但并不是所有的全球公民信仰正面力量,作为一种与国家相对应的领域,必然会受到本身与外界的限制。

第一,全球公民社会的自主性问题:无论是跨国公司、全球公民社会或是民族国家,都是共处于一个社会有机体之中,相互重叠,很难划分清楚。具体来说,全球公民社会处在国家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灰色地带”,一方面其成员来自市场经济的私人产权空间,自愿结社后构成的公民社会组织对成员不具有强制力,另一方面,全球公民社会干预本应该属于社会公共权威机构的国家及其附属份内之事的事务。另外,全球公民社会的资金来源问题。据学者统计,在国际人权组织领域,有50%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承认接受公共资金,60%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依靠私人基金会的捐赠。因此,从这方面来看,它会不自觉地受到私人利益的腐蚀

第二,集体行动的困境问题:其实从第一个问题也能推导出行动困境问题的存在。集体行动困境是指,“即使一个大集团的所有个人都是有理性的和寻求自我利益的,而且作为一个集团,它们采取行动实现他们共同的利益或目标都能获益,他们仍然不会自愿地采取行动以实现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应用到公民社会这里,也是可行的。从资金来源方面判断,非政府组织为获得有限资源展开竞争,其自愿性会受到扭曲。这样要么是在政府推动下,“要么是在有自愿奉献精神的公民的带领下才能组织起来,形成非政府组织”。

第三,合法性问题。有学者认为, “全球公民社会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通常来源于三个方面:被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大陆所认可;依据一定的国际法;根据当今广泛认同的道德价值观。”从这方面来看,目前绝大部分国际法并不将非政府组织作为一个国际法主体来看待。

五、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趋势

(一) 全球公民社会与国家

“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标志着国家中兴主义的范式以及支撑国家价值的支柱遭受了实质性的挑战,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国家的结构进行转型”。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国家形态的结构转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城邦向帝国,从帝国向封建主义帝国,从封建主义国家向主权国家过度。由于全球化的发展,撕裂了现代民族国家的疆界,疆土界限的模糊导致了一个国家内部的秩序出现重大漏洞,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不再仅仅是该国自己的事情,比如跨国犯罪、环境污染、难民潮、气候变迁、国际恐怖主义等,使得国家必须重视所谓的“全球社会秩序”问题。

(二)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的提出是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被学者们所关注,全球治理就是一套没有公共权威的管理人类活动的行之有效的机制。现实主义者看待整个国际体系持有这样的看法“明天的国际社会依然会重复昨天的故事,国际政治从根本上还是“大国政治的悲剧”。然而回归到现实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盛一日,全球范围内相互依赖关系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明显的增强,同时全球性问题也向人类发出了严峻的挑战,当然现行的国际秩序再也没有能力有效解决其中任何一个全球性问题了。

全球公民社会的崛起对全球治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首先,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从根本改变了国家之间壁垒森严和界限清晰的结构,国家与国家之间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体;其次它改变了国际社会价值一元化的格局,逐步推动着价值多元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和实现;最后推动了国际社会的网络化,全人类利益优先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尽管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迄今为止还处在萌芽中,要想实现以上的发展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全球公民社会兴起所设定的历史走向不可阻挡,在我看来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1]罗伯特,勒纳,等.西方文明史[M].王觉非,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573.

[2]王杰.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0.

[3] 黎尔平.全球公民社会的理论与逻辑困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03):99~107.

[4]让-马克…柯以考.国际组织与国际合法性:制约、问题与可能性[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2(04).

[5]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M].唐小松,王义桅,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66.

(作者单位:广东东软学院 )

姚蒙蒙(1991-),女,汉族,河南濮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猜你喜欢
全球化公民国家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