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姝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
张 姝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文化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因为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拥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所以公共艺术设计需要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进而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满足国民审美需求的作品,同时还能够向世界各国展示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传统文化 公共艺术 设计应用
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在中国出现,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人们渐渐开始重视这门新兴的学科。而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也在不断的演变,它既是时代的象征,又是我们连接古代的桥梁。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公共艺术进行有机结合,在公共艺术设计中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在提高公共环境的艺术美感的同时增加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是相对而谓的,其内容是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是指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的,能够代表本民族特点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汇聚的总和,对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指中国5000年来悠久的历史文化,包括那些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并流传至今的古代文化。公共艺术设计是指设立于公共场所空间,并且供人们进行参观和观赏的艺术。这是一种外在的、可视的艺术创作和存在方式,同时在整体上又是一种蕴含着丰富社会精神内涵的文化形态,是艺术和社会群体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当代政府、公共社会、艺术家群体之间进行合作和对话的重要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公共艺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千百年来传承的思想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文化艺术特征[1]。现在是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为了放慢人们盲目追逐信息时代的脚步,需要拥有艺术作品让人们回归实地,不忘初衷。公共艺术设计是为人们生活服务的,好的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观念。公共艺术设计要想有可能成为经典,就必须要包含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必须能够体现出不同文化时代的特色。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领域中的运用
就我国,乃至整个世界来看,广告已经越来越多的介入公众生活,在文化、经济等诸多领域发挥着愈加明显的作用。现代广告与中国传统文化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现代广告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它是现代广告的根基之一。广告的功能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功能,广告的传播具有文化传播的属性。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形式在现代广告中的应用也比较多。例如,我国的国粹、京剧和脸谱目前已经被非常广泛地应用到广告的设计当中;还有广告界在文字设计中经常运用中国传统的文字元素,中国古老的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已经流传了上千年,从象形文字到现代的方块字,通过象形等手段来表示含义,运用甲骨文等表征来为广告设计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运用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响。一般来说,人们对风水是极为看重的,并且在进行大型工程建造的时候,往往会进行风水观察。除此之外,建筑好看不好看、是不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际与建筑本身的形状、结构、色彩、光影都有关系,这些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原则的充分体现,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筑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门类,也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它通过空间、形态、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造型符号元素,共同构成了建筑艺术的造型形式美[2]。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文化中,人们十分重视采取借用引申和象征等方式来发挥寓意象征的力量。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运用,使中国建筑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发展,城市景观设计建设越来越完善。然而,由于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国内城市景观设计存在西方化、雷同化等问题,造成了传统特色的流失。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领域,作为显示地域文化特征的传统元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优秀的城市景观设计通过对传统形式的借鉴与继承来表现对文化传统的注重,通过隐喻、象征甚至更为抽象的方式来深层挖掘文化内涵,使设计反映出明显的人文倾向。例如,在对一些城市花园或者是休息区进行设计的时候,都会坚持生态、环保等方面的设计理念。
传统文化是我国发展的精髓,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当代艺术设计越来越注重精神内涵和时代的磨砺,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恰恰可以与之契合,能够实现文化与时俱进的同时,让艺术设计越来越有底蕴。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今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和当代艺术元素的结合,最终找到属于中国特色的设计风尚。
[1]王子晗.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融合应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5(20).
[2]魏亚宁.学术天地——艺术与美学[J].中国包装工业,2015(19).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