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课堂中对原始作品的解析与二度创作

2017-11-25 09:54刘玉洁
长江丛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二度声乐解析

刘玉洁

高校声乐课堂中对原始作品的解析与二度创作

刘玉洁

高校声乐课堂中对原始作品的解析是学生进行二度创作的基础,而二度创作又是赋予原始作品持久生命力的必由之路。教师应当围绕原始作品,营造逼真的情境氛围,实现技能与情感的双重解析,并通过引入相关领域的素材,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寻找二度创作的灵感,积极实践二度创作的过程。

高校 声乐 作品 解析 二度创作

对原始作品的解析不仅是高校声乐课堂的重要内容,更是学生从事二度创作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对作者的感同身受、对作品内涵的深入理解正是自身音乐修养提升的过程,而二度创作又是学生声乐综合素养的一种呈现。这就要求教师对原始作品进行一种立体式的解析,让学生掌握作品的原貌,并融入自身的真情实感,从而加深对作品的感知。

一、高校声乐课堂中原始作品解析与二度创作的关系

教师对原始作品的解析不仅是高校声乐课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又是学生开展二度创作的基础,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古今中外众多经典的原始作品经过悠久的历史沉淀,最终结晶而来,承载着前人的声乐技艺、智慧和情感,描绘着生动的历史画卷。正如《蓝色多瑙河》、《我的太阳》、《红莓花儿开》、《黄河之声》、《北国之春》等作品,在课堂中经久不衰,这些精湛制作理应成为当代人学习的典范。所以原始作品的解析对学生声乐技能和修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需要掌握声乐的核心技能,理解声乐艺术的文化与情感诉求,就要将原始作品作为必要的参照,这也是教师为学生深刻解析原始作品的目的所在。学生只有充分理解原始作品的生成背景与情感积淀,与之产生共鸣,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进而为二度创作提供启发和指导。

而二度创作又是对原始作品的再次解读,是赋予原始作品持久生命力的必由之路。二度创作是学生技能、情感、文化底蕴的综合体现。通过原始作品的解析,学生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会融入更多自身的理解和感悟。这与作品本身的形成和学生的个性特征有着紧密的关联。一方面,从作品本身来看,时代的变迁会为原始作品注入更多新的元素,比如内涵和寓意的升华,旋律与节奏的改变,这不仅可以使原始作品耀耀生辉,保持生命力,同时也能为受众提供更好地音乐感受。例如,《东方之珠》作为跨越不同年代的经典之作,在不同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从最初的创作到香港回归的广为流唱,其二度创作尤其具有代表性。这恰恰说明二度创作对延伸作品价值和生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学生自身的理解来看,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特点、文化积累、社会阅历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会融入很多个性特征,进而作用于对原始作品的二度创作。因此,原始作品解析深刻,也有助于为二度创作激发更多的灵感。

二、高校声乐课堂中对原始作品的解析

高校声乐课堂中教师对于原始作品的解析也存在一定难度,这主要是因为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创作年代相对久远,其历史背景不容易为学生所深入理解。所以作品解析并不是单纯地追溯背景以及技能上的模仿,而是更强调情感上的互碰。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围绕原始作品,积极营造逼真的情境氛围,实现技能与情感的双重解析,并通过引入相关领域的素材,启发学生的思维。

第一,营造逼真的情境氛围。每一部原始作品都有着独特的创作背景,或是聚焦于某一历史时期,或是作者发自肺腑的情感表达,或是对于时代的生动描绘。因此,对这些经典之作的解析首先需要教师去营造一种逼真的氛围,进而带领学生去了解创作的原貌,才能使作品的解析栩栩如生。正是基于时代的变迁,学生对过去的创作难免感到陌生,教师要善于还原当时的背景环境,让学生体会词曲以及声音的孕育过程。例如,《南泥湾》柔美的歌声背后,八路军战士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足迹需要从地域、场景、人物、活动等不同角度给予诠释。

第二,实现技能与情感的双重解析。声乐学习旅程中尤其强调用心聆听的过程,这也是声乐技能培养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原始作品的解析也是如此,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夯实自身的声乐技能,更要注重艺术修养的沉淀。所以教师也必须实现技能与情感的双重解析。例如,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作为一首具有永久魅力、深受人们喜爱的抒情歌曲,如果仅仅是让学生进行歌唱模仿,内在情感的表达还难以达到理想的高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歌曲的内在情感作为切入点,着重从母与子的眷眷与拳拳之情加以解析,才能让学生把握歌唱的灵魂。

第三,引入相关领域的素材。高校声乐课堂中对原始作品的解析实质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因为作品本身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创作背景与意境的解读需要极为丰富的素材作为基础。为此,教师在讲解某一时代的声乐作品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其中的精髓,可以引入同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作为烘托,让学生感受一个时代的整体氛围。这种相关领域的素材引入也更利于对学生形成启发,使学生产生顿悟。例如,爵士乐的风格与众不同,学生往往感觉对曲调的把握不够自如。如果能够配合对爵士时代相关美术作品、文学成果的展示,学生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高校声乐课堂中二度创作的实现

在原始作品解析的基础上,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二度创作,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范例作为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多元化的二度创作活动,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挥。

第一,选择二度创作的范例。从原始作品的解析到二度创作的实现需要一种过渡,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原始作品,例如《茉莉花》、《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常青树”般的曲目,通过对比作品在不同年代的光彩绽放,让学生领略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加强学习反思。这些跨越不同年代的作品,本身就是不断进行二度创作的范例。从最初的创作形成,到持续融入新的内涵,每一次二度创作都会带给人全新的感受。以《茉莉花》为例,其词曲前身甚至可以追溯至清朝年间,时至今日每每歌唱起来仍带有一种隐约的、含苞待放式的动人之美,歌曲俨然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经过这种过渡式的分析,学生可以逐渐理解原始作品与二度创作之间的紧密关联,并从中寻找二度创作的情感诉求。

第二,组织多种形式的二度创作活动。在原始作品分析的基础上,二度创作的过程则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实现,这也是二度创作的意义所在,原始作品生命力的持久恰恰在于不同时代与环境下的演绎发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歌唱、歌舞、配乐表演活动,将歌唱与舞蹈、演奏融合起来,其二度创作也拥有了更为实际的载体。例如,很多动听的民歌与舞蹈的配合,可以创造更加生动的意境,让学生练习歌唱的过程充满激情。另外,一些影视作品也是二度创作的重要背景基础,是学生情感培育所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例如,电视剧《潜伏》片尾曲《深海》,俄语原曲为《神圣的战争》,将这一经典的歌曲寓于当代电视剧作中,既能够有一种追忆过去的情怀,又能令人从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还可以为二度创作带来启发,提高学生参与二度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挥。二度创作的艺术表现力因人而异,特别是经过教师对原始作品的深刻解析,学生自身也会迸发二度创作的灵感。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二度创作的表达。例如,有的学生擅长对歌曲的二度演唱,有的学生则更乐于将原始作品应用于新的剧作之中形成背景音乐,这些都是学生声乐技能与修养逐步提升的过程。以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为基础,其二度创作也会对其他学生形成启迪。教师应当积极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体会原始作品的情感真谛,用心思考二度创作的目标方向,让二度创作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释放。

四、结语

当代声乐教学讲求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而二度创作的过程正是对学生声乐技能、文化修养与内心情感的共同体现。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对原始作品的解析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标,通过对技能和情感的分析解读,让学生感受原始作品的珍贵之处,进而在二度创作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形成对作品的又一种诠释。

[1]金晨.构建高校声乐专业多种风格演唱的教学模式——评《声乐教学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7(04).

[2] 李思.高校音乐学专业声乐教学的社会适应性研究[J].黄河之声,2017(02).

[3] 蒙玲玲.“自然歌唱”理念对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实施的必要性[J].音乐创作,2016(04).

(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二度声乐解析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图说·“梅”开二度
沪指二度回升 逢高宜减仓
睡梦解析仪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