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宣化辽墓《备茶图》观契丹人饮茶之风尚

2017-11-25 05:42:32婷王赫德
长江丛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宣化茶器契丹

武 婷王赫德

从宣化辽墓《备茶图》观契丹人饮茶之风尚

武 婷1王赫德2

本文以辽代的墓葬壁画《备茶图》为切入点,回顾契丹人烹茶、饮茶之过程,了解其饮茶风俗之演变,探究其茶贸之往来,力求将契丹人的茶文化鲜活生动地展现出来。

《备茶图》 茶器 饮茶风俗 茶叶贸易

位于河北宣化下八里村的辽代壁画墓葬群于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到九十年代出经历了四次挖掘,成果颇丰。1993年春天新发现的编号为(M6)辽代墓葬因其壁画中反映了有关辽代饮茶、出行、音乐等写实且具有学术价值的内容而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1]。这一发现也成为1993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根据考古资料可以得出:这一墓葬属于辽代晚期的张氏家族墓地,相当于北宋末年,距今已八百年有余,在其前墓室东侧,考古人员发现一幅保存完好的墓室壁画《备茶图》,画面由两女三男及茶器等构成。根据画面及发掘报告显示:画面左侧有一长条桌子,桌子上有折肩瓜棱壶、筷与勺等茶器及生活用具,桌旁有一髡发契丹男子,伸出双手做提壶状,前面一个契丹模样的小女童正躬腰跪坐,鼓腮用力给正在煮茶的风炉吹气,旁边一身着汉服的女童正专心致志的在茶碾旁碾茶。两名衣着汉服的女侍从捧盛好茶的茶盏小心伺候,一为取到、一为送出状,动作极为连贯,看似转身正给后室的主人送去。

这幅《备茶图》保存完整、线条流畅、动态逼真、艺术水准较高,更难能可贵的是壁画中的内容是对当时饮茶风貌的一种客观再现,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整个画面场景及人物,从碾茶、烹茶等一系列工作,以及桌上放置的一系列茶道工具与器皿,不但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极具时代及地域特色,形象完整地展示了当时备茶的全部过程。我们从这一辽墓壁画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了解契丹人饮茶的相关内容。

一、契丹人饮茶器物之回顾

(一)煮茶器

火炉或风炉。《备茶图》中可见。似盆而深,内贮火。烹茶用,以其足间或底部开有窗洞以进风漏灰。宋周文璞《赏春》诗:“半酣更乞跳珠水,独对风炉自煮茶”。陕西法门寺地宫曾出土“壶门圈足银风炉”,通高56厘米,炉盖与炉身呈六级圆台,上小下大,下镂六个壶门。《备茶图》中所见当为泥制,状如石鼓,无足,下承莲花座,仅开一壶门,形制较殊。

火箸。见于《备茶图》。亦称“筷”。亦作“火筯”、“火生筴”。多为铁制,以拨夹火炭及灰烬,俗称火筷子。

火铗。见于《备茶图》。亦称“夹子”。即火钳,多以铁制。

(二)点茶器

茗瓶。见于《备茶图》。即风炉上置之“瓜棱壶”。亦称茶瓶、汤瓶,烹茶用。唐代已见,初多以铜锡为之,有盖及提系,宋以后间有瓷质者。《备茶图》中之茗瓶似仍为铜锡之属,形制颇类执壶,亦名注子、偏提,而颈甚细长,腹大而鼓,较为少见。

茶匙。见于《备茶图》。原报告未提及。亦称“茶戌”。点茶、调茶用。唐宋人点茶,以茗瓶煮汤,下茶末于碗,以茶匙击拂,使茶末融于汤。

(三)贮茶器

贮茶器为盒,在辽墓壁画的《备茶图》中见,呈长方体,盏式顶。

(四)碾茶器

茶碾见于《备茶图》碾茶用。槽形,由底座、碾槽、碾盘、轴柄组成。底座平面呈椭圆形,中空。以槽承轮轴反复运行,即可碾茶为末,犹今之药碾。

(五)饮茶器

茶瓯。见于《备茶图》。也称“碗”。其色白,当为北地邢窑所产之白瓷。其形制甚似唐越窑青瓷“玉璧底碗”。

茶托。见于《备茶图》。也称“盏托”,因“盏托”为“茶盏”与“茶托”合称,亦称茶船。

二、契丹人饮茶风俗之演变

辽墓《备茶图》等相关壁画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仅因其保存完整且涉及完整的饮茶习俗,还因其出现在了远离茶叶产区的游牧范围之内,这是为何?这就要了解辽人的饮茶习俗。

契丹人建立的辽帝国盘踞在中国北方,其饮食习惯依然保留了游牧民族特有的习性,以牛让肉、奶食品为主,果蔬较少,这一类食物较为油腻、不易消化,而饮茶有助于身体分解消化动物的脂肪,同时还有降低胆固醇、补充游牧民族所缺的维生素等功效。所以,饮茶之风传入契丹社会时候并逐渐在整个族群中流行开来,并且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时至今日,在草原腹地依然保留这一传统。契丹人的饮茶之风,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和契丹人自身社会的发展演进有关,又与整个饮茶之风从南到北逐渐传播有关。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最早开始于从公元七世纪末到八世纪中期。这一时期的契丹是唐王朝的附属国,此时民间饮茶风气较为少见,茶叶也相对珍贵,通常作为一种帝王的赏赐而在上流社会中传播。到公元八世纪末到公元十世纪中期,这一时期唐王朝北方社会中的饮茶习俗已经开始普及,而这些地域又与契丹生活之地相近,加之这一时期契丹与中原王朝往来密切,也促进了饮茶之风在契丹游牧地区的传播。最后于公元十世纪到辽王朝的灭亡之时,这一时期随着契丹领土的扩大及封建化的逐步深入,饮茶之风气已经得以广泛传播并逐步成为一种生活习俗,而且茶饮巳影响到契丹族人的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且形成一套规范完整的行茶、赐茶等朝中礼仪,成为朝觐皇蒂、接待外国使臣、祭祀天地、民俗节日等等礼仪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1]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博物馆.河北宣化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4(08).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2.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宣化茶器契丹
漆工艺在茶器上的应用与研究
福建茶叶(2021年2期)2021-12-08 06:25:10
陶艺茶器设计风格及思想文化体现
福建茶叶(2020年9期)2020-12-22 20:57:22
疫情下 茶器行业将发生哪些变化
贵茶(2020年1期)2020-04-30 05:43:38
浅谈陶艺茶器设计风格和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
福建茶叶(2019年6期)2019-01-07 15:18:00
“一国两制”由契丹人首创?
红土地(2016年12期)2017-01-15 13:47:01
若干契丹大字的解读及其它
女真文“契丹”考
凤翥契丹
沧海桑田宣化城
宣化影像记忆
中国摄影家(2013年8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