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石头记》看吴趼人的儒家思想

2017-11-25 05:42
长江丛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石头记贾宝玉儒家思想

尹 莉

从《新石头记》看吴趼人的儒家思想

尹 莉

晚清社会黑暗腐朽,摇摇欲坠。深受儒家传统道德文化影响的小说家吴趼人在其小说《新石头记》中借贾宝玉遂“补天之愿”,寄希望于儒家的传统到的文化救国,达到大同社会的理想境界。

《新石头记》 吴趼人儒家思想

吴趼人最奇特的小说,应是上海改良出版小说社1908年印行的《新石头记》。但这部小说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许是因为这部小说自初版以后从未再版,因此影响不大。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先生仅简略介绍:吴趼人“又为《指南报》作《新石头记》”。在《晚清小说史》中,阿英先生也略微提及:“《新石头记》四卷四十回,其第二卷,写庚子事变前后的北京情形,指摘义和团甚多。在写庚子事变上,吴趼人是没有得到像忧患余生《邻女语》那样的成功。”但作者却视之为得意之作,曾称 “兼理想、科学、社会、政治而有之者,则为《新石头记》”。笔者认为,《新石头记》中生动地体现了吴趼人的儒家思想。

一、“补天之愿”——积极入世

儒家提倡积极入世,经世致用,施展自己的才学,实现自己的抱负。“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吴趼人作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文人,自然是“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大有作为。而他当时处于的社会环境,是民不聊生、百业待兴,老百姓水深火热,统治者昏庸腐朽,这对于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是痛心疾首的。吴趼人空有抱负,报国无门,只有借助手下的生花妙笔来施展自己的才学。“天”出现漏洞需要修补,社会国家出现“漏洞”也需要人来“补”。所以贾宝玉的这块通灵宝玉来到人间,以期大施身手,完成自己“补天之愿”。吴趼人借助贾宝玉之眼,在小说的前半部分重点描述了晚清的黑暗、腐朽,以及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罪恶行径,反映了晚清的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痛疾以及时代的风俗人情。宝玉在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特别是经济上的控制时,感到“补天”的迫切性。第4回中宝玉看见在长江航行的西方轮船,他说:“既是中国的船,为什么用外国人驶?”第9回,吴趼人借宝玉之口痛斥了官吏的昏庸误国,这实际反映了作者的痛心疾首,强烈地感觉到作者迫切地想改变现状的愿望。因此,贾宝玉的“补天之愿”其实就是吴趼人的救国之愿。儒家的入世、以天下为己任思想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展现。

二、“文明专制”——道德救世

如果说前半部分是对现实的批判,那么后半部分就是对理想的讴歌。通过宝玉的眼睛,给读者描绘了一幅理想世界的“蓝图”——“文明境界”。在这个文明境界里,没有丑恶,没有犯罪,没有腐败,一切都尽善尽美。“文明境界”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好的成就呢?作者借陪同宝玉游览的老少年之口道出了原委。

在内忧外患面前,在比较了各种政体之后,吴趼人认为只有“恢复我固有之道德”,用儒家传统道德来教育人们,治理国家,才能摆脱中国落后的现状。“以仆之眼,观于今日之社会,诚岌岌可危,固非急图恢复我固有之道德,不足以维持之,非徒言输入文明,即可以改良革新者也。”儒家传统道德被他视为救国的良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吴趼人,自然深知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他看来,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平明百姓,都要做到“仁”。统治者要仁爱,爱自己的子民;普通百姓也讲求仁义,互相关爱,这样才能天下太平,繁荣昌盛。对内要就求仁义,对外同样要以“仁”为本。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吴趼人的仁义观。

三、“万国和平会”——大同理想

孔子在《礼记·礼运篇》给我们描绘一个“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与道家“小国寡民”式的理想境界不同,孔子的大同思想强调的是人伦关系与道德修养,体现了浓厚的普遍性的德化意识。大同理想成为后来文人的思想寄托,被多次描绘。如陶渊明的“桃花源”,成为大同社会的典范。在《新石头记》中,吴趼人也给我们描绘了自己的大同理想——全人类和平,各国一律平等,世界大同。“文明境界”的政治首脑东方文明的理想,就是组织一个真正的文明国,让那些假文明国看了自愧,而后虚心学习,不动兵刃,消除强权,天下大同。与孔子大同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吴趼人同样是寄希望于道德修养,东方文明做会长即是作者希望用儒家传统道德来感化世界,最终实现了世界大同。

吴趼人的《新石头记》中描绘的理想世界的蓝图,体现了作者拯救祖国危亡、使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但这注定是实现不了的,后来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作为一个有良知、深受儒家道德文化影响的文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有这种设想是无可厚非的。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8篇·清末之谴责小说,《鲁迅全集》第8卷,第248页[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吴趼人.吴趼人全集(第三卷)[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299.

[3](宋)朱熹.大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56.

[4]胡全章.传统与现实之间的探询——吴趼人小说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84.

(作者单位: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尹莉(1979-),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石头记贾宝玉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红楼梦》中谁得过“玉”的好?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李一氓工作情景与《石头记》题诗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重读〈石头记〉》书评
绵阳市图书馆孙桐生自藏《绣像石头记红楼梦》初探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