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不容“水分”

2017-11-25 03:10:17万石
共产党员(辽宁) 2017年8期
关键词:作假不容实绩

◎文/万石

脱贫攻坚不容“水分”

◎文/万石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代表们认为,这个提法观照现实,有利于挤掉脱贫攻坚中的“水分”,确保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无疑是一场硬仗。但在现实工作中,有的地方只考虑“输血”不想着“造血”,为了追求短期政绩,缺乏长远规划,不通过改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面貌,而是通过在数字上掺水作假,搞“假脱贫”“数字脱贫”。

贫困并不可怕,怕的是假扶贫、假脱贫。一些地方的脱贫数据水分多、实绩干货少,究其根本是急功近利之下的政绩观的扭曲。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现在面对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毕竟产生贫困的根源各有不同,“病因”不同,“药方”就不能相同。必须注重实效,正视贫困现实,科学精准施策,切忌盲目定指标、下任务,更不能为抢进度玩“数字游戏”。

各级各部门在攻坚克难期,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实事求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绝不能粗暴地把压力转移给基层干部群众,而要以“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寻找脱贫致富的“良方”。同时,对脱贫成效要实行严格评估,通过实施“回头看”,挤掉脱贫数据中的水分,通过推行脱贫成效第三方评估,让各种花样的假脱贫难以藏身,通过落实倒查机制,公开举报渠道,对“掺水作假”者予以严肃问责。只有这样,才能倒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感、使命感,以最大的热情、最得力的举措创造减贫脱贫的实绩。

猜你喜欢
作假不容实绩
人才测评的“伪装者”
——人格测验作假研究述评
“疫”不容辞勇担当 履职尽责克时艰
人大建设(2020年3期)2020-07-27 02:48:38
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 学以至用出实绩
中国盐业(2018年18期)2019-01-14 01:17:12
善用“小事”谋“实绩”
人大建设(2018年5期)2018-08-16 07:09:02
个人卫生不容小觑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06
法不容篡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6
史上最严环保执法不容“耍赖”
公民与法治(2016年6期)2016-05-17 04:10:25
让实绩主导“上”“下”
党员生活(2016年2期)2016-02-25 10:33:34
还敢作假
值得书写的昭通文学实绩
西南学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