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大对执政党建设的启发

2017-11-25 00:21◎段
唐山文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建设

◎段 敏

中共八大对执政党建设的启发

◎段 敏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历经艰难险阻,到2017年,已走过96年的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顽强抗争,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曲折前进,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重大贡献。

一、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民主革命时期,先后召开了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大”宣布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二大”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三大”做出了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决定;“四大”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之后,又于1927年、1928年相继召开党的“五大”和“六大”,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意义最重大的一次会议。

七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初步建立,各项经济建设活动有序展开,并取得显著成效。此外,中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使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这也为我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营造了相对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还缺乏经验,这对于执政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这种条件下,中共八大会议的召开显得尤为重大。

(二)国际背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封锁与孤立,只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给予资金、技术上的建设支持。1924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列宁去世后,斯大林上台执政,成为国家领导人,同时也成为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之后又一位公认的社会主义领袖,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间具有较高的权威。中国共产党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非常尊重斯大林的权威,对斯大林的建设思想和苏联模式深信不疑,甚至不考虑中国的现实国情和社会实际情况,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直接引用苏联模式。

这种照搬形式一直持续到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秘密报告”,用大量文字篇幅批判揭露斯大林思想的弊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深受触动,开始反思之前一味照搬照抄斯大林思想的建设模式,逐渐认识到过去工作中的不足,扔掉了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套在中国共产党手上的枷锁,解放思想,开始独立思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促进了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思想上的醒悟,开始对过往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和深刻反思。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一文,提出在“以苏为鉴”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国内外一切有生力量,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中共八大的准备与召开,会议指导思想的转变和解放,以及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路线,都深受苏共二十大会议的影响。

二、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一)全面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党的工作重心进行转移的决定

中国八大分析了国内社会状况与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除台湾地区之外,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革命战争已经取得胜利,中华民族获得了民族解放和独立;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已经消灭殆尽,中国社会已不存在压迫和剥削,各民族团结友好。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充分表明我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必须着眼于主要矛盾,将我国建设成拥有较高工业水平的现代化国家。

(二)制定一系列经济、文化建设方案

中共八大会议在“三大改造”工作基本结束,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完成的情况下,提出在国内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会议总结了我国过往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吸取苏共二十大的经验,提出开展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任务:继续以重工业为主发展国民经济,扩大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努力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培养建设性人才,不断增强国防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八大在会议上支持党中央提倡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总方针,会议认为,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仅要快,还要保持平稳,之所以要快,是为了要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要平稳,是为了避免脱离正常经济发展的轨道,增加人民负担,计划无法完成。

(三)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中共八大指出,伴随农业、手工业、商业三大领域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经济成分。为了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依据陈云等同志的意见,必须要建立健全我国国民经济体制,主要内容是:在工商业生产、经营方面,建立以国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带有一定个体经营的体制;在生产计划方面,以计划生产为主,自由生产为补充;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四)制定文化艺术科学事业的发展方针

实现文化艺术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促进科学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中共八大将毛泽东提出的“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方针直接写入会议文件,使“双百方针”正式成为文化科学艺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我国科学文化领域结出硕果打下了思想基础。

(五)制定扩大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决策

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转变、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际苏共二十大的召开给中国共产党人带来了无限的反思,中共八大会议在这种国内外背景的影响下对人民民主和专政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周恩来同志在会议召开之前就已明确表示,我们当前的人民民主专政应该是在继续坚持专政的前提下,扩大人民民主;刘少奇同志在八大会议上指出,我们现在的斗争任务已经发生改变,斗争的方法和手段也要随之变化;董必武同志也在发言中强调,国家要加强法制建设,健全不完备的法律体系,坚决依法办事,追究法律责任,提高执行力度,使法律的权威深入每个公民心中。

(六)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地位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但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着党必然面临各方面的考验,党员同志也面临着进一步端正党性和抵御不良风气诱惑的问题。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地位的不动摇,必须要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首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其次,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切忌脱离群众,奉行官僚主义;第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个人崇拜主义思想,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

三、中共八大对党的建设的启发

中共八大着重分析了我国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国际环境,明确提出了我国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就是在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坚定走和平外交的道路。我们国家不仅要调动国内的一切积极力量,而且要团结国际上的一切积极力量,为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营造相对稳定宽松的外部环境,和平外交的外交思想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原则,使我国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中,较好处理了纷繁复杂的国际事务,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肯定,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交往中掌握了主动权与话语权。

中共八大吸收苏共二十大的经验,从固化的斯大林模式下脱离出来,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全党全国人民勇于实践、总结经验的真实体现。中共八大会议上制定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战略内含创新精神,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夯实的理论基础。受时代条件的约束,党和国家一直以苏联道路为模板,缺乏独立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历,理论建构体系还未打上深刻的中国烙印,导致中国的建设之路充满崎岖与挑战。直至1978年,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正式恢复中共八大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换言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对中共八大会议正确决策的传承与弘扬。自此,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特色不断增强,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前进的符号,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飞跃创造了理论实践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重申他在十八大提出的重要论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本质。近平总书记这句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出发,阐述坚定党执政地位的重要性,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领导地位的认识提升到又一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其他救国道路的尝试全部失败后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富强民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但这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要看到,党在自身建设方面依然存在漏洞。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全面从严治党,从党建工作出发,确保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核心地位不动摇。

要确保党执政地位的不动摇,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上流失的“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其次,不断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纪律建设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非常重要,纪律严明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如果党的内部出现纪律不明问题,党组织就会形同散沙,战斗力与向心力大幅下降,无法凝结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第三,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环境。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活力、生生不息的建设本质,是总结世界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政党兴衰交替的深刻警示。

第四,对于腐败问题永不姑息。腐败是暗藏于执政党建设中的毒瘤,时至今日,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共产党健康发展和内部团结的最大威胁。全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加强和巩固党领导地位的本质要求,是全国人民信党爱党拥护党的重要保证。

第五,共产党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注重学习、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面对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不断涌现的新风险与新挑战,全党同志都应树立能力不足的警觉感,将积极学习、增强本领摆在第一位。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理论指引和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学习和实际践行的良性互动,在统一和互动中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

中共八大对执政党建设工作做了深入探究与思考,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党建设思想上结合新中国发展实际,初步形成了带有中国特点的理论观念,对党建理论的架构起到了奠基作用,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但是,新中国成立时间较短,严重缺乏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理论积淀与过程经历,仅仅依靠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构模式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的经验,无法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作出正确总结与整体把握。由于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八大制定的一系列正确决议未得到较好贯彻与执行,但这次会议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思索执政党建设道路的新里程。

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的巨大变革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争得民族独立的先锋队组织;是拥有科学理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头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坚守初心,总结执政经验与教训,以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姿态不断加强执政党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发展历程,中共八大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执政党”一词,在法律意义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当今世界,国家发展更趋多元开放,风险与诱惑也相伴其间,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注重中国共产党的廉洁清明,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确保巩固党的执政党地位。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430073

猜你喜欢
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建设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党”意识
柬执政党赢得议会全部席位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