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应会
我党一年来的11个新提法(下)
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人民日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
这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每年在党委常委会(或党组)扩大会议上述责述廉,接受评议。”从中可以发现原先沿用多年的“述职述廉”被“述责述廉”所取代。
据专家分析,从“述职”变成了“述责”,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仔细推敲却意义非凡。从内容侧重上看,前者侧重于叙述履行岗位职责,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后者不仅涵盖内容更广,而且侧重于责任担当,检视岗位责任落实如何。从政策导向上看,前者激励敢干、肯干、能干,只要工作干好,狭义上的政绩突出,可以“一俊遮百丑”,其他责任落实与否可以忽略不计;后者凸显责任的岗位属性和落实责任的无比重要性,无论是工作、管理,还是经济、党建,样样责任,般般重要,不能偏废。此外,“述责”还具有倒逼的功效,述完后接受测评,“压力山大”倒逼各级各部门领导,特别是“一把手”树立更牢固的责任意识,把落实责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党风廉洁建设一词最早出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新闻发布会上,吴玉良副书记的答记者问中,后来一再被提及。但蹊跷的是,党内监督条例还沿用党风廉政建设一词,而最近的中央纪委权威解读中,也多次使用党风廉洁建设。总之,关注近期反腐形势变化的朋友可能发现,在中央纪委发布的文章中,过去我们熟知的“党风廉政建设”,越来越多地被新的表述“党风廉洁建设”所替代,其中是否有深意?有媒体指出:这绝不仅是一个字的变化,而是意味着,廉洁将不仅仅是“党”“政”两个系统的工作,更将拓展到所有的公职范围;甚至是与公权力、公职人员打交道的整个社会,未来也许也都将纳入到这一范畴。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些年来充斥媒体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精造”“工匠精神”,如今成为决策层共识,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显得尤为难得和宝贵。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