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7-11-24 03:42宋增福,章佳敏,张也,张庆华,彭孟凡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6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宋增福,章佳敏,张也,张庆华,彭孟凡

摘要:双语教学是指用外语作为教学工具,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切换,成为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环境微生物》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本人在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以教材的选择和编排、课堂活动的设计等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6-0239-02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材使用、课堂讲授、课程考试等教学环节同时使用汉语和非母语(一般指英语)并以外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教学活动。即用外语作为教学工具,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切换,成为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1]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培养高素质的环境科学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意义重大。从2008年伊始,笔者就一直从事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工作。从2013年开始,将双语教学模式应用于环境微生物课程的教学中,既可以跟踪国际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前沿,讲授最新的专业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专业外语的水平,为他们日后熟练查阅原版英文书籍和外刊提供基础。本文基于本人的教学实践,以教材的选择和编排、课堂活动的设计为重点进行探讨,希望对环境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提高有所帮助和贡献。

一、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

国内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分为渐入式、过渡式和沉浸式。无论采取何种双语教学模式,都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外语接受能力,都是要使学生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实现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的双重收获。[2]考虑到环境科学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这门课之前从未接触过微生物领域的专业词汇,笔者选择了渐入式的双语教学模式,由浅入深,旁征博引。课件中以英文为主,专业词汇或较复杂的语句配以中文翻译或者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授课讲解时,英文所占比例尽量把控在30%以上,具体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馈做适当的调节。

二、《环境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教学设计

1.教材的选择和编排。双语教学模式中,教材的选择中使用英文原版书籍是最佳的选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过外文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西方专业教学思路,规范的专业内容表述和丰富的前沿知识。让学生在专业知识获得的同时,更深切地体会到双语教学带来的收益和变化。但是原版教材直接应用存在相当大的困难,除了价格昂贵同学们难以承受以外,原版图书的购买也不会像国内教材的征订一样简单易行;而且因为外语水平的限制,特别是非外语专业的同学,在课时范围内要求学生阅读完整原版书籍并不切合实际。为此,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借阅了学校图书馆Ian L.Pepper,Charles P.Gerba and Terry J.Gentry主编的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Third Edition)从中选取了其中的几个重点章节片段,作为教程参考。该书内容翔实且重点突出,结构清楚完整,配图生动丰富,能为环境微生物的教学提供系统性的基础知识。不仅如此,此书文字流畅,句子结构以简单句为主,适合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学习。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选用浙江大学郑平教授的《环境微生物学》作为主讲教材,实现主讲教材和辅助教材间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丰富了教材的参考资料。

2.课堂活动的设计。环境微生物学专业词汇较多,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加之双语教学,加大了理解难度,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活动中,注重教师与学生活动的配合与互动,教师要善于结合讲与练,学与用,班级、小组和个人活动。设置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设置合理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敢于用英语回答。笔者结合本章学习内容及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寻找资料,合作交流,并提交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鼓励学生尝试在课堂上用英文进行汇报,促进深层次学习的进行。如此,课后提供了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课上提供了学生充分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环境微生物这门课的学习热情,还提高了他们的英语表述能力和自学能力,开拓了思维和眼界。

3.作业的布置。布置硬性的预习作业,即阅读10页左右的原版教材,并摘录下不熟悉的词汇,每周交一次摘录本,评分并以5%的比例计入最终考核成绩。由于调查显示,学生认为最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是专业词汇和背景知识,提前让学生自学这些词汇,为学生上课扫清了屏障,才不会在上课的时候由于太多陌生的专业词汇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3]课后作业以简答题为主,数量不必多,2、3道即可,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理清课程线索,构建知识框架。

三、课程双语教学的启示

1.双语教育不是重点,教育内容才是重点。双语教学是一种教学的形式,但是作为教学目的必须明确。教学形式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更前沿的环境微生学的知识,通过双语教学的加强,让学生能够自己阅读环境微生物学相关的科研资料,从而更好地去了解国内外环境微生物学的动态和前沿。因此,教学的方法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要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呼应,突出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不能仅仅为了双语教学而双语教学,到头来不但学生的英语能力没有提升,反而让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与心理,导致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也没有掌握,成为教学上的“邯郸学步”,那就得不偿失了。

2.双语教学要与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匹配。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国际化重要途径。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英文接受水平。我校的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的启动是从2013年开始的。2013级的学生以二本的成绩入校,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相对落后,英语四级通过率较低,仅仅有个别学生参加了英语6级的考试,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双语教学是非常困难的,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差,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随之2015年改为一本招生后,学生的入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愿望得到相应的提升,再推动双语教学相对容易。因此,双语教学要注意学习的对象,进而灵活设定。

3.学生的预习环节是完成双语教学重要环节。双语教学中遇到的生词较多,课堂的教学内容任务重,如果单纯以课堂教学来提高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难度。预习环节提前对课程内容加以了解和熟悉,可减轻上课时的负担,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4.PLB教学方法有利于同学参与课程教学。PLB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便于同学的集中思维,提高上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的效果。

5.双语教学要提高教师对外语和知识的总体驾驭能力。在三年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上好双语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英语表达能力都要高标准要求。因此,要加强对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育,才可以将双语教学落到实处,才可以真正发挥双语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贺利芳,张刚,周围,等.关于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3):54-55.

[2]曾薇,王淑莹,彭永臻.环境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87(17):69.

[3]霍春月,纪颖,赵玉玲,等.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探索及思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35(13):69-79.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