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飞,曲东
摘要: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本文旨在对特色学科内涵和特色学科建设在地方高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下一步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做出指引。
关键词:地方高校;特色学科;特色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6-0189-02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在全国高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其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我国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模仿传统名校,缺乏鲜明的特色等问题,特别是学科结构趋同,阻碍了地方高校的发展。学科专业是构成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建设水平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能力,体现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大学在追求高水平发展的时候,都会着力于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发展。地方高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要办出特色,提升办学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和地域特色的科研领域布局。加强地方高等学校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是地方大学自身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特色学科的内涵及特征
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实施方案》对特色的界定,特色学科被认为是具有长期办学基础的、个性鲜明、特色明显的学科。特色学科以在关键应用领域取得突破、学科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前列为目标,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将特色学科应当具有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一是珍贵性,特色学科对于提升本校办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地域特色资源的特色学科在专门性人才培养、办学成本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二是异质性,特色学科是本校独一无二的,其他学校没有,使本校竞争力获得极大提高;三是不能仿制,本校在某一特色学科地位独特,拥有特定的资源、人才、平台及組织等条件;四是难以替代性,没有其他学校能够予以替代。除此之外,特色学科还应该符合所在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的需要,对社会发展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特色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学科设置、师资力量、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因素。特色学科建设需要依据高校自身条件及社会需求,经过长期的沉积,进而形成的优于其他学科或区别于其他院校的优秀学科,其任务是立足高校实际,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在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上拥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团队,能够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并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获得独有的特色研究成果,促进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特色学科建设意识淡薄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许多地方高校竞相合并、升格、设置热门学科专业等,对学科建设概念不清、定位不准,只是一味地向名校看齐,希望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无视特色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缺乏个性与特色,这种盲目的追捧往往导致地方高校学科发展水平低下,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学校综合质量下降。地方高校具有特定的区域性,但是其发展定位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在学科建设方面考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特色产业服务。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在其他学科竞争中如何真正体现出优势和特色,特色学科如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等问题的解决,是地方高校发展的突破口。
(二)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定位模糊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下,地方高校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学科布局没有依据学校的实际制定,而是追求大而全,长此以往不利于地方高校的持续性发展。学科建设的水平定位与学校的层次定位应当吻合,地方高校大多数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属于教学型大学,学科大而全反而会导致学校的招生就业率下降,办学水平下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应该以地方地域文化为建设根本,紧紧围绕“立足地方、服务社会”这一宗旨,以市场需要为前提,定位适合的特色学科,而不是简单照搬其他学校的学科方向来确定自己的学科方向。特色学科不但要根据市场需求寻找定位方向,还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能够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地方高校要结合自身实力与水平,并考虑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合理地进行定位,既要继续挖掘传统学科的资源和优势,又要从“地方性”出发,谋求特色学科的建设。
(三)特色学科建设发展动力不足
我国是政府主导的重点大学制度,是通过资助重点投入的形式,调整高等教育的资源与利益分配,因此,各种高校建设资源大量倾向于重点高校,而对为数庞大的地方高校投入不够,地方高校获得的教育经费不足,获取国家级科研项目机会较少,高层次人才引进不易,直接影响了学校特别是学科建设的发展。地方高校由于忽视了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影响力不够,在当地政府面临人才、技术严重短缺时,地方高校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没能做出应有的贡献,失去当地政府的有效支持,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地方高校中存在教学人员多但合作少、研究方向分散不集中、高层次成果少、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稀少等问题,没有形成强大的学科团队,没有集中突出的学科方向,创新能力有限,竞争意识不强,特色学科建设举步维艰。
三、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的发展策略
特色学科是地方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受到诸多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学科建设中突出优势,全面提高学科水平,是地方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科学合理定位的地方高校特色学科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指出,地方高校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密不可分,高校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形成特色学科,培养学术优势,实现学术积累和学术声誉。地方高校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本地区做好社会服务。地方高校特色学科的定位应当与地方高校的功能、区域、层次等吻合,特色学科的建设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根据自身历史的积累和地方独有资源并结合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选准学科方向,另一方面要对未来有所把握,与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方向相连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与地方经济发展共生互助。地方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学科,必须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发展其地方特色,为所在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适应本地区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
(二)构建结构合理学术梯队、建立特色学科群
科研在学科建设中处于龙头地位,是衡量某一學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高层次人才更是特色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标志性科研成果的获得离不开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术大师,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中带领科研队伍占领学科制高点。地方高校除了要引进或聘请学科带头人,还需要重视学科专业后备学术骨干的培养,扩大学科建设经费,加强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国外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跟踪国内外最新学术进展,促进学术队伍的快速成长,激发团队的协作力和创造力,形成“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学科专业团队。学科群建设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学科间的渗透交叉与创新中培育学科特色,形成特色学科群,形成多学科的研究团队,为地方高校提升竞争力增添砝码。地方高校要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及战略,选准规划科研项目方向,与特色学科相呼应,通过多渠道争取大项目,从而提高特色学科的整体水平,提高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强化地方服务
地方高校具有地域特色学科的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根据地方产业特点,提炼重大科学问题,将学科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即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主动适应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战略,在地方服务中不断获取学科资源和地方支持,快速提高特色学科建设水平,实现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天恩.中国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理念创新及构建要素分析.高等农业教育,2013,(5):64-67.
[2]喻丹.高等学校特色学科战略研究.教育探索,2015,(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