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怡,林娟
摘要:高等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我国人才资源的建设发展,而微生物学是各高校生物类专业必开的一门基础课。本文以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为例,就传统教育方法和近几年新兴的网络平台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微生物学;传统教育方法;现代化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6-0181-03
2016年颁布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现代化与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研究,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因此,不断改进高等学校的教育方法,努力提升教育效果,将是备受关注并值得高校教师以及社会各界相关人士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微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必开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微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深化微生物学在高等教育中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是从事微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本文就传统教育方法和近几年新兴的网络教学平台在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做对比和分析,期望为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实施过程中寻找更合适并高效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背景简介
(一)高等教育
对于“高等教育”这一概念的理解,目前仍未有统一界定。侯怀银教授在《“高等教育”解析》[1]一文中,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和梳理,对“高等教育”给出了几种界定方法:(1)从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等关系的角度进行界定,可以有“中等教育后教育说”[2]、“中学后教育说”[3]、“第三级教育说”、“普通教育后教育说”[4]、“中等教育基础上教育说”[5]五种分级方法。以上几种说法都是以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关系为基础,形成了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并将高等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2)从高等教育特点的角度进行界定,可以分为“专门教育说”[6]、“专业教育说”[7]、“学术性、专业性教育说”[8]三种说法。这三种说法则是依照高等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对高等教育加以分类。另外,侯教授还对高等教育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高等教育对象的成熟性。一般认为,高等教育的对象都是年龄在18岁以上的成年人,这个对象群体的身心发展都趋于稳定和成熟,性格特点基本定型,智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9]。②高等教育内容的高深性。高等院校作为一个传递高深知识、探索创新学问的机构,高深知识的教与学则构成了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10],因而高等教育并不仅仅是一个组织形态,更多的还是一个高深的知识形态。③高等教育的专业性。高等教育不应简单地被认为是中等教育的延续,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高等教育有着严格的专业性。高等教育的专业性主要体现教育者、被教育者以及教育内容三个方面。④高等教育的灵活性。高等教育的灵活性表现在专业设置、授课方式和办学模式三个方面。⑤高等教育的综合性。高等教育的综合性表现在办学层次和结构、组织管理和教学系统的综合性三个方面。
(二)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发酵工程等学科的基础,微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进步有着密切聯系[11]:(1)微生物与医疗保健。日本学者尾形学在其《家畜微生物学》一书中,第一句话就是“在近代科学中,对人类福利贡献最大的一门科学,要算是微生物学了”。在文明社会中,不论是天花的消灭、外科消毒技术的建立,还是抗生素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无不与微生物学的研究息息相关,而微生物学的发展也为人类的医疗保健提供了有力支持。(2)微生物与工业生产。微生物因为其生长旺、繁殖快等特点,在工业生产上得以大规模应用,并大大促进新型生产工艺和许多新产业部门的形成。当前,微生物产生的工业产品种类繁多,除了传统的食品、调味品等,还有新生的生物能源、生物催化(酶制剂)、细菌冶金等一系列工业技术分支,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微生物与农业生产。微生物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微生物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食用菌的生产、沼气发酵等技术,都是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4)微生物与环境保护。许多微生物具有“分解者”或“还原者”的功能,因此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微生物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微生物是许多生命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基础理论问题时乐于选用的研究对象或者研究载体,在许多学说的创立中都具有重大贡献。
二、传统教育方法在微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
课程教学是高校传统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知识传递途径。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良好的课堂教学方法,把握高校课堂的教学规律,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内化课堂讲授内容,实现教学相长的最终目的。参考《高校教师应该知道的120个教学问题》[12]一书,结合笔者所授专业,我们总结了传统教育方法在微生物学课程的开展中所涉及的应用。
(一)备课
1.教学大纲的制订。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全面深入的备课能够使得教师在讲台上有条不紊、信心满满地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完整、清晰地呈现并传递给学生,反之则会导致教师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等不良后果。教学大纲是一份专业化的文档,不仅能够体现教师对所授课程的理解和态度,也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学科的内容和要求,为整个学科的开课设定一个基调,提供一个概念框架。在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制订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和内容:通过48学时的课程讲授,让学生掌握微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等)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了解其在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其次,制订具体的考勤制度、评分规则,使学生明白本门科目的学习内容及考核方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习潜能。第三,确定教学实施中的各项具体环节,例如授课时间和地点、各教学单元日期与安排等。
2.教材的选择。一本教材体现着作者及授课教师对一门学科的认识和理解,选择合理的、适合高校学生使用的教材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需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在笔者所授的微生物学课程中,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该教材知识体系完整,又较为简明易懂,适合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修读。另外,在微生物实验课上,我们选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微生物学实验》(第4版)作为参考教材。
(二)课堂授课
1.把握课堂授课节奏。教师对整个课堂讲授中的课堂节奏需要进行宏观的把握,明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感受学生对课堂的热情与否等,并及时调整讲授语速、进度,或者适时穿插课堂讨论,或者改变枯燥的讲授方法,改用更加生动活泼的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都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在讲课过程中,良好的导课、适当的教学互动以及ppt、黑板板书等教学载体的合理使用等教学技巧也需要教师们在实践中更多地积累经验。例如,在微生物教学中,对于细菌的生长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可以采用生动的flash动画进行展示,这样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知识特点,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在每一章节或者几个章节结束之后,可以给学生进行一次习题的练习和讲解,以帮助他们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知识记忆。
2.增加实验课教学比重。在微生物学课程实践教学中,我们加大了微生物学实验的课程比重,加强了学生对微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其中包括培养基的配制、显微镜的使用、革兰氏染色、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紫外诱变等实用技术。通过直接的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产生更加直观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对微生物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三、现代化网络平台在微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受到了许多行业和部门的重视。在近几年的研究中,“互联网+教育”被认为是一种不可逆转、无法回避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其中,“大规模公开线上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慕课”受到极高的关注。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慕课”具有一些十分显著的优势,例如参与者不受地域影响,只需要有电脑和网络,便能够接受各种专业课程的学习;学习成本相对低廉;上课时间可以适当灵活等等。当然,“慕课”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憾,比如由于学生众多,老师无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由于授课方式较为灵活,导致居高不下的中途退课率等等,这些缺憾都使得“慕课”并不能真正完全取代传统的教育方法。
除了“慕课”之外,还有很多免费的大学公开课资源以及各个高校自己引进的网络教育平台等,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微生物学课程的开展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慕课”或者公开课课程,预先学习所需掌握的知识,在课堂授课中就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的内化和掌握。另外,在微生物操作环节,也可以在网络平台搜索未能完全掌握的实验视频,认真对比学习,从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现代化网络教学平台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高等教育中都具有各自的优点,不应片面地舍弃其中一种,而应该对它们进行综合利用,结合二者的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侯怀银,郭建斌.“高等教育”解析[J].大學教育科学,2016,(4):21-26.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3]李科浪.“高等教育”是什么——对高等教育概念的多维解读及其意义[J].教育与考试,2009,(3):73-76,91.
[4]平冢益德.世界教育辞典[M].黄德诚,夏凤鸾,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23.
[5]金岳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1.
[7]潘懋元.高等教育学(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
[8]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5.
[9]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10:375.
[10]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11]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2]汪琼.高校教师应该知道的120个教学问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