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togloss听写法在新闻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2017-11-24 02:12迟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6期

迟红

摘要: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Dictogloss,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笔者把此方法应用于新闻英语的听力教学中,以四级真题教学内容为例,从而证明此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优势。

关键词:Dictogloss;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闻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6-0173-02

一、背景

Dictogloss作为近年来流行于语言教学中的一种新方法,目前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文章并不多,严大为在“Dictogloss国内应用研究综述”中提到:国内对此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期刊上高晓芳(1998)首次介绍了其理论基础和实验结果。梁红梅(2004)提出“整体听写活动”,张红霞(2004)翻成“语法听写”,裘广宇(2005)把其叫做“听记法”,李俊兰(2006)则译为“正常语速听写”。目前,“整体听写”和“语法听写”是学界翻译较多的。笔者倾向于翻译成“合作听写”。从2016年6月起,大学英语四级听力题型中增加了对新闻听力的单独考核。这个题型,曾是之前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一种题型,如今在大学英语四级的考试中出现,无疑会增加听力考试的难度。如何讲好新闻英语听力?简单句是新闻英语中的常见形式,但当信息量过大时,可以通过添加定、状、补的形式予以扩展,或者合并句子来达到表达更多信息的目的。

二、课堂实践

笔者按照下列步骤对学生进行课堂训练:准备、听写、重写、分析及纠正。下面用一篇短文(140词)示例来阐述如何在课堂上操作(选自2016年6月大學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听写的短文主题“but not many are able to integrate innovation into their business”向学生作必要的介绍,并对短文中新的词汇知识(cite sth as an example,tend to assume that,more than,a primary tool,its pointless to do sth)作简要的讲解,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对innovation一词的理解,然后播放新闻2-3遍,学生根据新闻英语的特点记下六个因素(when,what,where,who,why,how),并关注这篇新闻的语言结构,努力记下词并与同学一起讨论,最终改写出自己的新闻短文;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来分析并纠正有关语言或语法错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下列四个教学环节:

1.准备。在播放听力前,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8人)。通过听前预测(preview)让学生对即将听到的话题、背景“innovation”有所了解,引发学生对“创新对公司的成功为什么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问题的思考,以此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听的过程中能有效地记录下信息,并积极参与到后面的讨论中来。然后讲解词汇(innovation,commentary,rewards,facility,release from),特别是教师认为学生尚未掌握,并可能影响其对短文理解的词汇(business,novel products,innovation,creation),总之教师要学会布置任务,确保每位学生了解各自的任务。

2.输入。用正常速度播放短文两遍,保证在关键词上不应有停顿或重读。第一遍要求学生对新闻有个大体的了解;第二遍,学生迅速记下其中的实词(companies,importance,practical,create,rewards)或信息词汇(如:P&G,innovation culture,innovative company,high-risk ideas等),教师鼓励学生记下关键词(practical,novel products,innovation,creation)和关键句型(be able to,point out that,tend to assume that,spend time doing,it is pointless to do),以便重新构建文章。要求以句子为意群,句子之间要稍有停顿,而且两遍读的语速和停顿处要一致。

3.重塑。完成听的任务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来重新构建短文。在尽量保持原文信息的同时,还要注重篇章的正确性(如果学生写不出具体的公司,而不影响整个篇章意思的理解也属于篇章正确),力求做到语法正确、语意连贯、合乎逻辑。在讨论过程中,成员们是带着任务的:如检查语法(be able to,point out that,tend to assume that,spend time doing,it is pointless to do),看看上下文是否顺畅,短文是否符合逻辑。为了使每组活动能顺利开展,教师先不要进行语法讲解。

4.分析。教师可以用ppt将各小组学生写出的内容与原新闻对照并进行分析,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比较推理、讨论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短语“integrate into”、也可以用“put into”或者“turn into”,句型“its pointless to do”也可以用“its useless to do”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可将学生复述的内容打印出来,交给各组讨论后再进行错误分析或向学生直接提供原文进行对比分析。

三、Dictogloss听写法的优势

1.以任务为基础。它是集体的语言听写讨论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语言教学活动。它把句法、语篇和语义这三个相互联系的语言系统有机地融合起来,统一于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关注意义,还要关注形式,这对于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尤为重要,也符合大学英语新的教学《指南》中提出的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之前学生不习惯记笔记,只是去看选项,猜测答案。学生通过记笔记,一方面掌握了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重点抓信息词,从而领会、再现短文大意;另一方面通过记笔记也练就了今后编写小结、报告的基本写作技能。

2.以篇章为导向。传统的语言教学是以单句为单位的,而篇章概念的引入使其彻底摆脱了这一切。学生完成听、记、说、写的任务是建立在对篇章理解的基础上和能运用语言来进行交流。学生不能单凭听写阶段的记录,还必须学会根据语境,运用已学的时态、语态、词汇等方面的语言知识,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语法正确、语义连贯的新闻短文。最后在分析阶段,学生可以对照原文,分析其词语搭配、语法等现象,使学生学会更准确、更恰当地运用语言。

3.真实的交际活动。由于认识到了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弊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语言教师逐渐转向交际教学法。信息差的存在是交际法的实质,即对话双方若想达到交流的目的,必须从口头交流中获得未知的信息。此方法以其独特的方式成功地创造了信息差,为学生进行真实交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在学生之间、记忆与创造性学习之间故意搭建起一个信息差,信息差功能主义理论看来是交际教学法的灵魂,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动力源。信息差会迫使学生利用他们的同伴的信息高点,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从而有效真实的交际活动就开始了。

4.提供交流。在教学活动中,各小组之间组成团队,共享学习资源,共同来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准备阶段、教师朗读、全班讨论中也保持互动。学生的语言水平有高有低,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学生通过不断的沟通、协作,多了一份自信。即使有的学生不能完全听懂短文,他们也能收集一些有用信息,努力获得与其他同学交流的资本。随着语言的运用和有效的反馈,学生自主的修正以及教师的点评,使语言交流的质量随之也提高,从而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也随之提高了。

5.教学与评估同步。它一方面检测了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另一方面又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内容没有掌握,一个有效的教学与评估的平台就搭建起来了。在重新改写阶段,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得到加强。学生通过分析和改错阶段,进一步理解哪些语言选项是最适合目标语言的。最终,一个自由的、实验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由此而产生了。

参考文献:

[1]高晓芳.Dictogloss——寓语法教学于听说写之中[J].外语界,1998,(04):33-37.

[2]卢易.合作听写活动(dictogloss)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08,(08):82-84.

[3]张红霞.语法听写——在课堂互动和显性二语知识练习中學习写作[J].课程教材教法,2004,(09):43-47.

[4]鲍冬娇.语法听写与外语习得相关性实证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7,24(01):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