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改霞
摘要:榆林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孕育了丰富的精神资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运用的教育资源。鉴于此,高校务必要主动把握好两者的共通性,把弘扬传承榆林红色文化与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整合互动起来,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大众性、时代性与民族性。
关键词:榆林红色文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6-0043-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至关重要,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榆林红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的主要分支,要求高校将榆林红色文化资源主动融入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中去。笔者拟在诠释榆林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逻辑关联的基础上,弘扬继承榆林红色文化,创新发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途径与对策。
一、榆林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逻辑关联
榆林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养分,能够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丰富的教育內容、教育理念、教育形式[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作为一种文化和价值观的教育,能够为榆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很好的场域与机会。因此,榆林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具有很多的关联性。
1.榆林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内涵、价值。榆林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榆林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文化和创造的宝贵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的总和。榆林孕育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极其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是陕北革命的策源地,是陕北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至高性、唯一性,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榆林是陕北革命的策源地、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全国抗战的大后方、建设抗日民主的模范根据地和中国革命的转折地。从价值视角分析,榆林地区红色文化具有诸多的功能与作用,一方面能够丰富红色文化和促进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能大力推进全体国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立足民族传统、历史背景、文化积淀来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榆林学院地处榆林革命老区,拥有大批红色遗址遗迹和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这些厚重的红色文化,正是中国革命传统文化与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延伸。
2.榆林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相关性。榆林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多方面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榆林红色文化资源为榆林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提供很好的教育素材与天然载体,可以提升与开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境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需要诸多的教育资源,比如现代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各个地方的红色文化、网络媒体等都可以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一定的便捷与教育资源,其中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革命性和极强的先进性,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培养注入红色基因。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培养为弘扬与发展榆林红色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与现实场域。榆林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需要诸多的发展场域,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创业就业教育、专业学科教育等都是不同语境的教育场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程,能够为弘扬与发展榆林红色文化资源提供很好的运行场域。
二、弘扬与传承榆林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路径
针对目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现实场域存在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发展不够的诸多问题,作为榆林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榆林学院更应该把握好榆林地区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内在联系,从培养理念、内容、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机制,以此形成榆林红色文化弘扬发展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良性驱动的发展态势。
1.吸收榆林红色文化的正面教育理念,不断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理念世界。这就要求榆林学院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时,务必要分析榆林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成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养理念层面的要求,坚持阳光教育的理念,从正面视角开发榆林红色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资源,注重积极向上的教育方向把控;坚持整合互动的教育理念,注重榆林红色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理念、内容与主体、载体等的整合协调;务必贯彻科学和系统的培养理念,力求遵循榆林红色文化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等,特别注重系统理论指导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发展,主动吸收榆林红色文化的新鲜成分,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内容体系。
2.挖掘榆林红色文化的教育养分,努力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项目与内容。这就要求榆林学院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时,务必要分析榆林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内容体系层面的要求,挖掘榆林红色文化对公民个体层面要求的内容,努力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对大学生个体的要求;挖掘榆林红色文化对国家层面的要求,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价值取向的要求;挖掘榆林红色文化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要求,以此努力充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项目与内容体系,以便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公民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国家价值观。
3.开发利用好榆林红色文化的载体,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途径多样化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时,务必要分析榆林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价值观培养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养形式层面的要求,充分发挥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榆林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政“4+1”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在课程建设和教材修订中强化榆林红色文化的内容,并积极编写符合榆林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本教材;充分利用榆林丰富的红色资源的现场,大力开展“情景体验式”教育,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实际;充分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采用课堂内外的实践教学和现场教学方式,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践行化运行;充分开发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构建榆林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网站与平台,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网络化、信息化发展,以此不断扩大榆林红色文化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覆盖面、惠及面。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长期工程,有必要借鉴各种文化的有益成分。榆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恰好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具有革命精神特质的教育资源和大众特色的教育载体。目前重要的是,榆林学院应该把握好两者的默契性与内在的关联互动性,把榆林红色文化文化弘扬传承与开展榆林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机整合融合起来,以此不断创新整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理念、内容与形式,从而真正提升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与价值的双重自信自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1).
[2]吕涛.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1,(26):58-59.
[3]何其鑫,向国华,余雪源.红色文化资源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3,(10):23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