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站在世界巅峰的“白帽黑客”
□杨阳
上高三时,陈良迷上了黑客。一起为高考奋斗的同学们不知道,这名学习尖子早在高一就开始尝试破解软件。父母禁止陈良使用电脑。在长辈的眼里,高三这个时间节点对孩子来说,是决定未来的时刻。倒腾电脑的时间少了,但迷上电脑技术这件事让陈良找到了兴趣,上海交大信息安全学院成了他的高考第一志愿。本科毕业后,他顺利考入复旦大学攻读软件工程硕士专业,高等教育的校园遂成为陈良黑客生涯的起点。
大学毕业后,陈良的第一份工作是担任微软安全响应中心高级安全分析员。在别人看来枯燥的工作,在他眼里却是精彩无限。在这里,陈良接触到了大量实际应用中的真实漏洞和系统问题,并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2011年,陈良和小伙伴们离开微软,成立了碁震(上海)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Keen)。八个志同道合的同伴凑了几十万元启动资金,在浦东租了一间六七十平方米的民宅,开始创业。他们专做高级别的安全信息研究,彼时,类似业务的公司全国独此一家,主要是为互联网和软件厂商测试系统安全,提供解决方案。
虽说物以稀为贵,但和黑客产业链相比,走正道的陈良赚钱不易。“我曾经向某公司通报了自己发现的漏洞和补救方法,对方连公开致谢都没有,私下发条短信‘谢谢参与’就已经算是靠谱的了。”还有一件事情让陈良感触尤深。一个同事向国内某互联网巨头公司告之其播放器存在安全漏洞,并提供了解决方案,该公司给那位同事的最终奖励是一万元。要知道,若他将漏洞和攻击方法抛给黑客产业链,酬劳或许是100倍,甚至1000倍。若是这样,产生漏洞的公司可能要承担的损失,至少要以千万元计。
由于待遇不高,陈良的大学同学们纷纷转行,毕业后真正从事信息安全的仅两人,如今只有陈良一人了。初夏的上海潮湿闷热,处于一楼的办公地点时有老鼠出没,八个“技术宅”白手起家,苦中作乐,愣是把公司撑了下来。几年来,这支团队调查和处理过超过两千起国内外信息安全危机。
这群“技术宅”各有所长,有人擅长攻击,有人擅长补漏洞,有人擅长做信息安全产品。“我更喜欢研究进攻,这也符合我的性格。”陈良说,在原先的工作单位,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民间的漏洞汇报,把它们处理后再报给公司;而现在可以主动地去寻找漏洞再研究防护方法,原先只能帮着造盾,现在连最好的矛和盾一起生产,成就感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世界黑客大赛Pwn2Own由微软、谷歌、苹果等全球知名软件厂商和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赞助,提供最新版本最安全的主流桌面操作系统、浏览器和应用程序作为攻击对象,各参赛队所使用安全漏洞和攻击手段的技术细节,只会被反馈给相应的厂商,供其发布漏洞补丁。为鼓励技术创新,赞助商为所有项目的获胜队提供了奖金。
2013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Pwn2Own比赛中,科恩团队用30秒钟攻破了苹果手机iOS7.0.3系统,成为中国在信息安全领域的首个世界冠军。
2014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Pwn2Own比赛中,苹果的桌面操作系统MacOS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了未被攻破的纪录。
比赛中,陈良仅用时15秒钟就攻破了苹果桌面系统MacOSXMavericks10.9.2,用时20秒钟攻破了微软桌面系统Windows8.1。他是参赛选手里唯一成功攻破目标系统的人,也为科恩团队又一次在国际同行面前赢得尊重。
陈良已经成为了漏洞利用方面无出其右的大神。2015年,陈良所在的团队第三次参加Pwn2Own,连续攻破IE环境下运行的Flash与Reader两大插件,拿下两个冠军。
2016年3月15日,陈良和队友们又踏上了飞往加拿大温哥华的飞机。但三年五次夺冠的历史并不意味着稳操胜券,因为Pwn2Own有着近乎“变态”的赛制。2015年,参赛者只要在半小时内攻破浏览器就算成功,但2016年只有15分钟,这对攻击的稳定性要求更高。
这次,陈良将攻击目标锁定为苹果桌面Safari浏览器和微软Edge浏览器,并于比赛前三周完成了第一套用于比赛的方案。不幸的是,赛前一周多,苹果发布了最新的补丁,陈良下载安装后发现,此前科恩团队找到的两个漏洞不见了。
除非发现新的漏洞,否则只能退赛。没有时间苦恼,科恩团队的成员开始尝试寻找新的漏洞,一个成员甚至把床都搬到了办公室。直到第三天,他们发现在苹果系统的视频渲染程序中,当两个锯齿重叠的时候,会发生微小的计算错误。陈良难掩兴奋,不停地拍着桌子喊道:“有了,有了。”
在飞往温哥华赛场的飞机上,陈良还在写着代码。最终,陈良所在的战队拿下四场比赛的单项冠军,获得满分,成为这一顶级赛事史上第一个获得“世界破解大师”称号的战队!
黑客群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黑帽”,把系统漏洞兜售到黑市上,谋取巨额利益;另一种则是“白帽”,把系统漏洞提交给厂商,让厂商及时修复漏洞,从而保护用户信息。陈良和科恩实验室是我国最知名的“白帽黑客”团队,也是全球发现并报告安全漏洞最多的安全研究团队。
即使摘下了“世界破解大师”的头衔,陈良和队友们的生活依然如故。尽管在业内早已声名赫赫,但真正理解陈良和他的伙伴的人实在太少,不少人依旧觉得这只是一群“玩技术”的年轻人。
外人看来,这种生活不免寂寞枯燥,但陈良却非常享受。他很清楚做这件事情的初衷:“不知攻,焉知防。”研究进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安全防御,为用户提供多层保障。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随着游戏产业出现,一些人找到了赚快钱的渠道:盗号、攻击竞争对手的服务器。不需要高深的技术,一个小黑客每个月可以赚一大笔钱。在这种诱惑面前,选择金钱,还是坚守道德,捍卫技术的纯洁性?这成了“黑帽黑客”和“白帽黑客”的本质不同:前者利用技术去赚黑心钱,后者则将发现的漏洞汇报给厂商。
陈良不仅热爱技术,精通技术,更有着十足的“道德洁癖”:纵然发现一个漏洞可以在黑市上卖过百万元,但他绝不允许自己和团队成员染指这些不法利益。他穷其心志在发掘和提交安全漏洞上,更多是为了证明自己有保护整个IT产业链和用户不受黑产业侵害的能力。
在不同情境下,陈良和他的伙伴们拥有多维度的不同身份角色:在挖掘安全漏洞争夺系统控制权上,他们是“黑客”;在对IT和智能产品的应用上,他们是发烧的“极客”;在对整个安全产业链乃至IT生态圈来说,他们是“苦行僧”和“守护神”。他们以自己的坚毅和高出常人的智力,不断找出各个系统和产品中的安全漏洞并进行预警,让IT厂商可以第一时间封堵漏洞,保证了整个社会的IT生态安全运行。无论如何,做一个地道的“白帽黑客”,是陈良始终捍卫的身份。
过去几年,陈良所在的团队已经发掘出操作系统、浏览器等常用软件的安全漏洞,如今,随着智能产业、车联网、可穿戴设备等新品的发展,他们的目标已经全面扩展到整个智能物联网的安全漏洞发掘上,从人人皆知的特斯拉汽车,到细分专业行业领域的医疗数据库……只要是跟“0”和“1”相关的IT领域,就可以看到他们的发掘尝试。陈良所在的科恩团队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提醒社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安全的漏洞可能存在于每个产品上,他们希望在没有被黑色产业链的恶意者发现之前,将漏洞找到提供给厂商更新补上,最大限度避免对用户产生危害。
陈良回忆起十多年前,哪怕是微软公司,都不愿意积极面对系统漏洞,每次遭遇黑客攻击,惯常的做法就是“道德谴责”。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信息安全,很多互联网公司有了安全应急响应中心,还设立奖金鼓励“白帽”们提交漏洞。
在黑客们的世界里,只有两件事:攻和防。陈良说:“防守要走在攻击前面,才能找到防御手段,所以‘白帽’必须要走在‘黑帽’前面。”对于陈良而言,最兴奋的时刻就是攻破系统时从位子上跳起来的一瞬间,因为他和伙伴们阻止了网络世界一次潜在的恐怖行动。尽管现实中的人们可能永远意识不到——天下无贼,正是陈良和“白帽”们纯粹而执著的追求。
编辑吴忞忞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