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童
恐怖的夜晚哪里去了
□苏 童
大约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是一个夏天的炎热的夜晚,一个男孩坐在工厂大门口的路灯光下,读一本掉了封面的纸张已经发黄发脆的小说,读了一会儿,他的脸色突然紧张起来,他的目光开始从书页中挣扎出来,左顾右盼着,然后他把自己的凳子移到了一堆下棋的人旁边去,坐在那里继续看那本书。可是下棋的人们并不安静,男孩就愤怒地嚷嚷起来,你们吵什么?你们这么吵让我怎么看书?
那个男孩就是我,我之所以记得那个夜晚,是因为那天我读着一本不知名的侦探小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和刺激,那天夜里我突然觉得空气中充满了犯罪或者血腥的气味,我怀疑远处的电线杆下的黑影是一个戴着手套的面目狰狞的凶手。一本书使我无边无际地胡思乱想,我不敢回家,因为家里没人,因为那天夜里我的平安祥和的家也突然变得鬼影憧憧。我捧着那本书滞留在工厂门口的路灯下,直到父母回来才敢走进黑暗的家门。很久以后,我才知道那本书的名字是《霍桑探案》,作者程小青。
如今看来被程小青的文字吓着的人大概是最胆小的人了。需要说明的是那是我第一次阅读所谓的通俗小说,就像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一样,它对我的后来的阅读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一本小说假如能使我无端地感到恐惧,我便觉得过瘾,我心目中的好看的小说往往就是一个奇怪的标准,能不能让你恐惧?
我几乎不看言情小说,也不看武侠小说,即使是众口交赞的金庸古龙我也极少碰手,但对于那些恐怖的故事却一直情有独钟,只是因为职业的原因,或者是因为年龄知识的关系而变得刀枪不人,有人说斯蒂芬·金如何恐怖,我拿来读竟然读不下去,哪儿也没吓着,不知道是他有问题还是我自己有问题。有时候回忆小时候听大人讲《梅花党》、《铜尺案》、《绿色的尸体》时的滋味,竟然难以追寻那样的恐惧从何而来。一切似乎只是关乎年龄和经验,大人们为什么就会忘记恐惧的滋味呢?这真是令人扫兴。
许多朋友与我一样失去了被文字吓着的功能、有时候大家聚在一起,挖空心思找乐子,最后就找到了恐惧,每个人把知道的最恐怖的事情说出来,在这样的场合里,我倒是听到了几个真正让人恐惧的故事,其中有个故事说的是文革年代的事,起初听上去是真的,说一个男人在一条僻静的小路上拦住另一个男人,一定要对方送他一件东西,另一个男人只好把身上的一块蓝格子手帕送给他,两个人就这样成为了朋友。故事再说下去就出事了,说送手帕的男人有一天按照接受手帕的男人的地址找到一家医院,发现那地址是太平间,他的朋友躺在尸床上,手里握着那块蓝格子手帕。
这次真把我吓了一跳。我一直尝试要写一个令人恐惧的故事,后来就把它改改补补地写出来了,写成一个短篇,名叫《樱桃》,让好多朋友看,结果却让我沮丧,谁也没被吓着,有个朋友直率地说,这故事必须讲,一写就走味了。
我只能接受那个朋友的看法,文字或故事已经难以让冷静世故的成人群感到恐惧,他们只在现实中体验这种情感了,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那些令人恐惧的夜晚到哪里去了?
选自《河流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