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沟村的“绿色银行”

2017-11-24 17:11杨青松高振龙
共产党员(辽宁) 2017年15期
关键词:棚子交易市场大连市

◎文/杨青松 高振龙

郑沟村的“绿色银行”

◎文/杨青松 高振龙

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党支部。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只要有规划,有措施,真抓实干,群众拥护,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习近平

了不起的交易市场

“五一”刚过,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郑沟村村民刘喜普和老伴开着三轮车拉着40箱共1000公斤的冷棚桃,赶到郑沟村年初新建的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棚桃交易市场,以每公斤16元的价格全部卖给了前来采购的北京客商。拿着厚厚的一沓钱,老刘说:“俺家的冷棚今年能结3500公斤桃子,不用出门就能卖5万多元。可是前几年,卖桃子得自己一个人跑销路、找客户,费好大劲还卖不动。今年好了,有了棚桃交易市场,不管有多少桃,不用出村就能卖出去,再也不用愁销售,而且供不应求,价格也挺好。”

以前,各家各户的棚桃对外销售,都是村民自己找销路,卖价也不高。经过村“两委”班子多方努力,今年终于与大连吴明果业物流公司签订合同,在郑沟村建立专门的棚桃物流交易市场。刚刚开春,棚桃交易市场就热闹非凡,停车场上停满了厢式大货车,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石家庄等全国各地的客户忙着收购棚桃。

在8号交易厅里,一位来自北京的客商介绍,他是通过吴明果业物流公司介绍来郑沟村采购棚桃的,今年来这里已经是第三次了。这里的桃子个大、味正、价格合适,最重要的是这里民风朴实、物流方便、营商环境好,各地经销商都愿意到这里来批量采购。

每个棚子都是“储钱罐”

登上村北的山坡,回望山坳里的村庄,白茫茫的桃棚连绵起伏、整整齐齐,一眼望不到头。村党总支书记王常海说:“这可是俺们村的命根子,一个棚子就是一个‘储钱罐’,这一片棚子就是一家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银行’啊!”郑沟村这个地处辽南丘陵地带的村庄,有村民1700多户,5081名常住人口中有1780人直接从事棚桃生产。全村有桃棚3000余栋,占地6000亩,2016年产量1700万公斤,净产值可达1.08亿元,仅棚桃一项年人均收入就超过了2万元。

一个小村庄每年卖桃子能收入1亿多元,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这可是实打实的收入。王常海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从1997年种植棚桃开始到现在,棚桃给村民带来的收入累计可达10亿元。村里种桃大户崔治全,全家三代接力种棚桃,现已扩展成7个大棚,总投资70万元,每年最低可产桃4.5万公斤,年纯收入达50多万元。全村像他这样的大户就有16个。

如今,郑沟村村民没有外出打工的。相反,邻村的村民纷纷涌向郑沟村打工淘金,郑沟村现已成为“辽宁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国家农业部‘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村党总支荣获“大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大连市五星级党组织”等称号。

不该忘记的“带头人”

20年前的郑沟村与周边的贫困村没有什么两样,村民靠种植玉米、花生、大豆这些大田粮食作物,村民年人均收入勉强能达到1700元,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村里没有像样的路,更谈不上有什么经济作物,村民没什么奔头,赌博现象屡见不鲜。当问起郑沟村发展变化的“真经”时,王常海深有感触:“20年来,几届班子坚持下来,终于找到了一项适合本地的产业,创出了我们自己的品牌。”

老书记王福君回忆,“1997年我参加县里集训,参观了经济发展好的村,感觉坐不住了,回来立马与班子几个人商讨发展,别的村能办到的事情俺们村也能办到。大家都憋足了干劲儿。我们几个人跑到山东、吉林等地,先后考虑过樱桃、葡萄、苹果等项目,但专家分析认为这些都不适合我们村,建议我们根据土地和气候条件试种棚桃”。村干部们像唐僧取到真经一样,赶紧向村民介绍,“建一个棚需要投资1万元,当年种植,第二年就结果子,号召大家一起干”。

“从来没听说过桃树冬天能结果!”任村干部们说破嘴,多数村民还是接受不了。时任村委会副主任孙玉全回忆说,“别说群众,就是我们这几个村干部心里也没底,建一个棚得花1万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但是,话既然说出去了,我们就得豁出去。我们班子几个人先是领着各自的亲戚到外地参观学习,动员他们先干、先试,七拼八凑筹集了十几万元,终于建起了第一批‘价值连城’的14个桃棚”。

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

“别看现在村里人个个是棚桃专家,可在创业之初,谁都没有经验,掉一片树叶能心疼好几天,生怕有个闪失”。村里的老人姜思禹说,“在村干部的协调组织下,果树专家手把手教我们技术。经过一年的辛苦劳作,棚子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红又甜。14个棚收获2.5万公斤桃子,拉到城里去卖。由于口感特别好,城里人都争抢着购买。上年的投资一把就赚回来了”。

“棚桃真的能赚钱!”看到“甜头”后,村民纷纷找到村干部,争抢着要种……棚桃很快成了家家户户发家致富的“新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了过上好日子的“大奔头”。

聚沙成塔。如今,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的棚桃生产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尤其是凭借其独具的特色,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真正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城子坦街道负责人感慨地说:“过去,从腊月到正月,是郑沟村最‘忙’的时候——忙着玩扑克、打麻将;现在,从腊月到正月,仍然是郑沟村最忙的时候——天还没亮棚户们就起来干活,一直忙到晌午,扑克、麻将早无踪影,这样的郑沟村能不富吗?”

(作者单位:大连市普兰店区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棚子交易市场大连市
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何以意义非凡
半夜响起敲门声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culture
Study on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English listeningusing American TV series
善良
温暖
大连市技师学院:挂牌大连市职工技能培训实训基地
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
乞丐与汤
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