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雪
市场倒逼下的山西路径
□冷 雪
曾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困,山西既经历过煤炭“黄金十年”的辉煌,也体味过产能过剩的彷徨与困顿。市场倒逼,再遇危机。山西化被动为主动,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直面考验,阻击寒冬。
2016年,一项事关全省煤炭行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沉稳、有序、坚定地进行,由煤炭始,山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幕徐徐拉开。对于全省经济发展,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更是一次重生的契机。
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任务艰巨而复杂,对于曾经“煤炭重于一切”的山西来说,这其中有痛楚,有期待,更有坚定不移再出发的决心和信心。山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治本之策,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走出一条山西路径。
2016年,作为一个新起点,终将被铭刻在山西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上。
2016年11月28日,苗文庆离开阳煤集团新景矿已经整整一年。“下井,最多的时候能挣到五六千元,公司经营越来越困难,发不出钱,我就到太原儿子这边找了个当保安的工作。”回忆井下工作,经历过“黄金十年”的苗文庆感觉像做梦一样。
从2002年开始,煤炭行业进入“黄金时代”,吨煤价格从最初的不到200元一路飙升,作为市场风向标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在2011年最高达到853元。
拐点始自2012年。当年,全省煤炭产量达9.13亿吨,创下新高,同比增加4.7%。然而,从2012年开始,连续3年,市场需求不振,产能严重过剩,供求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煤价跳水式下跌,煤炭全行业亏损,煤企生存压力巨大。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山西首次将煤炭行业定性为“困难行业”。
煤炭行业有多难?2015年,山西煤炭企业累计亏损94.25亿元,同比减利增亏108.29亿元。山西煤炭赔着卖,外销量同比还降了两成多。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剑午认为,困扰煤炭企业的因素有很多,煤价低,成本居高不下,债务及资金问题突出,员工工资减发缓发,造成人员思想动荡,加上分流压力加剧,使得煤企经营困难,举步维艰。
全省工业有多难?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8%,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盈亏相抵后净亏损47.2亿元,1月至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达47.3%。
山西经济有多难?在“十二五”开端之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万亿元,在全国跨入万亿元梯队,增速为13%。经历断崖式下降之后,2015年,全省GDP增速降至3.1%;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2.2亿元,下降9.8%;税收收入1056.5亿元,下降6.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3%。
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一煤独大、结构畸重,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全省上下早已意识到产业结构存在严重问题。但是,转型升级说了很多年,转型的心态却随着煤炭价格的起伏而摇摆,“一煤独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时至今日,煤炭行业的局部困难演变为山西经济的整体困境。严峻的现实告诉山西:“以煤维生”的老路子走不下去了,转型升级是唯一路径!痛定思痛,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解决好煤的问题,经济结构彻底转型升级,走出新的山西发展路径,山西才有未来。
全省上下经历了结构失衡、市场剧变带来的切肤之痛,对转型发展有了更深切认识,推进转型的紧迫感明显增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于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落实在山西首要任务就是去产能,减量置换,培育先进产能,这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过的关口。2016年,全省关闭25座煤矿,退出2325万吨落后产能,为全省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山西以更长远的历史角度把握发展大势,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力促发展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改革往往需要恰当时机。当煤炭形势一片大好,煤炭的固有利益常使改革举步维艰,而当大部分煤企陷入困境,一些地方财政遇到困难之时,恰恰为改革减少了阻力,降低了成本,有利于改革向纵深推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年间,改革成效已经显现,煤价稳步回升,市场渐趋回暖,企业经营开始改善。山西煤炭产量占到全国的1/4,在这波煤炭回暖中,受益最大者是山西的煤炭行业。2016年上半年,省属5大煤炭集团减亏增盈抵消后,实现利润6500万元,减亏6600多万元。
但是,山西应当警醒,无论煤价如何变化,必须彻底丢掉对煤炭的幻想,保持定力,持续用力,彻底摆脱对煤炭的过度依赖,将煤炭去产能和煤炭的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之路,实现主动转型、创新转型、深度转型、全面转型。
历史的齿轮已经转动。从外到内,市场发挥倒逼机制;从内到外,山西主动改革转型,推动全省煤炭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结构全面升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正在压缩煤炭比例,但国情还是以煤为主,我们对煤的注意力不要分散,要做好煤炭这篇文章。
煤的问题是我省最大的省情。着力推动去产能,就是为了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让旧动能释放出的资源转换成新动能发展的条件,不断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创造条件培育新动能,进而实现新旧动能顺利转换,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同煤集团以建设晋北动力煤基地为重点,按照1个矿井、1000人、1000万吨产量的模式,建设人员少、产量高、安全高效型矿井。同煤集团的塔山煤矿是世界上设计能力最大的单井口井工矿井,年核准产能1500万吨。2016年9月,该矿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为先进产能矿井,主要指标均大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能源产业创新工程,要形成多轮驱动、绿色低碳的综合能源体系,走出山西煤炭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从采煤到发电,是我省煤炭转化的一大重要路径。
晋能集团打通产业链,在全国开创了“煤炭生产+低热值煤电厂+局域电网+智能供电+高载能产业”的“煤电网+”发展新模式,做到了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加上相对稳定的电价,促成企业投资收益最大化。
潞安集团全力推进高河乏风氧化利用项目,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并网发电9100万千瓦时,走出了一条瓦斯综合利用、低碳循环、节能减排的新路子。
“十三五”期间,山西继续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坚持输煤输电并举,积极推进晋北、晋中、晋东3个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外送基地建设工程。山西还将加快推进地面开采燃气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推进瓦斯气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重点支持煤炭企业低浓度瓦斯就近发电。
从采煤到煤化工,是山西煤炭转化的另一条重要路径。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指出,推进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关键是要抓好煤化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山西省煤化工协会老专家白玉祥将山西煤化工产业的传统优势简要归结为“肥醇炔笨油”,白玉祥认为发展煤化工,理念十分重要,现在应该将目光从原料市场转向中端的材料市场,不要总是关注低端的燃料市场,要向精细化学品方向发展。
阳煤集团投资600多亿元,布局建设了以全国最大的乙二醇生产基地为核心的九大煤化工项目,2016、2017两年全部投产后,阳煤化工产业将实现整体升级换代。
晋煤集团积极拓展煤炭产业链延伸产品化肥的市场,仅对国外出口量就相当于卖出250多万吨煤炭。同时,晋煤集团还积极构建化工产品的一体化销售平台,成功与中化化肥、中国农资等40余家客户开展合作,统一销售尿素,不断打通煤化工产品“去库存”新通道。
煤炭企业的实践充分证明,山西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充满希望,大有可为。
面对丰富资源,山西应该依托煤、延伸煤、拓展煤,用新的技术路径对煤炭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精耕细作:充分发挥煤层气储量占全国1/3的资源优势,做好、做优煤层气产业;依托我省煤炭转化的载体优势,实现煤电、煤化工、高载能这三大产业的高端化、全循环、链条式发展,加快煤炭产能转化;将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构建以化为主、以焦为辅、链条延伸、精深加工的现代煤化工体系。
专家指出,整个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正与债务扩散、企业盈利能力变化等因素赛跑。供给侧改革的窗口期,关键就在于2016年和2017年这两年。“十三五”对于中国经济转型是最后的窗口期。因此,山西一定要把握改革攻坚的关键期,全力以赴解决经济问题。
近两年,山西工业非煤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上半年,非煤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7.7%,同比提升6.1个百分点;非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8.1%,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成为我省发展势头较好的产业。
然而,回首山西调产历程,不少产业被列为新兴和接续替代产业,但真正发展壮大到能担当起接续替代支柱重任的还是寥寥无几。
即使是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第三大支柱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其重载机车、高铁轮对、大型起重机等30余种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优势,但就产业发展综合情况而论,技术力量薄弱、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发展后劲儿不足等问题也显而易见。装备制造业仅为一例,问题又岂止存在于个别行业。
所以,山西必须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为中心,全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增长方式发生重大转变,以“六大工程”为路径,构建具有鲜明省情特点的支撑多元、布局合理、链条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国产业格局中重塑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培育数字经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做大生物医药产业,走新型煤化工之路。
——实施能源产业创新工程。顺应能源革命要求,坚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形成多轮驱动、低碳绿色的综合能源体系,以能源结构优化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工程。下大力气推动“山西智造”,焦化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钢铁、铝等冶金产业推进精深加工,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因地制宜发展轻工业。
——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转型的新引擎、新支柱,加快构建立体式现代物流产业格局,健全现代金融体系,促进养老服务业与健康、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增效工程。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全国小杂粮产业交易市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职业农民,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实施“双创”孵化新产业新业态工程。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双创”基地,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产业、新业态。
2010年12月1日,山西获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2016年12月1日,整整6年时间,全省在事关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和突破。现在,需要站在时代高度开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新局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
历史经验表明,划定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是让改革达到最高效率的最好办法,越是针对性强的改革越是如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山西应对经济困难、加快转型发展的治本良策。
诚然,山西倚重煤炭已非朝夕,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不是坦途,改变既往的经济惯性更是困难重重,但我们不必妄自菲薄,我省已经踏出改革关键一步,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十三五”期间,全省务必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把转型综改建设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抓手,充满信心,锐意进取,做改革的勇者,做创新的强者,夺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胜利,满怀信心创造山西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