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王岚琪+熊振林+吴伟国+周卫平
摘要: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关乎教育教学的质量。在职业院校中,青年教师数量占到很大比重,他们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可以说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青年教师息息相关,因此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大小非常重要。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已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相比于传统课堂,学生也更喜欢信息化课堂。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要具备信息化的教学能力,并不断学习将信息化教学能力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青年教师 信息化 教学能力
教育信息化作为社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主体,必然要求教师教学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从讲授者变为引导者,当好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以结果评价转变到过程与结果评价。理念变了,任务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前是以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现在要以学为主,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主动学习。这些都要求教师要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一名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合格老师。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高职青年教师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是指年龄在40岁及以下,在高职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及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
结合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使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在信息化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能力,是一种指向实践性的能力。
二、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教师的时间、技术条件的支持、技术应用的愿景、培训和支持以及目前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我们以上述内容为研究依据,进一步结合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特点,从拥有的技术条件、领导重视程度、信息化教学氛围、合理有效的培训、个人意愿和信息化教学评价机制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拥有的技术条件
信息化教学要信息技术高度支持,足够的技术条件,是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也是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具体指教学媒体、教学设备和丰富的数字资源。现阶段,各高职学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工具拥有程度不尽相同。缺少信息化设备和资源的学校就会严重阻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二是,技术资源的有效配置,技术资源的配置是教师学生实际拥有技术资源的数量,并且要有完善的技术资源配置机制,保证教师和学生随时能用到所需设备。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些学校有足够的设备,但这些设备都保管起来,不用或者很少用。教师学生想用设备要经过繁琐的报批程序,这样必定打击教师的积极性,也严重阻碍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领导重视程度
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也和学校领导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程度密不可分。学校领导负责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领导如果能够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一定就会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采取有关措施,增强学校信息化教学软硬件实力。同时,领导也会加大信息化教学宣传力度,鼓励广大青年教师广泛参与到信息化教学之中。这些不论是从硬件支持还是政策激励方面都将有助于教师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氛围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都必须要转变观念。学校各级领导都要认识到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清除重学术研究轻教育教学,重专业能力轻教学能力,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的过时观念。要创造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条件,同时也要引导教学与科研,工作与生活,学习与教学的关系,建立完整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形成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激励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四)合理有效的培训
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要分层次有序进行,需要对各个水平和层次的教师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信息化培训不仅涉及观念理念的养成,还包括理论和技术的掌握,关键是要将信息技术和专业课程整合在一起。针对不同知识背景和学历层次的教师提供不同的学习模块来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前面讲到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能力,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加大实践力度。青年教师接受培训后,不能有效的将所学应用到课堂,要组织专业培训队伍到课堂指导青年教师实践,解决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要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为契机,组织各类校级信息化比赛,促进教师使用信息技术。
(五)个人意愿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的教學任务很重,教师整天忙于备课和上课,这样结余下来做课程的时间和精力就非常有限。而课程的信息化改造又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巨大工程,老师们都感到为难。另外,一些教师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认为传统教学也能把课上好,没有十足的必要非要信息化。最终导致教师没有很强的意愿来发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六)信息化教学评价机制
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感到为难,缺少动力,都是情有可原的。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学校要出台相应的评价机制,积极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将信息技术多的应用于课堂中,推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基本素质和能力,还要有过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青年教师肩负着教育教学的重大责任,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提升自己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争取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2]黄露.兰州大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5.
[3]王涛,吴昊.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年作家,201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