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军
“十五少年意纵横,钧台麾下早安营。朱樱琥珀千层釉,富贵佛尊万世名。堪出老牛耕地力,欣闻雏凤破云声。而今已是从心所,不易坊中易大成。”河南陶瓷馆馆长李玄同特意为杨志作了这首诗,写尽了半个多世纪来,杨志与钧瓷的故事,有生活中的甜苦,也有钧瓷世界里的小幸福。
较真的杨志
9月15日的夜晚有些微凉,距离杨志70岁生日刚好过去4个月。
杨志守在窑炉边,看着火焰直往上蹿。前段时间一直下雨,这几天好不容易放晴了,他要赶在下雨前把新作《华夏图腾·卧龙壁挂》烧制出来。天气的变化会影响到窑炉的烧制,所以现在每一步都很关键,马虎不得,不守着窑炉他不放心。这件作品本打算作为自己70岁生日礼物的,结果没赶上。
“本来计划是在生日之前完成的,但是这比我想象中的还要难。”杨志走近窑口,看了一眼,又静静地坐下。为了这件作品,他从2014年开始构思。《华夏图腾·卧龙壁挂》跟以往的作品有很多迥异之处,足以成为杨志近几年的代表作。
“70岁生日那天,很多人都是冲着我的新作来的,结果听说‘没烧成,他们开始还不信,以为是我舍不得。经我解释后,都说我太较真。生活可以将就,但这事还真得较真。”对于钧瓷,擅长造型设计、手拉坯创作的杨志眼里揉不进半点沙子。
走进杨志的私人艺术馆里,仿佛进入一个五彩斑斓的奇幻世界。在灯光的照射下,各种造型和色彩无穷变幻的钧瓷器将光线反射在墙上、地上、天花板上,呈现出流光溢彩的视觉效果,令人炫目。这里收藏了杨志数十年的大部分精品,曾不少藏家想方设法要购买这些作品,但都被他拒绝了。为此,还得罪了一些藏家。
在这些精品里,既有高达半米的大器,也有不及拳头大小的巧物,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简约。“几十年来,我对钧瓷的总结就两句话:型为本,釉为魂;宁整勿碎,宁简勿繁。因为钧釉是厚釉、动釉,依靠流动变化,而琐碎的装饰会影响它的流行性,使其变化不能过多,层次感不强。”杨志拉坯功夫高,高就高在对器物造形线条的把控。因为器物的美与丑、巧与拙、有无精气神,几乎全靠它流动的线条来表现。以上世纪80年代的《象鼻尊》为例,融合了西方雕塑和中国传统写意技法,简洁又富有生命张力。几乎每隔10年,杨志都会创作一件有分量的作品。新世纪初,以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吉祥尊》为代表;2013年,他创作出《佛尊》;2014年,在《佛尊》基础上,通过对线条更为熟练的处理,对线、面更加纯熟的运用,创作了第二代《佛尊》,并成为他目前最满意的作品。“钧瓷造形是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并非越多装饰越好,那是画蛇添足,不仅影响它的釉面,还使其缺失大气和灵气。”
经验也会成为缺点
十窑九不成。一句话道出了钧瓷烧制的难度。
不只造形难,还难在烧成。坊间流传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句话,就是讲钧瓷是火的艺术。一把火决定了它的命运,而且这把火还必须是还原火。因此烧制钧瓷不能使用电窑,因为电窑窑炉内无法形成还原气氛。杨志介绍,对火候的把控要注意不能流釉,还得防止回釉。“回釉就是指烧过了,没有釉了。”杨志解释,不过好在现在的高温剂使温度控制相对容易了,流釉和回釉现象也没那么多了。而这些都只能通过多年实践和师傅的言传身教才能掌握其奥妙。杨志能有今日的成就,还得益于他50多年的钧瓷创作经历。
1961年,14岁的杨志被安排在禹县(现河南省禹州市)钧瓷一厂机务车间干研磨陶瓷材料的粗活,后来被调到钧瓷组,师从钧瓷大家卢广东先生。杨志至今还记得师傅第一次见面时告诉他的话:“虽说拉坯(指拉碗坯)你也会,但这钧瓷拉坯跟那不一样。那是一条线,而这有弯有曲,有几条线。该用力用力,该放松放松,拉出的瓶、鼎、炉才好看,造形才有艺术感。”他视此为金科玉律,不断在“线”上下功夫,并延伸到“面”上,为他后面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3年,在钧瓷厂工作10多年的杨志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上千年来,钧瓷的环都是‘死环,缺了一点玉雕中活环的灵动。”因为钧釉在高温时不断流动,活环易黏合或崩裂,“活环”一度成为业界的技术难题。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老师傅们一副“看好戏”的眼神里,他利用休息时间,只用了3个月就创作出第一件活环作品《五孔活环瓶》。原来他给活环上的不是钧釉,而是烧成温度更高的铁朱釉,并在环与瓶的接口处垫上泥饼,经过多次烧成后,敲掉泥饼就好了。当杨志将《五孔活环瓶》捧出来时,老师傅们还不相信,像看稀奇似的,都说“这娃不简单”。“有时候经验也会成为一种缺点,因为越有经验越保守,年轻人敢想敢干,不怕输也不服输。这是年轻人的优势。”
杨志对钧瓷的另一贡献是改石膏模具为锡制模具。当时,钧瓷界多使用石膏模具,但缺点是不耐用,于是杨志改制了更稳定的锡制模具。锡制模具不仅耐用、不变形,而且更适用于异形题材的创作。但制作锡制模具的难点在于膨胀系数的把控,当锡受热,其膨胀系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爆炸,所以必须对其有一个稳定的把控。
杨志对活环耳饰和锡制模具的改进,效果立竿见影,且获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得到了广泛推广运用,并一直影响至今。
手不離泥,泥不离手
上世纪80年代,杨志创作的《象鼻尊》获得198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奖等4项大奖。这本是一件好事,可他却高兴不起来:“我连收藏一件作为纪念的权利都没有。拿,有被处分的危险;买,买自己的作品总觉得不是滋味。”后来他创建杨志钧窑,跟这事多少有些关系。
1989年,他怀揣着900元创建杨志钧窑,并烧制了第一件心爱之物——一个高20厘米的《鹅颈瓶》。刚出窑炉就被一位藏家盯上,为此不惜“三顾茅庐”,但杨志死活不松口。第四次,他趁杨志外出以1 000元的价格从杨志夫人手里买走了《鹅颈瓶》。杨志回来得知情况后,跟夫人大吵了一架。那位藏家听闻此事后,再也没有光顾过杨志钧窑。就此,一个大收藏家与一个钧瓷大师相忘于“江湖”。
虽然那时的生活很艰难,900元还是杨志四处筹措来的,那1 000元足以解决当时他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从这事足见他对钧瓷痴迷到何种程度。然而,他对钧瓷的痴迷却并未因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反而在岁月的酝酿中更浓烈。如今,古稀之年的杨志还日夜守在钧瓷创作第一线,尤其是出新作的时候,他更是不分昼夜地守着窑炉,寸步不离。他总是说:“手不离泥,泥不离手。手艺活一天不干就会生疏,况且这么多年早习惯了,闲也闲不住。”对于钧瓷制作这门传统技艺的未来,杨志的看法却不那么传统:“坚守手工制作的底线,同时也会引入一些现代设计的理念。”
杨志先后带过30多位徒弟,但目前留下来的仅有5位,其中以李胜强最为出色,已经成长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志对收徒十分“阔气”,不但不收学费,还“倒贴”生活费。杨志希望能吸引年轻人加入这支队伍,但现实情况是年轻人宁愿去城里打工,也不愿意留下来学艺。他琢磨着:“那是他们未领悟到这门手艺的价值和意义。”但真是他所认为的那样吗?或许,目前还没有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