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同构』下,在『天人感应』的影响下,用《易经》的思维方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人为主,用近似于人头的形象创造出印版书的版面。
版面左边有耳子,称“书耳”。有的版面右边也有耳子,在左的称“左耳题”,在右的称“右耳题”,还有的版面两边都有。耳子内略记篇名,保存信息。
版口也称版心,记录书名时象征人口“吞进去”,查找书名时则是“吐出来”。
版心上下各鱼尾到版框之间的距离有宽度,又长,曰象鼻。象鼻是为折叠书页而设,两个鱼尾的凹处是折叠书页的标记,鱼尾和象鼻相配合使书页能折叠整齐。
一般來讲,人的眼睛越大越好看,而书眼则是越小越好,孔大则伤脑。书眼是用以穿线或插钉的孔,书无眼或孔已坏则无法固定书,页散,无以成书。
书脑是各页钻孔穿线的空白处,即书本闭合时的右边。纸大版小则脑阔,脑阔则天地头相对高广。书脑是固定书的,翻书时书脑不能错动,书脑存在才成其为书。
这是一种文化行为,也是一种哲学思想 。在“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和”的美学创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