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露慕溪
第一次和婆婆见面时,她显得很冷淡,她对我这个外地媳妇颇有隔阂感,我对这位上海乡下的老人总觉得陌生。
我们的婚礼简单而淳朴,完全按着上海乡下的风俗,摆了一天的酒席。让我印象深刻的,除了婆婆递来的大红包之外,还有一个奢侈的马桶。马桶是大红色的,雕刻的花纹非常考究,马桶盖子不但封得严密而且颇有分量。据说这是婆婆当年的嫁妆,我诚惶诚恐地使用这个宝贝,心中颇有几分讥诮。
我很难将婆婆当做妈妈看待,她更老迈一些,没受过教育,又是乡下人。老年人的心思好难捉摸,我也懒得捉摸,和平相处便罢了。
婆婆总是在天不亮便起来,用昨日剩下的米饭炒熟了做粥,难免粥中有一些黑色的渣子,还要放一点自己做的米糕,糕上面夸张的红绿丝充满了人工色素的味道。这对我这个习惯了咖啡蛋糕做早餐的媳妇来说,颇难接受。我偶尔趁着她不注意将那些黑黑红红的东西从碗中挑去……早餐吃得忐忑而艰辛。
我受不了她大声说话的习惯,常常被吓得跳起来。老公劝我:婆婆耿直的性格对我这个媳妇来说并不是坏事,她总不会背后议论我或是使什么坏心眼,大吼大叫总比闷出病来要好。
婆婆的母亲,也就是我们的太太,那时候90多岁了,瘫痪在床。她身上没有褥疮,衣服还是香喷喷的。这都归功于婆婆的孝顺,她将服侍年老的母亲当做头等大事来做,因此她拒绝了给我带孩子。母亲的弟兄姐妹许多都借故带孙子而拒绝了照顾老人,大家更功利地认为:“儿女总比年迈的母亲更牢靠一点。”然而,婆婆常常对我说:“妈妈我总不能不管,我只有对不起你了。”
婆婆是真诚地表达她的亏欠。当然,我没有怪她,我接过了她给我请保姆的钱,让她心中不至于太不安。
每次我看到我90多岁的老太太一脸依恋地对女儿说:“妹啊,晚上你在么?”婆婆总是用极大的音量对她说:“在啊,在啊。”
那副场景,让我很感动,我真的希望太太活得再久一点。婆婆对老人的慈善与尽职,不知不觉让我对她产生好感,也拉近我们的距离。
太太去世后,婆婆搬来与我们同住。
再好的婆媳住在一个屋檐下,都会产生各种矛盾。那时候,我的儿子入园了,我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我参加健身中心的形体芭蕾课程,并且像以前单身的时候一样,做头发、SPA、美容,当然还有跟老公看电影,闺蜜们的小聚会……不知不觉中,我的生活开始丰富起来,婆婆却生气了:
“我给你带孩子这么辛苦,你去外面搞这搞那,花我儿子的钱不说,还那么花枝招展的。”
婆婆的不满传递给了老公,老公也责备我。我发现男人好奇怪——在婆媳之间,过得去,他不一定感恩,过不去,他一定记恨。
有一次,老公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我第一反应是跟婆婆大吵一次。然而我带着怒气找她时,她正在煮我最爱吃的啤酒鸭。看着满头大汗的她,我的火气一下子熄灭了,吃人家的嘴短,美食之后我火气真消了一半。
……
人家说,围城的长治久安,有个最起码的基线:不要让男人太为难。要想避免这一点,我说服自己要拎清家庭关系中的轻重缓急,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不能做。不爱婆婆没事,为了老公不寒心,我想一定要和平地来处理婆媳矛盾,让家里的气氛过得去。
一方面,我貌似听话地收敛了自己的爱美活动,另一方面我琢磨着给婆婆找点伴儿,让她的生活丰富起来。
一日,我看到居委会的“老年健美操班”招募活动。我邀请领队的刘大妈去“拉”婆婆参加(当然,我嘱咐她不要泄露是我的主意)。三顾茅庐之后,婆婆终于被这群老太太给“动员”去了。
婆婆略有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啊,每天晚上都让你带孩子!”
我大度地说:“没事,没事。白天我出去,你不是也帮我带么?妈妈,你乐感非常好,人家都说你学得快!”
在我的鼓励下,婆婆很快就投入其中,并且容光焕发。我给她买最漂亮的舞鞋和健美服,还给她精心化妆,婆婆乐得美滋滋,直夸我孝顺。参加了几次区里的演出和比赛之后,婆婆一下子找到了自信,她也发现自己可以更“美”,还能成为美丽的创造者。
在我的陪伴下,她买回了新的桌布,花瓶和沙发巾,我们对居室进行了一次“软装修”,还在客厅挂上了她演出时候的照片。下班回家的老公,一进门就叫起来:
“今天是怎么了?我走错门了么?”
看着婆婆端上来的,用各种颜色的果汁和面粉做成的“花朵馒头”,老公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自从太太生病之后,妈妈您就再沒做过这么漂亮的馒头……我可想吃了!”
婆婆高兴地说:“那我经常给你做!我真是忙啊!”
婆婆又美又忙,真心没时间搭理我那些鸡零狗碎的缺点,有跟儿子吐槽的闲功夫,还不如发呆睡一觉养精蓄锐呢。
……
别看婆婆总是数落我的不好,但那只是人民内部矛盾。当我把老公跟某客户暧昧的微信聊天记录给婆婆看时,她立刻站在我这边,把儿子骂得狗血喷头。
每天一到下班的点儿,她就催着我打电话查岗。
我嫌烦说:“不必啦!”
她却谆谆教诲,说永远不要高估男人的自律性。治本清源,防患于未然,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给自己的婚姻多上两道“保险”。人家都说上海女人精明,从“联合对外”这件事儿上我就明显看出来啦!有这样的婆婆严防死守,老公想犯点错误都难。
不知不觉中,我和婆婆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好多年。除了一起“联合对外”外,我们还一起教育孩子、经营家庭。她负责家里所有的家务,我负责孩子的教育。凡是与外人打交道的事情,哪怕是交个水电费,全是我的事儿。
我们之间的关系平淡而妥帖,不是人们感觉中“上海婆婆和外地媳妇之间水深火热的战争故事”,却是一个有进有退、有界限有狡黠、互相理解、学着去沟通的故事。
婆婆像个陀螺,总是忙个不停,我常责备她几句:“你太不爱惜身体……”或端一杯水“强迫”她喝下去。
有时候,我把一件要改小的衣服扔给婆婆,她会一边缝一边说:“你总得学一点吧,要不以后你媳妇嫌弃你怎么办呢?”
一次,我妈到我家来,看到我攒了脏衣服不洗,我跟她解释说:“我婆婆马上要从大姑子家回来了,到时候,她会帮我搞定。有些污垢,只有我婆婆有办法。”我妈妈听了皱皱眉头,又带了几分幸福感地嗔怪我说:“你这种媳妇,唉……”
每次逛街,我很自然地想给她买东西。我的同龄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对我来说,顾念她就是这么自然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也常得到她的礼物:一件亲手编织的背心、为我种的南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去大姑子家住一段时间,我便有几分挂念。我学着她说话的语气打电话跟她聊。她抱怨说:“你爸爸、你大姐都需要我。我的心像是被分割开的,整天跑来跑去。”我就学着她的语调说:“妈妈,真是辛苦啊。”婆婆便像找到知音一样,跟我大讲一通她的辛苦。
我再强调几句:“妈妈你能干啊!”婆婆马上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没几天就又住回来啦。
我大姑子嗔怪她:“在我家享清福你不会!就喜欢给儿子媳妇做牛做马!”
她一边忙碌,一边笑着说:“这就是我的命啊,没办法!”
你看,我婆婆就跟绝大多数中国老人一样,千辛万苦都不怕,只要有人理解、有句称赞、有番掏心窝子的沟通就分分钟“满血复活”啊!
闺蜜都羡慕我:“像你这么好命的媳妇真不多,婆婆从不干涉你自由,容让你在家‘好吃懒做,她还给你做倒贴的保姆……”
我想我的好命源自于我婆婆的善良与知足。她的好,激发了我的好,更激发了我们家的好。
我想:孝道真不是一种规条或要求,而是让人性中那一点点善良和恩慈感动人心,并且传递下去。我们婆媳之间平淡到不能再平淡的温情,大概源于此。编辑/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