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迎
当我们说一个人活得自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在夸赞这个人。怎么叫活得自然呢?简单说来,大概主要是不装吧!如果再展开来想一想,人要活得自然,是不是也应该包括住得自然呢?一个人生活在一个“装”的建筑里,会不会形成“装”的习惯呢?
苹果公司建造了一处新的办公楼,花了50亿美元,取了一个很别致的名字,叫做“苹果公园”。这是一栋四层建筑,里面将种植9000棵树木,给身处其中的人们一种置身自然的感觉。据专家说,这样贴近自然的环境,可以使人更健康、更愉悦,并且有更高的创造力。
不叫“苹果大厦”,而叫“苹果公园”,这代表着一种趋势,预示着一场革命。不只是手机革命,也是家园革命。人类到了重新思考自己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时候了。
人们常说,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可什么是进步呢?人们创造能力持续提升,创新成果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多,并因此越来越脱离自然,越来越生活得不自然。这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呢?中国有句古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然就是人类的水,自然就是人类的“各族人民群众”。如果人类脱离“群众”,并且依靠自己超强的创新能力侵害“群众”利益,人类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现代人吞下的脱离自然、破坏自然的苦果已经足够多了。
自然是人类生活的源泉。失去自然,人无法健全,也无法圆满。健全与圆满,代表着万事万物之间健全的相互关系。人类创造来创造去,还是得回到自然当中去。这个回归不是倒退回去,而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和自然一同进步。
这将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次最为彻底的革命。房地产的历史将终结,代之而起的是生态家园建设。房地产搞起来的是人的“蜗居”,是人与自然的分裂,是人的自我异化。生态家园建设搞起来的不只是人类的家园,还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乐园,是人与自然的共同进步、共同文明。自然养育了人类,为人类奉献了亿万年,现在到了人类回馈自然与自然共同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
那这次生态家园建设是个什么样子呢?
一直以来,人们选择如何怎么居住,都是以生产为中心,以技术能力为基础的。房子建在什么地方、建成什么样子,在技术与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的是生产活动的方便。现代人总是说要建设宜居城市,但宜居并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变化的。现在宜居的,今后肯定不宜居。反之,今后宜居的,拿到现在也不宜居。比如:一些偏远地区的乡村改造,他们的生产方式没变,却硬去改变他们的居住方式,你觉得如此更宜居,而他却感到很不舒服。
在采集时代,人们在食物资源丰富的地方找个窝或利用自然资源搭个窝。这个窝的基本功能就是休息。到了农业时代,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房子。房子的基本功能,除了休息之外,还有了生活用品的储藏、食物的加工、家庭生产等新内容。进入工业时代以后,房子的功能随之大变,而且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家庭人口的变化,其功能定位也在不断调整。
尽管住房有了诸多变化,但房子主要还是用来住的。现在的住房并没有充分考虑人与建筑、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而且,无论从材料到内在设施与外在环境,都是与自然越来越远的趋势。接下来,情况就会反转。人类建筑将开启人类生活的“返乡”之旅,向自然回归。城市不再是水泥森林,而更像是美丽的园林,其中的所有物理空间都是人、建筑与自然三者关系的重构,展现的是科技智慧与自然智慧的完美融合。并因此出现几个重要的变化:一是建筑材料中使用的人造物将更加接近“自然”;二是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和谐自然;三是建筑内部将应用增强现实等虚拟技术,变得不是自然胜似自然。
喜欢码字的文人骚客,一般都会经历炫文采耍技巧的阶段,之后進入天然去雕饰的境界。目前,人类建筑正处在“炫”的阶段。一二十年之后,就将转入下一个阶段:天然去雕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