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颖
摘要:小学的数学教育,面对儿童,教的是数学,我们教师既要有儿童意识,也要有数学创新的视角,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课程“翻转课堂”变革着数学课堂,所有的知识以点的形式呈现,让我们教师从“独舞”到和学生“共舞”,让我们的数学课堂返璞归真,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创造过程,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高深莫测,数学并不是来自权威和书本,数学是可以自己创造的。
关键词:微课;数学;翻转课堂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具有广泛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巨大的张扬,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成为学生诞生精彩观念的舞台。微课,作为一种聚焦式的教学形式,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以课堂为中心,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发挥微课的不同作用,让课内、课外学习联系更加紧密,使教学时间与空间得到拓展,数学教学的面貌将焕然一新[1]。
一、情感投入,趣事多多
微課是预设,是师生无实际的互动,更加注重生成,强调在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变“教材”为“学材”。尽管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精心选择的课程资源,但不仅仅是指教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是有效课程资源。知识不是等待传递的“邮件”,不是供人窖藏的“金币”。在课堂上,知识是师生合作创造和编织的精神“彩缎!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我在精心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把“试一试”,即描述学生的座位制作成微课,移到课始,作为新课的导入,变“教材”为“学材”[2]。孩子们每天走进教室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自己的座位,因此,从“找座位”巧妙导入“确定位置”的学习,可谓无缝链接、水到渠成。微课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在进行课堂结构设计时必须根据这些变化做出合适的调整,科学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3]。生活化的数学导入,让数学课堂散发出知识的“魔力”,开启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望。
二、热情不减,精彩多多
三、激情澎湃,创意多多
佛莱登塔尔指出:“做数学不等于做习题,做数学必须通过数学化来教数学、学数学。”他强调:“与其说让学生学数学不如说让学生学习数学化。”在教学“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一课时,当通过微课演示推算得出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圆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个结论时,一个学生马上由此推出“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正五边形、六边形……它们的面积会比正方形大吗?”我捉住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顺势推波助,引发全部学生激情地讨论。这个随机生成的问题,其数学抽象程度在递升,思维的构建含量在增加,而隐藏其中的“周长相等的正多边形,其面积比它边数小的正多边形的面积大”这一数学结论,正需要学生“数学化”感悟。这个教学片段还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数学教学要力求做到:探寻解法,不单是记忆步骤;探索模式,不单是记忆公式;形成猜测,不单是做些习题。微课所呈现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把课的精华浓缩在5分钟内,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课的延伸,更把学生自主的观察与操作、主动的交流、数学化的思考“串”在一起,形成了教学的合力,课堂因此而更加生动高效[5]。
四、师生同乐,“碰撞”多多
微课拓宽了课堂教学的时空,整合优质微课资源,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落实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叶澜教授曾经针对生成性的课堂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进程。”在深化“倒数”这一概念过程中,我以学生已有的“关于分数、小数、整数之间关联”的数学经验为主线,设计了3分钟的微课,引导学生拾级而上,层层深入,在分别找到分数、小数、整数的倒数求法后,让学生回顾反思这三种数每组倒数之间的共同之处,进而揭示倒数的定义。我和学生互动交流,自省自悟、豁然开朗,自觉修正了“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的片面认识。教师作为“知识的接生婆”,没有直截了当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地回答问题,让学生直面自己认识中的问题,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最终形成正确的观念。 引导课堂从知识传授走向智慧生成,最终赢来学生思维翅膀的自由伸展,赢来了课堂的精彩。
微课开启了教育的"微时代",有了它,能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数学教学,给我们创设积极条件,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学习平台,让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把课堂交回学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展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认识与见解,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我们教师从“独舞”到和学生“共舞”,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促进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研究者、发现者和探索者。
参考文献
[1] 陈宏.巧用“建模”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151.
[2] 梁培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2):50-52.
[3] 张黎,王海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5,(18):110-113.
[4] 贾雪迪.独舞[J].辽宁招生考试,2006,(2):1-1.
[5] 路来森.独舞[J].山西老年,2011,(8):45-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