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
鲁北站在鲁北大地上,稀疏的头发在风中招展。
黄河入海处,广袤的盐碱地覆盖了不断涌出的新国土。就是在这里,一个诗人试图建立自己的农耕体系,在大河的尾巴上围起一座庄园。鲁北,笔名与其所栖居的地域合二为一,诗歌以独特的方式竖起大旗。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在80年代与写作达成共识,30余年一以贯之,鲁北的成长道路是那个理想主义时代的缩影。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场景:80年代的鲁北平原,一个年轻人骑自行车行驶在镇上邮电所与乡村之间,他的手里有时是一封即将发出的稿子,有时是一份杂志和报纸,“如果拿到了样报样刊,在路上显得非常兴奋,或高歌一曲,或把车子骑得像飞一样……”(鲁北:《我的文学情缘》)在当时中国广袤的城镇和乡村,你能看到许多这样的青年,他们混杂于芸芸众生,有一双锐利的眼睛,观察世界的同时,为自己争取文字的生存价值。
30余年,在经历了民办教师、公办教师、国家干部等诸多身份之后,鲁北成为地方史志部门负责人。于是,蔓延在鲁北大地上的文化与地理、历史与传说更系统地进入他的视野,这也为写作增添了文化的厚度。
鲁北之诗,可以作为个人史与地方史的杂糅。就个人史而言,其诗中始终弥漫的年龄和个人际遇、家庭因素,集结成一部个人编年史;就地方史而言,鲁北平原尤其是黄河三角洲的风土人情,以轻盈的方式进入诗中,那些跳跃的乡村和乡村之间不断升腾的人和事,成为以地域为载体的时代的一部分。
以上两种基本元素,其载体是诗歌的口语化。口语诗的命运在哪里?自然,它不应该通向口水,口水是危险的信号,也是葬送诗歌纯粹性的导火索。也不能越来越狭窄,成为细碎的生活实录,通向无意义的深渊。当然,泛口语使狭义的口语走出困境,有一定积极意义。鲁北的诗,深刻体现了泛口语的魅力。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口语的通俗性使得诗的门槛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高度凝练的口语又越来越稀少。门槛降低意味着平庸的泛滥,此时,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写作就有了标本意义,是抵消平庸泛滥的一种方式。
鲁北数十年的写作,可以清晰地梳理出其路径的变化以及坚守。坚持本土性、经验性,可以看做是其写作的基本模式。在对语言和题材驾轻就熟的基础上,他没有走向灵魂表面的深邃性,恰恰相反,在语言的跳跃清灵上下足功夫。查看鲁北近些年的诗作,口语基础上的自我审视,小叙事、轻叙事的不断反复,对农耕、家庭、时间流逝等的不断书写,成为其具有个人标签性的独特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黄河口诗人部落”的一员,鲁北的诗与同一地域其他诗人有相通之处,亦有独特之处。2017年5月,东营举办了王桂林、鲁北、马行、韩簌簌诗歌品鉴会。四位诗人代表着四种诗歌方向,如同黄河口不断分叉的河道,呈现出诗意的各种可能性。
近些年来,鲁北的诗越来越个人化、生活化,却与之前的自我表达完全不同。此时的个人化写作,已经带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具有超越个体的普遍性。他很少走出经验写作的范畴,没有在非经验领域开拓出一方天地,这一点无所谓优劣,非经验写作固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优秀文本,而经验写作却更适合诗歌表达。在经验领域走向经典,是当下诗人面临的普遍问题,鲁北的努力,具有广泛代表性。
当然,此处所论及的经验写作,已是经过现代性洗礼之后的经验写作,意即“看山还是山”阶段的看山。没有出走的还乡是虚假的,没有大悲之后的大喜是无所依傍的,没有遭遇不断的死亡,何来对生的彻骨渴望?
观察鲁北具体的诗歌文本,能看出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对童年的不断回望。他写苹果,会想起小时候感冒发烧,母亲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红苹果,“我攥在手里,狠狠地咬一小口\慢慢地咽下半口\那半口,一直在我嘴里\\到今天”。苹果一直在嘴里,直到今天,那就不是具体的苹果,而是一种过去的情感,咬噬苹果的动作小心翼翼,直到今天仍然回味在诗人嘴中。诗歌之外我们能想到什么?是饥饿年代的普遍记忆?是,也不是;苹果中透露的是母亲的关爱,以及从岁月这头遥望到那头的淡淡忧伤?似乎是,也不全是。文本的简洁没有阻碍诗意在文本之外的传递,无限遐想就此开始。
童年的影子无处不在。五十岁的时候,他想把时间一点点减去,最后,“我还想减去十岁,回到我小人书的童年”;在他眼中,乡村是嘴里的一块糖,“那些蓝天,那些白云,那些河流,那些庄稼,那些树木,那些野草,那些鸡鸣,那些犬吠,那些猪哼,那些羊咩,那些牛哞,那些马嘶,那些驴咴”——都是一块糖;那个在乡村对着蓝天发呆的男孩,穿越岁月无情的磨砺,人生已过中年,此时,男孩的眼睛依然挂在诗人脸上,这双眼睛照亮了他的人生,也照亮了那些分行的文字。
评论家史挥戈说:“鲁北的笔法大多可以归于民歌体,与传统诗歌源头的《诗经》中的风雅颂的诗风有着天然的继承关系。天真中透着灵性,朴拙中彰显几分哲思,在平实的表达中传递一种时代精神。”这个说法有些道理,《诗经》的传统,在我看来,一方面是恬淡的、唯美的意蕴,再就是关注时代命运,以个体通向时代的宏大命题,所谓“风雅颂”各成一体。鲁北的诗更偏向前者,同时也试图在个体的不断描摹中,展示出一幅黄河口农耕生态图景,以达到向更广阔世界探索的目的。《诗经》的传统,在当代一些诗人身上有所体现,比如尤克利,还有诗人用诗歌对《诗经》进行诠释,比如长征和杜立明。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
带有岁月磨砺的童年视角,其另一张面孔即是对事物的敏感性,对人性善的不断挖掘。诗人唤起了人们对凡俗事物的另一种观察,这是诗人的独特之处。鲁北的诗中,对生死、父母、爱情、父女之情等的细微描述,亦有独到之处。萨特说:“作家的功能是要使自己的作为能让世人不对世界漠视,不要让世人对周遭所发生的事默然无知。”鲁北的诗,为我们认识自然,认识生活提供了一种抽象而又凝练的方式。诗歌不仅通向自我的灵魂,还通向时代的灵魂。他让诗意呈现于生活的细微之处,使萨特的观点再次得到印证。当然,此处的“诗意”并非现实意义的诗意,而是文学史意义的诗意——不以美丑划分二元世界,善的诗意通向光明的未来,恶的诗意通向灵魂的救赎。
鲁北诗三首
一代人
爷爷嗜酒如命,每逢集日
他总会喝得酩酊大醉
忠诚的枣红马
驮他回家
家徒四壁
下有立锥之地,上无片瓦
屋檐下,奶奶
择野菜、切南瓜
一双眼睛,两行泪花
大雨落利津
大雨落利津。县气象部门
天天通过手機短信报告雨情
全县八个乡镇,我最关心汀罗镇
在那儿,我的弟弟种着三十亩棉花、十亩玉米和五亩大豆
他靠着那些庄稼,养家糊口
童年
我常常对着蓝天发呆,对着白云发呆
对着天上的飞鸟发呆,对着微风发呆
对着放学后的小书包发呆,对着割草的小镰刀发呆
对着看不到的地方,发呆
我一直这样,呆呆地看着这个世界
呆呆的,我对着田野喊几声,对着庄稼喊几声
对着自己喊几声。就是为了让你明白
我不远去,只为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