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东亚五国盘桓10天、出席两大多边峰会场合后,满载价值3000亿美元的“交易”而归。可在大洋彼岸,老牌媒体对他的挖苦嘲弄、共和党地方选举的失利,还有得州教堂特大枪击案的回响,都让他任内首访东亚的兴奋度直落。
特朗普当选一年来,不仅在朝核问题上“举棋不定”,其亚太或印太战略也尚未成型;他套用安倍的“印太战略”构想,抛出“印太愿景”,只是战略上“虚晃一枪”,暂时满足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美国需求”。
由于美国默认中国的地缘崛起,且相比东北亚更忽视东南亚,部分东盟国家在心灰意冷后改弦易辙,完全可以预期。就连去年还指望美国“领导地位”的新加坡,也改口称欢迎美国的“建设性角色”。印尼总统佐科近来大力反宗教极端化,其女儿婚礼险遭恐袭,中国可择机加快与印尼改善关系。
日本在抗拒中国影响力上最具紧迫感,其与印度联手推出的“亚非增长走廊”计划,试图对冲遥遥领先的多个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机制。值得警惕的是,除了海外开发援助和直接投资那一套手法,安倍还称10月胜选表明日本人民支持其“发展军事力量”。
当下在朝鲜半岛区域,美国摆着三艘航母,但没有韩国的许可,对朝战争就不会变为现实。倒是近来西方军舰纷纷到南海试水,与中国在太平洋“第二岛链”的反向渗透,形成对照。
在中国周边新动向中,最大悬念不是因罗兴亚难民事件而与欧美拉开距离的缅甸可能效法菲律宾亲近中国,而是印度会否改变“不结盟”立场,充当美国的“新前锋”。
今夏中印洞朗对峙71天,背后有防止中不关系改善的盘算。如今不丹国王携全家访印,莫迪會否见好就收?要知道,中国已抢先在印度洋周边布局港口,巴基斯坦、马尔代夫均与中国达成了自贸协定;印度则频繁和南海周边国家举行军演,售卖武器装备。
其实,中国不妨为东南亚国家提供更多的安保,与更多周边国家开展联合军演。中国今年派舰远赴波罗的海与俄联合军演,又进口俄S-400防空导弹系统,还与俄联手打造取道北极的“冰上丝绸之路”,都是难得一见的大手笔。
不过,韩国经济总量两年前就超过俄罗斯了,今年的萨德危机仅造成其GDP 0.5%的损失。在韩国外长抛出“三不”原则后,中韩开始缓和关系。但就像中日关系短期内会改善不代表长期趋势一样,中韩关系受制于半岛安全局势,也不会是一片坦途。文在寅把对东盟外交升级到美中日俄四强位置,就是想另辟蹊径。
对中国来说,若要不错失新时代的外交战略机遇,对这些“周边新动向”了然于心,是起码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