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壮志 郝慧霞 姜晓峰 卢爱桃 南晓伟
内蒙古自治区包虫病流行现况调查
宋壮志 郝慧霞 姜晓峰 卢爱桃 南晓伟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包虫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包虫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调查对象。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结果共调查53 313人,发现病例均为囊型(56例),未发现泡型病例,包虫病阳性率为0.11%。牧区包虫病阳性率最高(P<0.05)。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60岁年龄组包虫病病例占阳性病例总数的51.8%。按患者职业统计,牧民的阳性率最高(P<0.05)。蒙古族的包虫病阳性率高于汉族(P<0.05)。对患者居住方式进行分析,游牧人群的包虫病阳性率最高,但不同居住方式整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包虫病高发地区为牧区,高危职业为牧民,女性发病高于男性。
包虫病;流行病学特征;现况调查
包虫病是棘球蚴病的俗称[1],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或动物体内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病之一,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沉重经济的负担[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高度重视全国包虫病防治工作,2016年全国18个援藏省市选派专家协助西藏开展包虫病流行状况调查工作。为了更确切地掌握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包虫病流行分布范围和程度,为制定防治计划、实行分类指导、进行效果考核和全面推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于2012年1月-12月在全区5盟(市)16个旗县范围内开展了包虫病流行状况调查研究。
1.1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5个盟(市)的16个旗(县),在每个旗(县)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牧区、半农牧区、农区和城镇进行分层,按各层人口数占全县人口总数的比例确定各层调查人数,再根据各层调查人数确定各层调查村数,共抽取16个村,每村查200人以上(人数不足时从邻近村补足),全旗(县)至少调查3 200人。
1.2 诊断方法 根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06),根据被调查对象是否有流行病学史,是否有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否为阳性,对调查对象做出最终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Epi Info数据库,通过SPSS 17.0软件开展数据统计学分析。率和构成比被用于对资料的统计学描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内蒙古5个盟(市)的16个旗(县)共250个村,共筛查53 313人,年龄1~98岁,均数(46.6±15.7)岁。本项调查累计发现56名包虫病病例,均为囊型包虫病病例,未发现泡型包虫病例。被调查对象包虫病阳性率为0.11%。调查地区除化德县、四子王旗、苏尼特左旗、正镶白旗和正蓝旗未发现包虫病病例外,其他11个旗(县)均发现包虫病病例,最多16例(西乌珠穆沁旗),最少1例(表1)。
表1 内蒙古各旗县人群包虫病流行情况
2.2 地区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牧区包虫病阳性率最高,为0.17%,高于其他生产类型地区(Χ2=13.34,P<0.05,表 2)。
表2 内蒙古自治区包虫病地理区域分布
2.3 人群分布
2.3.1 年龄、性别分布:56例包虫病病例中,男性13例,女性43例,男女比例为1∶3.31,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Χ2=11.86,P<0.05)。内蒙古包虫病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是40~60岁,占全部阳性病例的51.8%,但年龄分布整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8,P>0.05,表 3)。
表3 内蒙古自治区包虫病病例年龄、性别分布
2.3.2 职业分布:研究对象中,牧民的阳性率最高,为0.17%,高于其他职业人群(Χ2=39.52,P<0.05,表 4)。
表4 内蒙古自治区包虫病病例职业分布
2.3.3 民族分布:56名患者均为汉族和蒙古族,蒙古族的包虫病阳性率最高(35/19 340,0.18%),汉族阳性率为 0.06% (21/33 153),其他民族阳性率为0.00%(0/156)。蒙古族阳性率显著高于汉族(Χ2=15.82,P<0.05)。
2.4 患者居住方式 游牧人群的包虫病阳性率最高(0.29%),但不同居住方式整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2,P>0.05,表 5)。
表5 内蒙古自治区包虫病病例不同居住方式分布
3.1 包虫病为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农村和牧区已成为当地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2]。全国包虫病疫情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内蒙古为全国包虫病主要流行区之一[3],包虫病给居民带来较高的疾病负担。该调查显示,全区未发现泡型包虫病病例,均为囊型。内蒙古包虫病应该是典型的家养动物循环型,即病原循环于畜、人和犬之间。内蒙古包虫病阳性率为 0.11%,低于青海、甘肃、西藏、宁夏等地区[4]。
3.2 牧区包虫病阳性率高于其他生产类型地区。职业分布中,牧民的阳性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居住方式中,游牧人群的阳性率最高。民族分布上看,蒙古族的包虫病阳性率高于汉族,这些可能与牧区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牧民的生活习惯有关,上述因素构成了传播的有利条件。同时,内蒙古的农区和城镇居民也检出包虫病病例,这可能与牲畜产品的流通等因素有关。文献报道也显示,包虫病有从牧区向农业区和城区扩散的趋势[5],提示在开展包虫病防治的同时还要加强流行区宿主动物的检疫,限制染疫动物的买卖和运输,防止包虫病蔓延。
3.3 该调查查出的56例包虫病病例中,43名为女性,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文献报道一致[6]。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劳动习惯和暴露程度有关。年龄分布统计结果与该区以前研究结果相似[7,8],包虫病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是 40~60岁,占整个全部病例的51.8%,可见包虫病严重影响当地中青年的身体健康,造成劳动力的损失,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1]刘平,李金花,李印,等.包虫病病原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及成因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6,33(1):48-51.
[2]王乐,冯晓辉,段新宇,等.999例包虫病住院患者经济负担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2010,31(7):835-836.
[3]王立英,伍卫平,朱雪花.2004-2008年全国包虫病疫情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26 (7):699-702.
[4]李炳军,郭淑霞,彭心宇.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现状[J].医学综述,2009,15(8):1195-1198.
[5]郭卫东,宋壮志,姜晓峰,等.2012年内蒙古地区儿童血清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2014,30(9):970-972.
[6]刘俊刚,殷志兰.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包虫病流行状况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2009, 33(1):38-39.
[7]张晓红.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终期评估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7):560-561.
[8]焦福荣,门守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包虫病监测结果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4,29(6):38-39.
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 of echinococcosis in Inner M ongolia
SONG Zhuang-zhi*, HAO Hui-xia, JIANG Xiao-feng, LU Ai-tao, NAN Xiao-wei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ohhot 01005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NAN Xiao-wei,E-mail:1783311486@qq.com)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s of echinococcosis in Inner Mongolia.M ethodsThe subjects were selected by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in the survey.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SPSS 17.0.Results53 313 people were investigated.The positive rate was 0.11%.All of the cases were cystic echinococcosis(56 cases).There were no alveolar hydatid cases.The residents living in pastoral areas showed 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P<0.05).The positive rate of femalewas higher than that ofmale(P<0.05).The subjects of Mongolian,40~60 years old and herdsmen showed 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s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ge groups and occupations, respectively(P<0.05).ConclusionThe herdsmans and the people who live in pasturing area are high-risk population in Inner Mongolia.
Echinococcosi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
R532.32
A
1673-7830(2017)02-0053-03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5MS08136)
010031,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宋壮志,姜晓峰,卢爱桃,南晓伟);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郝慧霞)
南晓伟,E-mail:1783311486@qq.com
2017-01-06)